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机理》

1 发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一种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笔者认为, 严重的免疫缺陷是根本, 是发病的内因;获得性的病毒是发病的条件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致病的作用。否则, 尽管有这类病毒的存在或偶有入侵, 也无济于事。只有抓住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根本, 才能治愈并恢复健康。否则, 将事倍而功不及半或至颠殉。

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邪之所奏, 其气必虚。”机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 病毒入侵是发病的外因。中医的病理学认为, 阳气虚卫外不固, 为病毒入侵提供了机遇;阴气虚不能内守, 为病毒的存留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与环境。病毒得势才能恶性发展, 进而破坏扰乱脏腑功能与脏气, 迫使人体正气衰竭, 直至失去免疫力。

生命原本就是一股气, 有气则人存, 无气则人亡矣!气调则人和, 气调血和则百病不生;气滞则必血瘀, 气血失调而生百病。现代医学虽然没有气的概念和理论, 但是, 气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还是应该承认的。任何生物离开了气和气之为用都是无法存在的。

人生这股气, 先天始于父母, 后天来自于水谷和清气。当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 通过脏腑功能运动化生精、气、血、津液等各类物质;有了物质才能化生精神, 精神又来支配脏腑功能运动 (生命运动) 。这种功能运动化生物质, 物质化生精神, 精神支配脏腑功能运动的全过程, 就是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 具备了相应的免疫健身作用, 应该叫免疫功能。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存在、运动与化生及其自身的免疫功能, 都离不开物质与精神。更离不开机体的大环境和在大环境中的运动与化生功能 (脏腑功能运动) 。严格地说, 只有正常的脏腑功能运动才能化生正常的物质, 有了物质才能化生精神;有了物质和精神做保证, 才能保持细胞社会这个有序的大环境。细胞才能正常地生存、运动与化生, 才能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细胞的免疫力来自于物质和精神, 物质与精神来自于脏腑功能运动。细胞免疫功能的严重缺陷并不完全在于细胞自身, 而决定于物质与精神的严重失调, 其根本责之于严重失调的脏腑功能。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其实是脏腑功能严重失调、运化失职, 所化生的物质严重失调、精神严重衰竭后的综合性表现。

获得性来自于亲向性, 正常的脏腑功能运动化生正常的物质与精神, 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亲向于健康, 否则就亲向于疾病。所谓的获得性, 是机体产生了异常的亲向后不获而得的。对于艾滋病的获得性, 是脏腑功能严重失调后所化生的各类物质严重失调, 精神严重衰竭, 致使细胞的免疫功能严重的缺陷后, 病毒才有可能入侵、停留、生存或恶性发展的。

艾滋病和恶性肿瘤都属于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细胞疾病, 这些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虽然都有恶劣的性质和一发而不可收的特点。但它们都不是自身的力量而能为的, 是依仗着相应的条件和适应自身的环境才肆无忌禅的。如果没有或者它们寻找不到适应的条件和环境, 在正常的气调血和的血流中是无法停留和存在的。

致癌基因是自身的气血凝聚顽结, 顽而不化、郁极必发、物极必反、逆转突变而化生的。艾滋病毒是外来的微生物及其产物入侵后, 找到了停留、生存的条件和适应的环境才致病的。前者是基因逆转突变的同根异果, 后者是外邪入侵的移花接木, 无论是自接或嫁接都是恶果。恶果是病, 根于果树, 内环境 (机体) 是生长病树的土壤, 欲除恶果而不除果根的治疗都是得过且过的。只除病毒而不改变适应病毒和致生病毒的内环境的治疗, 虽然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相对来说也起到了回避矛盾掩盖病情的作用。经常使用致使病期拖延、病因加重;远期使用会出现综合性疾病, 促使机体走向崩溃。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了基因学领域, 中医虽然没有基因的理论和学说, 但气血理论中却涵盖了细胞学、分子学和基因学。机体是有序的细胞社会, 细胞是基因的有机团体, 气血是充养机体保障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来源。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和精神来源, 机体无存, 细胞和基因更无生存的可能性。

气为万物生化之源, 细胞和基因都是在气和气的运化中 (气之为用) , 生存运化与化生的。没有气和气之为用, 任何生物都不复存在。对疾病而言, 尤其对艾滋病、癌症而言, 凡是仅以细胞基因方面的治疗都是不够完善的。如果能将中医的宏观整体调控与微观对症或对细胞、基因方面的治疗相结合, 所取得的效果将是令人满意的。现代医学虽然尚未深究整体论和运气气化论, 可以明确地告慰您, 当基因学再向深层进展时, 就不难找到基因的存在与气和气的运化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在脏腑功能的支配下发生的, 笔者以为无病不及脏腑, 脏腑功能运动就是生命运动。

《2 辨证》

2 辨证

中医辨证当以“五脏阴阳”为纲,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 治病务求于本, 本于五脏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经络、营卫等均为条目不能为纲。对于艾滋病, 当从整体出发, 以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功能为主, 兼与肝、肺、心脏的功能整体辨证为根本, 否则就会失去整体意义。因为艾滋病是一种综合症, 是整体性疾病。必须以五脏阴阳为本进行整体辨证分析。

气乃万物生化之源, 是化生生物体与大自然的基本物质。没有气和气的运动与化生就没有大自然, 当然不会有人类。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指出“气之为用, 无所不至, 一有不调, 无所不病。”人体和大自然一样, 没有气和气之为用, 在真空中是没有运动与化生的。作为保障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科学, 必须把气和气的运动与化生当作重要的内容来研究。尤其对艾滋病等复杂的重症, 更应该突出气的作用。当知一分元气尚存就有一分生机, 无气则无存。

气的概念是广义的, 动物的吐故纳新, 植物的根吸地气, 叶受天气, 天地合气开花结果, 果为天地之气所化生。地气 (水) 升发为云, 变成天气, 云遇冷气凝结成水滴, 化雨落地为水, 水亦为天地之气所运化而生。人食五谷实质是在间接地吸收天地之气。人类生存在大自然之中, 自身又为一个充满天地之气并与自身之气相互运动与化生的小天体、小自然。小自然的盛衰强弱直接关系着细胞的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与严重的缺陷并不全在于细胞自身;包括细胞的生存、运动、化生和代谢都取决于机体的脏腑功能运动。

人类都在分享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而强弱、盛衰、病残各有不同。所谓然则何, 是自身的脏腑功能各有差异。脏腑之间的相互生克制化应该是协调平衡的, 只有保持协调平衡的脏腑功能运动, 并与天地之气 (大自然) 相适应的关系, 才能保持健康的生命运动和细胞的免疫力。细胞免疫力的强弱其根本在于生养细胞的社会 (机体) 和这个社会为他提供的条件与环境。条件与环境的优劣缘于脏腑功能运动。在脏腑功能运动协调平稳, 气调血和的状态下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 , 细胞的免疫功能是不会减弱和缺陷的, 更不会出现严重的免疫功能缺陷。对于艾滋病毒的获得性根本不会发生, 即使此类的病毒偶有入侵也不会致病。

在大自然继续被扰乱、破坏和污染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强化自身功能运动的理、法、方、药, 若干年之后,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或许会出现向携带癌细胞一样, 人人都是某种或几种病毒的携带者。虽然不可能使整个人群都患病, 但人人都有致病、致命的危险和可能性。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 机体的恶性肿瘤每天都要向血液中释放数以万计的癌细胞, 但99 % 以上的癌细胞都被正常的血流消灭, 仅有不到1% 的细胞可能在血液中停留或存活。当艾滋病侵入机体后至少要有一年或五至十余年的潜伏期, 才有50% 的发病率。由此可知它们自身的力量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后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的环境。才使它们得势猖狂一时, 毁人一生的。在正常的气调血和的血流中是不容病毒入侵、停留和存在的。这是中医医理, 是中医辨证立法的根据。如果癌细胞和艾滋病毒真正有非凡的力量和不可一世的能力, 已释放到血流中的病毒是不会被正常血液所消灭的。艾滋病毒也不需要有十余年的潜伏期。潜伏不叫潜伏, 实质是在等待。等待条件, 等待机遇, 等机体衰竭时才好乘机而动。由此可知, 只要脏腑功能协调平衡, 即:肝主疏泄无阻, 脾主运化有常, 肺主宜发肃降有权, 加上心主血脉有序, 肾之藏精充盈, 及其他各赃腑器官、经络畅通无阻, 无滞无瘀, 无论艾滋病毒还是癌细胞都是不可怕的。

《3 论治》

3 论治

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当以整体调理脏腑功能为本, 兼以对症治疗。其方法是通过四诊明辨脏腑功能失调的主要方面。尤其以肾与脾胃为主进行全面调控, 促使五脏功能协调平和以化生正常的物质, 匡复正气, 增强体力, 以正气驱邪淫, 配合对症药物以缓危重之急。

“治病”是一种医学手段, 不是医学的目的和患者求医的最终愿望。医学的目的应该是:保障健康, 保证生活质量, 防病治病益寿延年。对于艾滋病毒的治疗更不能为病而治。患者是在脏腑功能严重失调、机体衰竭、免疫严重缺陷后, 才使病毒入侵恶作而致病的。消灭病毒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宏观的调理脏腑功能运动, 匡复人身正气, 破坏病毒生存的条件和环境, 才能荡除恶邪。患者体质已极度衰竭, 如仅以攻毒的对证疗法治病, 恐非但病毒不能根除 (即使将病毒全除) , 也难免损伤脏腑, 再度扰乱脏腑功能和有序的细胞社会。

艾滋病患者体质极度衰竭, 已力不能支。此时此刻保留一分正气就有一分生机, 任何有伤正气的治疗都有可能造成积重难返。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之脏, 益肾气可使精化气, 气化神, 化生人身三宝;心主神明乃君主之官, 养心血益神志可使六神有主, 心志明明;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 健脾胃促运化可使后天化生有源, 有了物质可以化生精神, 扶正气固后天除恶邪;肝主疏泄是运化之本, 调肝气消淤血可促运化, 以肝血养心神化精气;肺主一身之气, 主宣降司呼吸, 宣通肺气以气化血可贯通五脏六腑, 充养千肢百骸。临床深悉辨证脏腑功能失调与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从五个方面联合立法用药, 以调为本、以平为期。宏观整体地协调脏腑功能运动是治病之大法, 结合对症治疗, 不但治本除根并可挽千钧一发之急, 救垂危只争朝夕。

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并不是器质性病变, 患者虽病重至危, 但脏气尤在, 是功能严重失调而致病。机体是有序的细胞社会, 生养细胞的物质与精神及细胞的免疫力都来自这个社会。只要这个社会安定有序、协调平和, 所化生的各类物质丰富成比, 细胞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和免疫力。

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皆有生性, 中医有“灰灭阴火, 炭无生性, 虫蚁不入, 竹木之根, 见之必回”的理论, 可以无生性的灰炭药物灭其生性。灰炭药物毒性甚微, 又不伤正气。如根据万物生克制化和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规律, 对灰炭药物进行严格的筛选, 有针对性的扑灭病原微生物极其产物是理所当然、药到病除的。不必以毒攻毒, 更不必用化学药去杀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艾滋病的症状不一, 有轻有重, 有缓有急。临床根据不同的症状分轻重缓急与整体调理相互配合, 或内服或外用, 或内外相结合, 采取三管齐下的治疗方针。以整体调理为本, 对证治疗治其标, 兼以扑灭病毒。只要用药得当, 没有不效者。

中国有句俗话, 斩草要除根。治病如斩毒草, 只治其病不斩其根, 病虽能除, 病根仍在, 毒草仍可再生。所以治病如斩草, 医病要除根。

《4 方药》

4 方药

对于艾滋病的立法用药, 仅用一方一剂是难以成功的。笔者将可食的中药分别制作成调肝、键脾、益肾、宣通肺气的食品, 可单用亦可综合食用, 即无毒无害, 其效果当能超过药物的作用。可配合对症药物食用当能在尽短时间见效, 并有远期的效果。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给养是军中大计, 患病如兵临城下大敌当前, 欲取胜于病魔恢复健康, 没有给养 (各类营养物质和精神) 是无能的。人体的给养先天始于父母, 后天来自于脾胃和其他脏腑功能运动与化生。无论是健身、防病、治病和恢复健康, 都离不开各类营养物质的供给和精神。艾滋病患者, 更应该以健脾胃促运化为主导, 确保后天生化之源, 也叫“固本增援”。

“兵不在多寡, 以治为胜。药不在轻重, 以调为本”。“两弹”虽能灭敌, 但不能治国。以灭病毒为目的的治疗虽然能杀伤或销毁病毒, 但病毒被灭后所产生的内毒素及其遗害不可低估, 给恢复健康带来的影响和阻力更值得深思。如果脏腑功能再受扰乱, 岂不遗害更深。立法用药不仅要有战略性, 也要有一定的战术和远期效应的统筹性。“兵不攻无过之城, 药不损脏腑之气;病不在于治, 而重在于调”。以调为本以平为期是中医立法方药之本。

笔者继先祖两百年之遗训, 亲临四十余年的医理推究。兼收现代医学的立法、方药, 伺侦现代医学的现状和未来。确立了宏观整体调理脏腑功能为根本, 以微观的对证治疗治其急, 以生克制化的自然规律性灭其病毒与病菌, 三者相结合的辨证观和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司岁备药, 先法制病, 制备药物在发病之前, 凡有其病必有其药, 艾滋病亦不例外。

整体调理宏观控制的药物分五类, 调肝气消淤阻促进疏泄;健脾胃促运化后天有源;通肺气促宣降得天独厚;滋心阴养神志主宰周身;益肾气固后天化生三宝;五脏六腑协调平和百病皆可转归。五类药物可单用、兼用或同用。临床根据各脏腑失调的状况和病因、病机、病情、病状、发展和预后各取所需, 病有千变万化不出阴阳五行。五类药物全备, 百病不离其宗。只要通过宏观调控能使患者恢复已经失调的脏腑功能, 既可破坏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条件和环境, 迫使疾病无扎根之地, 无躲藏回返之力。只要机体这个细胞社会安定有序, 五脏生克制化协调平衡, 基因根本无逆转的条件和机遇, 已经逆转的细胞基因也会被正常的细胞所征服。

对于已被逆转的细胞基因, 笔者筛选了三十余种灰炭性药物, 可灭病毒与细菌等病源微生物而不伤正气。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不适、乏力、出疹、腹泻等。笔者早已根据临床常见及少见的诸多症状, 研制出几十种对症药物。可分别对症治疗, 以治其症、以缓其急。

在用药途经上, 有内服、外用、吸入、熏洗等全方位的用药途径。临床酌情配合现代医学的点滴、注射、输血、补水等多方合作, 如同布下了天罗地网, 病毒根本无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