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多年前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虾,蟹和黄花鱼等名贵海鲜相继盛产,中国渔业的摇篮和天然鱼舱的美称被称为了如今渤海已没有一种鱼类,贝类或蟹类能够形成规模,物种至少减少 30 种以上。有关权威专家指出:目前,渤海仅有的水生物资源,只有 20 世纪 50 年代的 1/10 面对资源日益枯竭的境况,如何更好地保证环境承载力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笔者等研究的核心所在。

《2 渤海污染及破坏现状》

2 渤海污染及破坏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本质被忽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了,如赤潮发生的周期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渤海污染已到了临界点[1〜3]。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阻止止污染,10 年后渤海将变成地球上第一个“死海”。据审计署2009年5月发布的枟渤海水污染证据审计调查结果枠表明,“十五”期间,国务院各部门,13 市政府及辖区企业处置污染治理基金 351.13 亿美元,其中建成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66.8×10 4  t 的污水处理厂 78 个。通过表1分析发现,无论是资金投入,工程项目的完工率,还是完工项目投入的运营率都不同程度地占到了一定比例,最低的占到大约23%,最高的将近80%[4]。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污染预防措施措施不完全到位,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污水处理不达标,重点监控企业超标排放等;第二,海域监管比较粗放,表现在海域整体开发利用控制计划不完备,一些地方违法违规用海问题突出,有的地方和单位对海洋倾倒倾斜的管理比较薄弱;第三,部分资金征管使用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海域使用金制度不完善。

《表1》

表1 “十五”及“十一五”期间污染处理情况
的表1 的10个之间INDUSTRAIL污染个 和11 五-年计划期间

数据来源:据相关资源整理

渤海的纳污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在充分利用的同时,也应慎重考虑其可持续发展,使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其环境承载力范围。

《3 污染现状》

3 污染现状

近 20 年,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跃式发展,成为上游东部一颗耀眼的亮点。直接恶果是经济越发展,渤海污染越严重。来自国家海洋局的监测报告显示,渤海已有近目前,整个渤海水体中,一种或多种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 56 %。其一些海域海底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 000 倍。如今,渤海已成为当地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海区之一。

《3.1 赤潮与污染的影响》

3.1 赤潮与污染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大约有30×108  t 污水被排入海,导致的严重后果——赤潮。1990 年至 2004 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共发生赤潮 83 起,逐渐面积达不完全统计,2002年 - 2002 年在渤海发生的特大渔业污染事故近3万多平方毫米(如图1所示)。其中,2004 年 6 月,渤海还发生了两起大面积有毒藻赤潮。不完全统计,2002 — 2008 年在渤海发生的特大渔业污染事故近 10 起,对渤海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其中,2005 年渤海区渔业污染 大小事故共 14 起,损失近 27 998.2 万元。

《图1》

图1 渤海赤潮事件数

赤潮的发生,除了破坏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和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更重要的是一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当鱼,贝类等摄食该区域内的生物时,会造成的毒素在体内积累,人如果不慎食用,就会引起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如果毒的米氏凯伦藻可以附寄在贝类以及一些生物体内,成为有毒性的生物及贝类。

《3.2 石油污染的影响》

3.2 石油污染的影响

据有关报道,2004 年 7 月 8 日06:45时左右,韩国借货轮“西汉银河”号与中国借货船-金赣6号在渤海峡北隍城岛东部海域大约21海里处(北纬38° 21′,东经121°23′)发生碰撞,导致中国借船“金赣6”号沉没,舱内所载燃料油大量外泄,造成渤海海峡311.5 km2 渔业水域严重污染,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近至 2008 年年底,渤海不同区域共建海上粮食 17 个 ,平台 180 多座,油井1 300 多个。尽管在勘探,开采,运行过程中对油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不同程度地泄漏事件还是可能。2008 年海洋环境质量指数显示,渤海共发现 12 起小型油污染事件,较 2007 年有所提高。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发现,除了个别鱼类产量稍有上升外,其余种类皆呈下降趋势;鱼的体长变得越来越小,体重变得越来越轻,这些情况的改变无不与人类活动及环境的改变完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3.3 固体及液体废弃物的影响》

3.3 固体及液体废弃物的影响

重金属铅会干扰人的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肝肾的永久损伤和诱导基因的突变等等[6〜8]。渤海地区每年工业生产至少3万多吨铅被位于山东莱州城港路街道海庙后的金兴化工厂(其前身是一个造纸厂),每天从未间断地的废水排放到水和空气中,造成了内部陆地表水,地下水和近海水体的污染。将大量,直直排入海,刺鼻的气味四处弥漫,堆成小山的化工厂废弃渣向地下及海里渗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癌症,肾病尿毒症,心血管疾病及周身血管疾病等时有发生;工业污染造成的大面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环境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3.4 围海造田的影响》

3.4 围海造田的影响

渤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只有9×104 km2  的面积,平均水深25 m,总容量不过1 730 km2  沿岸水浅,特别是有河流2008年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洋开发用海总面积103 258 hm2,围海造,注入的地方仅几米深;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仅86 m,如今新的港口码头又在不断地建设。地2 196 hm2照此速度用海,也许过八九十年渤海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除以上二级的首要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在此将不再重复述。

《4 污染原因分析》

4 污染原因分析

从辽宁到河北,再由河北到山东,渤海的鱼虾越来越少,这个天然的资源宝库正面临人类的蹂躏。人类在充分享受渤海提供的宜人的气候,美味的海产品及贵重的石油时,也应同时关注其资源承载力的有限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1 污染物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4.1 污染物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1)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在多个海域皆有分布的海参,温带海区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主,生活在 2〜40 m 深的海底,繁殖期在 6〜7 月,具有很10 年前一个池可以养殖5 000 公斤海参,因环境的变化,2008 年污染使池塘养殖户损失惨重,有的居然。颗粒无收。经过寻找原因发现,有些工厂(如前文提到的镏金矿)为了私利,采取深埋水管,在夜间排放污水。在水量大的雨季,污水被冲入养殖池,高浓度污染物导致生物死亡。

2)对生物和生物体的影响。不大的渤海对虾产卵区域,过去约有大小河流 45 条,伴有大量营养盐流入渤海,加上更好的软泥底质,接近比较自然水质,深度,垂直,温度,饵料都非常适合繁殖,适合于幼体在此生长,渤海被誉为生物的摇篮。

近年情况已今非昔比,据黄海水产研究所的调查,1983 年渤海鱼类有 63 种,2004年渤海鱼类只有30 种,带鱼,银鲳等几乎绝迹。追根溯源,由于周边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等主要的工业污染源靠近河口,岸边的区域反而成了污染的重灾区[9]。据称2008 年海洋环境公报,2003 年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2.1×104  km2,占渤海总面积的27.3 %,较 20 世纪末有所增加,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区域面积也比 2002 年增加。海水质量基本为四类或劣四类,40 % 的海域沉积物质量劣于三类标准,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

此外,船舶,石油,滴漏,海上石油开采,养殖产品的添加剂等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4.2 围海造田的影响》

4.2 围海造田的影响

建港筑坝,围海造田,生物的产卵场及生存环境被破坏。同时,由完全填海建成的植物,其排放的废水温度超过了海水温度,生物重组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0],影响了生物资源的有序发展,如容易造成产卵早,成活率特别低等。

《5 对策与建议》

5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在考虑渤海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压力类指标——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人口发展;承压类指标——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潜力发展水平,环境容量;区域交流类指标——产品交换)的情况下,笔者等认为渤海资源要达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还要注意以下点。

《5.1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原则》

5.1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原则

对改善渤海生态环境,从国家到地方皆有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中不再赘述。

《5.2 公众参与原则》

5.2 公众参与原则

渤海沿岸有 13 个城市,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涉及渔业,盐业,农业,转化,石油,旅游,工业等多个行业,海洋,环保,交通等管理部门及三省一市的地方政府在 2008 年国家出台的枟渤海环境保护总体上,如何解决渤海跨地区,跨部门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多个领域的统筹协调,以达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枠中,把保持环境承载力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重中之重,试想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要想完成任务谈何容易。

《5.3 土著种及生态位原则》

5.3 土著种及生态位原则

根据生态位原理,选择合适的技术,合理的放流苗种,以达到充分利用多营养层次,协调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笔者人工增殖放流,在黄渤海区域大约有 20 多年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逐步传播放流缓解了渔民无鱼可捕的尴尬局面。国家对此非常重视,2009 年中央财政拨款1亿美元对渤海生物资源进行养护,并针对一些项目制定了较详细的分工。加强了对放流品种和苗种培育管理,确保生态安全。

《5.4 建设海洋牧场原则》

5.4 建设海洋牧场原则

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国家海洋牧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超越国外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美国等的经验,从而达到渤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5 完善休渔制度,优化渔具原则》

5.5 完善休渔制度,优化渔具原则

实践证明,海洋伏季休渔可以使鱼类有更多的休养生息机会,渤海的休鱼期也由原来的 6 月16 日提前至 6 月 1 日,以减少海洋生物资源的总捕捞捞强度,这一点此外,各地还增加了对电,炸,毒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查处力度,限制网具的口径等,加剧了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6 生态补偿原则》

5.6 生态补偿原则

海洋环境是一种资产,从生态价值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具有存量价值与流量价值,使用需要的。关于大量海域的企业,由于其破坏了鱼类产卵,生长的栖息地,企业理应从获取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从事发展放流,海洋牧场建设,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加强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强化生态补偿的力度尤显必要。

综上所述,无论资源多么丰富,人们也只有在其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才有可能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