一、 前言
二、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的三大隐含要求
代际 [7] | 定义 [7] | 典型发动机型号 [7] | 审定基础的FAR-33修正案范围 | 典型适航要求特征 |
---|---|---|---|---|
第1代 | 具有20世纪60年代末的设计特征 | JT9D、RB211-22B、CF6-6、CF6-50、CF34-3 | 33-4及以下(少数33-9) | FAA成立,基于CAR-13全面重新编写FAR-33 |
第2代 | 具有吸取第1代经验教训的设计特征 | ALF502、ALF507、AE3007、CFE738、CF34-8、TFE731-20/40/60、CF6-80、CFM56-2/-3-5、V2500、PW2000、RB211-535C、RB211-524B4、Tay、PW4000 94" | 33-4至33-15 (少数33-19或33-20) | 经历两次大规模规章修订,典型条款变化:首次引入转子低循环疲劳寿命限制要求、电子控制系统要求、安全分析要求、外物吸入要求等;强化了转子包容性验证要求 |
第3代 | 具有吸取第2代经验教训的设计特征 | GE90、CFM56-7、CF34-10、PW4000 100"/112"、PW6000、Trent 500、Trent 700、Trent 800、BR710、BR715 | 33-15至33-20 | 开始欧美规章一体化进程,典型条款变化:细化抗外物撞击和吸入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单独成立吸鸟、吸雨和吸雹条款 |
第4代 | 具有吸取第3代经验教训的设计特征 | GEnx、GP7000、Trent 900、Trent 1000、BR725 | 33-20及以上 | 进一步细化完善条款要求:全面细化安全分析要求;提高吸鸟和结冰环境下安全水平要求;首次引入双发延程飞行(ETOPS)的要求;新增限寿件损伤容限评估、瞬时燃油结冰、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单粒子效应、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和工具等要求 |

三、 当前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存在的问题

四、 下一代适航规章的制定策略和技术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