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ic Study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2022, Volume 24, Issue 5 doi: 10.15302/J-SSCAE-2022.05.022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for Major Science Projects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2.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Mianyang 621022, Sichuan, China
Received:2022-06-10 Revised:2022-07-04 Available online:2022-09-22Next Previous
Abstract
Keywords
major science projects ; innovation system ; innovation elements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mage
图1
图2
图3
References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 2018 10 : 17 ‒ 20 .
[2] 匡光力, 汪文强. 聚焦我国大科学工程发展问题的管理建议 [J ]. 科学与社会, 2021 , 11 1:1‒11.
[3] 李克龙, 徐飞. 大科学工程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为例 [J ]. 科学与社会, 2021 , 11 1:61‒71.
[4] 陈套. 大科学工程衍生资源的协同管理 [J ]. 科学与管理, 2014 , 34 5:10‒14.
[5] 曾刚 , 王传珂 , 淡晶晶 , 等 . 大科学工程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有效路径建议——以激光聚变研究科学工程为例 [J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 23 1 5:140‒143.
[6] 陈套.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内涵演进与发展分析 [J ]. 科学管理研究, 2021 , 39 5:21‒26.
[7] 王贻芳, 白云翔. 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 [J ]. 管理世界, 2020 , 36 5:172‒188,17.
[8] 樊春良, 李东阳. 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对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20年发展的分析 [J ]. 中国软科学, 20 20 8:55‒68.
[9] 李维维 , 于贵芳 , 温珂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政府角色: 学习型创新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视角——美、日半导体产业研发联盟的比较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 示 [J]. 中国软科学, 20 21 1 2: 50‒6 0.
[10] 杨新荣. 劳厄 ‒ 朗之万研究所创建20年 [J]. 国外核新闻, 19 87 8: 6‒ 7.
[11] 张志会, 马连轶.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大科学工程的历史与管理模式探究 [J ]. 中国科技论坛, 20 18 1 1: 1‒8.
[12] 姜秋富 , 尹宏 , 曾钢 , 等 . 基于"科学"号线上运行管理平台的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信息化建设 [J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 36 1 0:69‒72.
[13] Zhao W J . Zhentang Zhao: Past and future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J].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2021 , 8 12 : 122 ‒ 125 .
[14] 张玲玲 , 赵明辉 , 曾钢 , 等 . 文献计量视角下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学科主题与合作网络研究——以上海光源为例 [J ]. 管理评论, 2019 , 31 1 1:279‒288.
[15] 王玉冬 , 刘雪蕾 , 李思泓 .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机理综述 [J ]. 财会通讯, 20 21 1 2:19‒23,48.
[16] 尹西明 , 陈劲 , 贾宝余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突出特征与强化路径 [J ]. 中国科技论坛, 20 21 9: 1‒9.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其仔.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 [J ]. 经济管理, 2020 , 42 8:5‒16.
[18] Freeman C .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M]. London : Pinter Publishers , 1987 .
[19] OECD .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 Paris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997 .
[20] 雷小苗, 李正风.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比较: 理论与实践双维视角 [J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 38 2 1:8‒14.
[21] 严锦梅, 刘戒骄. 系统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作用——基于美国和日本的创新实践综述 [J ]. 中国科技论坛, 20 22 2:50‒58.
[22] 薛晓光, 宋旭超. 国家创新体系文献述评 [J ]. 产业经济评论, 20 16 5:82‒92.
[23] 孙丽琛. 欧盟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其效果分析 [D ].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1 .
[24] 余江 , 管开轩 , 李哲 , 等 .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J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 35 8:1018‒1023.
[25] Freeman C .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M]. London : Routledge , 2013 .
[26] 王成程 , 何伟 , 郑万国 , 等 . 神光-Ⅲ项目外协合作联盟的建立与管理实践 [J ]. 项目管理技术, 2016 , 14 7:98‒101.
[27] 王传珂 , 淡晶晶 , 刘兰 , 等 . 大科学工程对成德绵区域科技产业的辐射引领作用——以新时代激光聚变研究为例 [J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 18 5:21‒24.
[28] 淡晶晶 , 徐隆波 , 莫磊 , 等 . 大科学工程牵引下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分析——以高功率巨型激光驱动装置为例 [J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 , 11 1:40‒48.
[29] 淡晶晶 , 王传珂 , 贺少勃 , 等 . 大科学工程与先进制造业的双向驱动效应研究——以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研制为例 [J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 , 10 5:479‒487.
[30] Zheng W G , Wei X F , Zhu Q H , al e t . Laser performance of the SG-Ⅲ laser facility [J].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16 , 4 3 : 5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