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67

年份

2023 3

2022 2

2021 5

2019 4

2018 12

2017 11

2016 4

2015 2

2014 6

2013 18

2012 10

2011 7

2010 15

2009 30

2008 5

2007 4

2006 5

2005 3

2004 5

2003 3

展开 ︾

关键词

隧道 9

水下隧道 6

海底隧道 6

岩溶隧道 4

施工 4

海峡隧道 4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3

隧道施工 3

南京长江隧道 2

变形监测 2

大直径盾构 2

宜万铁路 2

技术创新 2

数值模拟 2

治理 2

泥水盾构 2

渤海海峡 2

现场监测 2

钻爆法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大跨度双连公路隧道数值模拟与围岩稳定分析

任少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8期   页码 58-63

摘要:

公路隧道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隧道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尤其适用于用地受限、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展线困难等情况然而,隧道相对于分离隧道,施工中必然存在对围岩的多次扰动,施工难度较大。在浅埋、围岩软弱、岩溶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这类隧道在不同施工阶段围岩的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至利川段白果坝隧道为背景,结合现场施工,利用三维弹塑性分析程序MIDAS-GTS对白果坝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围岩力学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围岩的应力变化规律,

关键词: 隧道     数值模拟     围岩     应力    

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肖智旺,钟登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7期   页码 77-81

摘要:

利用径向基函数前馈式神经网络的特性,构建了隧洞围岩变形的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

关键词: 隧洞     围岩变形     变形预测     径向基函数(RBF)     神经网络    

胶州湾海底隧道不对称双连断面施工优化分析

王凯,张成平,王梦恕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期   页码 90-97

摘要: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中的不对称双连隧道为工程背景,选取主隧道与匝道交叉口段的典型断面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的施工开挖顺序和掘进进尺制订了4种施工方案,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动态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并比较各方案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支护结构位移以及围岩应力和支护结构应力的分布情况,明确不对称双连隧道施工中结构变形及应力的最不利位置

关键词: 海底隧道     不对称双连隧道     施工方案优化     施工顺序     开挖进尺    

武广客运专线32 m箱梁预应力效果监测及徐变上的控制措施

宋津喜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期   页码 60-66

摘要:

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武广客运专线工程32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应力效果进行监测,并采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程序进行了弹性上的理论分析,提出箱梁徐变上的控制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及经验。

关键词: 武广客运专线     32 m箱梁     预应力效果监测     徐变上控制    

连续铸钢前沿技术的工程化

干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9期   页码 12-18

摘要:

论述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铸和薄板坯铸工程化关键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连续铸钢领域轻压下、液压非正弦振动、电磁铸等前沿技术的开发现状;阐述了传统铸技术超高效率、高品质化及近终形铸、电磁铸开发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 连续铸钢     高效    薄板坯    轻压下     电磁   

轧张力公式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张进之,赵厚信,王喆,王保罗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4期   页码 73-77

摘要:

轧张力公式是轧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该问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笔者推导了轧张力微分方程、多机架动态张力公式、稳态张力公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对连轧张力公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和实验验证,特别是浅川基男等人的轧实验结果更为重要。为此引用了浅川基男的实验数据和宝钢2 050 mm热轧机上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轧张力公式。

关键词: 轧张力公式     实验验证     解析解     定常性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风险管理

朱鹏飞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2期   页码 20-25

摘要: 为其他岩溶隧道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岩溶隧道     风险管理     风险应对措施    

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王梦恕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页码 4-10

摘要:

综合论述了水下隧道在穿越江河湖海时所有的优势,介绍了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概况,讨论了水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水下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水下隧道     设计     施工    

二郎山隧道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

郑道访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期   页码 62-67

摘要:

文章论述了川藏线二郎山段病害治理的方案研究与路线方案比较,阐述了采用修建隧道方案的理由和隧道位置的方案选择;隧道施工的经过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刻分析了隧道工程与连接线工程,重点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二郎山     隧道建设     经验    

薄板坯轧铁素体+珠光体类型钢的强化与软化

傅杰,吴华杰,刘阳春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4期   页码 65-72

摘要: 结果表明:薄板坯轧HSLC钢,强度还可进一步提高;通过回火缓冷,薄板坯轧HSLC钢ZJ330的σs从344 MPa降至225 MPa,能满足冷轧基板要求。

关键词: HSLC钢     强化     软化     冷轧基板     超级钢    

渤海海峡隧道竖井设置及施工技术探讨

王云龙,谭忠盛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2期   页码 85-89

摘要:

渤海海峡隧道是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建跨海隧道意义重大。本文以渤海海峡全隧道方案为基础,研究渤海海峡海底隧道竖井的设置及施工技术。通过对隧道掘进机(TBM)寿命的分析选取北隍城岛和北长山岛两处作为竖井布置点,并通过施工通风及运营通风的计算和岛屿场地的研究论证竖井设置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矿山竖井、铁路隧道及公路隧道竖井的施工技术分析,得出渤海海峡海底隧道竖井应采用凿岩爆破一次成型法进行施工的结论,同时明确了竖井表土施工应以堵水为主,基岩段施工采取以合理的裂隙注浆技术为主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海底隧道     竖井     通风     施工技术    

铸钢坯质量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研究

王海舟,李美玲,陈吉文,吴超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0期   页码 34-42

摘要: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得到与样品原位置相对应的数以万计原始信号并对其进行系统解析,实现不同质量铸钢坯试样的疏松度、均匀度以及夹杂物含量的定量表征。准确计算了铸钢坯试样疏松度、碳元素的最大偏析度。该方法以测量信息的原始性、原位性及统计性为特征,反映了铸钢坯较大尺度范围内各化学组成及其形态的定量统计分布规律。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合理解释铸钢坯之间的质量差异性,可作为铸钢坯质量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铸钢坯     疏松度     均匀度     夹杂物    

基于抗浮稳定的盾构隧道合理覆土厚度研究

刘学彦,袁大军,姜 曦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88-95

摘要:

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施工期和运营期角度提出了隧道抗浮稳定合理覆土厚度设定原则和理论计算方法;对于隧道施工期,考虑土体侧向摩阻力和管片环间摩阻力的影响等较为有利因素,同时考虑未凝浆液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建立了合理覆土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对于隧道运营期,建议只考虑隧道上覆土体自重进行抗浮,对于存在洪水冲刷的隧道设计,其上覆土体厚度还要加上设计冲刷深度;为南京某在建隧道的纵断面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其他过江海盾构隧道满足抗浮稳定的覆土厚度设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抗浮安全;隧道施工期;隧道运营期;覆土厚度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拟试验

郑爱元,谭忠盛,李治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页码 81-85

摘要:

基于相似理论与模拟试验,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模拟试验的模型设计、试验流程、试验重点注意事项与试验技术要求,通过试验取得了所需的第一手数据,在对试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灌砂施工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其成果可为后续沉管隧道的基础灌砂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基础灌砂     模拟试验    

铁路隧道建设理念和设计原则

王梦恕,张梅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2期   页码 4-8

摘要:

铁路隧道的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笔者在总结大量工程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建设的基本理念:隧道必须建成遗产工程;隧道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隧道建设必须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施工方案和设计原则;隧道必须进行信息化施工。提出了单双线隧道选择、隧道纵坡及辅助导洞设置、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快速施工等隧道设计原则。隧道建设的理念和设计原则可指导今后铁路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建设理念     设计原则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大跨度双连公路隧道数值模拟与围岩稳定分析

任少强

期刊论文

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肖智旺,钟登华

期刊论文

胶州湾海底隧道不对称双连断面施工优化分析

王凯,张成平,王梦恕

期刊论文

武广客运专线32 m箱梁预应力效果监测及徐变上的控制措施

宋津喜

期刊论文

连续铸钢前沿技术的工程化

干勇

期刊论文

轧张力公式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张进之,赵厚信,王喆,王保罗

期刊论文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风险管理

朱鹏飞

期刊论文

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王梦恕

期刊论文

二郎山隧道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

郑道访

期刊论文

薄板坯轧铁素体+珠光体类型钢的强化与软化

傅杰,吴华杰,刘阳春

期刊论文

渤海海峡隧道竖井设置及施工技术探讨

王云龙,谭忠盛

期刊论文

铸钢坯质量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研究

王海舟,李美玲,陈吉文,吴超

期刊论文

基于抗浮稳定的盾构隧道合理覆土厚度研究

刘学彦,袁大军,姜 曦

期刊论文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拟试验

郑爱元,谭忠盛,李治国

期刊论文

铁路隧道建设理念和设计原则

王梦恕,张梅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