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也是唯一养殖 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 料显示,2014 年,我国水产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 产量比为 73∶27,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养殖品种超过 100 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 国水产品加工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养殖水产 品的加工规模不断壮大、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冷冻加工品、鱼糜制品、干腌制 品、罐制品等水产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以批发市 场为主体的流通体系和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 方标准及企业标准为主体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水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历程的研 究发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超过 3 000 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 快速发展期;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5 000 美元 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 的变革,其中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 流等)将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并成为农业产业的主 体和支柱,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 [1]。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显示, 2015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 过 8 000 美元,预示着我国水产业将进入数量安全 与质量安全并重的新阶段。加工将成为水产品原料 生产与消费的主导因素;而质量安全则成为影响大 众消费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保 障供给与提高质量并重”和“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新目标。通过 完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发展和壮大养 殖水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实现水产业“三产贯通”, 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促进渔民增 收,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养殖水产品精制加工和质量安全 现状》

二、我国养殖水产品精制加工和质量安全 现状

《(一)水产品加工规模快速壮大,水产品流通体系 初步形成》

(一)水产品加工规模快速壮大,水产品流通体系 初步形成

自 2002 年以来,在水产品总量保持缓慢增 长的同时,水产品加工能力与加工产值快速增 加、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我国水产品加 工能力由 2002 年 的 1.224 7×107 t 提高到 2014 年 的 2.847 2×107 t,水产加工品总量由 2002 年 的 7.946×106 t 提高到 2014 年的 2.053 2×107 t,水产品 加工业产值由 2002 年的 761.1 亿元提高到 2014 年 的 3 712.7 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 17.8 %。 随着水产品加工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 升级,以鱼糜制品等为代表的精深加工品的比重 持续提升,水产精深加工品的产量由 2005 年的 4.8×106 t 增加到 2014 年的 1.398 3×107 t,水产精深 加工品的比例由 36 % 提高到 68.1 %(《中国渔业统 计年鉴》(2002—2014))。并形成了广东、海南、广 西的对虾和罗非鱼加工,福建和广东的烤鳗鱼加 工,江苏的紫菜加工,浙江的大黄鱼加工,湖北的 淡水鱼加工,山东、辽宁的海藻、贝类及海参加工 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养殖水产品加工区域产业带 [2]。 随着水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主体, 加工、配送、零售为核心的水产品物流体系也初步 建立,并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三大区域 性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 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 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物流圈。目前,我国有专业水产批发市 场 340 多家,国家定点水产批发市场 20 家,通过 批发市场流通的比例超出 50 %,年交易额超过亿 元以上的水产品交易市场超过 150 个 [3]。同时部分 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将国际先进冷链技术应用到加 工、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等水产品加工产业的 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水产品的全程冷链流通。

《(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不断进步,质 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不断进步,质 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党中央、 国务院等各级领导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相关 部门、机构的不懈努力,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监测、 监管和评估模式,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 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并不断取得新成果。主要 表现在:构建了实验室高灵敏、高通量精准分析, 现场快速筛选检测以及真伪鉴别等水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技术体系;针对内源性有害物质以及加工 过程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子控制技术研 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建立了贝类重金属、贝类 毒素等典型有害物的预警技术,并在养殖环境、生 产过程等领域已经初步得到应用和示范;在 EAN/ UCC 编码、集成电路(IC)卡、射频识别技术(RFID)、 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质量追溯技术与装备方面 取得重要突破,初步研发出贯通养殖、加工、流通 全过程,适合多品种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体系,并在大菱鲆等重要养殖鱼类得到规模化示范; 在重点品种隐患摸查、有害物甄别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及药物残留代谢规律等风险评估工作方面取得 成效,建立了重点禁限用药物在典型水产养殖动 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建立的动力学 模型进行鱼体组织浓度的预测评估;基于风险评 估原则先后提出取消鲜海蜇中铝限量、藻类制品 中无机砷限量的建议,并形成国家标准;初步建 立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相互补充,门类齐全,相互配套,与中 国水产品产业发展、提高水产品安全水平、保证 人民身体健康基本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三、 我国水产品精制加工及质量安全存在的 主要问题》

三、 我国水产品精制加工及质量安全存在的 主要问题

《(一)养殖水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养殖水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精深 加工比例持续提升、新技术与新装备应用领域不断 扩大,但养殖水产品的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 仅有海带、海参、南美白对虾、大黄鱼及罗非鱼等 少数品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加工体系,并形成一定 产业规模。据初步统计,大宗淡水鱼的加工量不到 20 %,海水养殖贝类的加工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产品加工在水产业的定位不明确。虽然 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产业是现代水产产业链的关键环 节,但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大政策的前提下,科技 和产业以实现“丰产”为主,忽视了加工对养殖、 消费的引导作用,造成产业扶持错位,渔业产业科 技投入以产中投入为主。目前,国外水产发达国家 通过加大产后农业产业的科技投入,已经形成了以 加工带动生产的大农业良性发展的格局。在水产业 发展到全新阶段的今天,应形成“以加工流通引导 养殖、以加工流通保障消费”的新型现代水产发展 模式,才能保障现代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水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不相适应。 一是水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 2014 年我国加工总量为 2.168 7×107 t,占水产品总 量的 35.1 %,其中海水产品加工转化率为 51.5 %, 淡水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仅为 18.3 %[4],水产品中特 别是养殖水产品的加工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水产 品加工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农产品初加工转 化率为 80 %~90 % 的水平 [5]。二是水产品加工增 值率低。受消费习惯及部分养殖品种加工特性的限 制,在消费市场上,除了鲜活水产品外,经简单冷 冻加工的水产品仍处于支柱地位,而精细化加工的 方便食品及精深加工的功能食品等比例偏低,加工 产业的增值率远低于海水养殖及水产苗种等行业。 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 年,我 国渔业、渔业工业和建筑业、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三 大产业产值的比例为 52∶23∶25,增加值的比例为 63∶18∶19。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产值仅为渔业产值的 44 %,水产品加工产业增加值仅为渔业产业增加值 的 26 %[4],远低于发达国家 2∶1~4∶1 的水平 [5],加 工对养殖、消费的带动作用远未显现。三是水产品 加工企业以小企业为主,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及产业集中度偏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缺乏技术创 新能力和资金,大部分产品仍以传统技术和作坊式 加工为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高,市场竞争力低, 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基础理论研究基本处于跟踪国外发达国家 阶段。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 础理论的研究,并以重大理论的突破带动关键技术 创新和产业发展。如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蛋 白质抗冷冻变性理论的突破带动了冷冻鱼糜及鱼糜 制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6]。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已形成 产业规模的超过 100 种,可供加工的原料品种丰富、 产量巨大,但我国在上述养殖水产品的精制加工的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科学研 究仍以跟踪研究为主,对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及转型 升级缺乏足够的支撑。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立存在两类难题。一是 水产品污染来源多样,风险隐患需明确。水产品的 特点决定了养殖生态环境对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较 大,在养殖、流通、加工过程中的违法使用、违法 添加、过量添加投入品也增加了质量安全隐患,再 加上我国水产品种类多、加工方式多样的特点,形 成了我国水产品中污染来源多样,种类不清,含量 不明,加之前期积累较少,造成风险隐患不明确的 被动局面。二是支撑预警预报技术的研究基础积累 尚不完善。我国水产品的预警信息内容多是食品安全事件的个案,由人工发布、报道产生,受人的主 观意识左右的程度较大。缺乏对水产品安全快速反 应系统的研究,对国内外的水产品安全动态信息系 统跟踪不足,对国内监测数据系统的汇集和科学评 析不够充分,快捷、直观的预警预报技术尚不成熟, 因此难以获取时效性强的预报预警信息。

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尚不能完全覆盖全产业链。 一是未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保证体系。许多养 殖和加工企业没有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现行许 多管理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现 阶段的分段式管理、片段化研究也导致无法从全产 业链的层面确保质量安全。二是针对养殖生产链和 加工生产链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尚不完善。养殖环 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风险预警体系基本处于空 白,缺乏对重要、关键危害因子的监控预警,水产 品指纹化合物鉴定、可追溯等领域研究积累不足也 制约了覆盖全生产链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建立和应 用。三是对水产品品质的关注度不够。涉及水产品 质量安全的控制技术多偏向基于杀菌、有害物减除 等环节,对水产品品质控制的关注度和深入研究明 显滞后,对品质标志性因子的发掘、检测评价与控 制方法的建立等尚在起步阶段,无法为具有优良品 质的水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追溯体系的建立仍需技术与法律法规等多重保 障。在标识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养殖鱼类鲜活上市、 追求生猛海鲜的消费习惯,为追溯标识技术研发带 来困难;在溯源技术体系方面,水产品生产企业的 多元化给质量溯源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带来困难;在 追溯系统方面,目前仅停留在信息的追溯上,溯源 链条较短,尚未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溯源信息的 传递;在原产地溯源技术方面,由于水产品易受 环境影响,环境变化频繁而无序,环境信息的变化 对依托该类信息的原产地溯源技术研发带来制约, DNA 条形码、元素聚类分析等溯源技术研究与应 用尚在起步阶段。

风险分析的研究应用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产品安全风险分析处于起 步阶段,一是风险分析各环节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和 部门,难以及时完成科学、全面、具有前瞻性的风 险评估工作;二是因水产品品种众多、样本量小, 检测、监测手段有限,使相关科学数据匮乏、不全面、 缺乏系统性,对于评价水平、评价结果有很大的影 响。同时对不断涌现的新型水产品及食品原料的安 全性,以及新出现的生物、物理、化学因素,食品 加工技术对水产品安全的影响和危害,尚没有开展 科学风险评估。

基础性研究系统性不足难以满足水产品质量安 全工作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与科研的逐 步深入,水产品质量安全从最初的开展单一性检测 工作,已逐步向研究污染物共性提取、蓄积机理、 代谢规律及影响机制等基础性研究领域拓展并取得 了一系列进展,然而目前基础性研究多属于“点” 的阶段,远未形成链和面,不系统,未贯穿、覆盖 产业链,无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改造提供原创 性的成套研究成果。

《四、我国养殖水产品精制加工与质量安全发 展战略与关键技术》

四、我国养殖水产品精制加工与质量安全发 展战略与关键技术

《(一)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

瞄准国际水产业科技发展前沿,构建以大型水 产品企业为产业化主体、大学及科研院所为技术研 发中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 服务体系,形成以加工引导养殖、以加工保障消费 的现代水产业发展新模式,解决制约我国水产业持 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开发主导大宗养殖 水产品资源加工的新工艺、新产品,攻克水产品加 工副产物规模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的质量安全 保障技术,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水产 食品加工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基 础理论和方法,探索和解决若干影响水产品质量安 全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 保障体系,实现养殖水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 全过程可追溯和安全性。

《(二)关键技术》

(二)关键技术

(1)水产品保活、保鲜冷链流通技术。主要包 括水产品运输前期渔船暂养与规模化暂养技术,水 产品休眠麻醉保活处理技术,水产品无水保活运输 技术与装置,鲜活水产品人工运输环境调控技术, 鲜活水产品新型智能化包装技术与包装材料,鲜活 水产品流通技术与装备的集成等。

(2)生鲜、调理、即食、中间素材等超市水产 食品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水产品的无残留减菌技术,鲜味降解抑制技术,产品质构保持技术,腥味控制 技术,营养保持杀菌技术、化学危害物残留控制技 术及速冻保鲜、超冷保鲜、高压保鲜、气调保鲜、 冷冻干燥保鲜、辐照杀菌保鲜等新型保鲜技术。

(3)水产品加工副产物规模化生物转化利用技 术。主要包括水产品原料固液态自动化连续发酵技 术,组合酶定向水解技术,自溶酶与固态发酵耦合 技术等生物技术与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专用工具 酶和功能菌株的发掘和制备,水产品活性成分的提 取、分离纯化、结构活性与活性稳态化技术。

(4)大宗养殖水产品前处理技术与装备。主要 包括养殖鱼类的鲜度识别、鱼体分级、脱鳞、切头 设备、去脏等鱼类前处理技术及成套装备,贝类清 洗、去壳技术与装备,养殖海藻的机械化收割与干 燥设备等 [7]。

(5)水产品质量安全高效监测技术。主要包括 水产品中危害物的高效提取与净化技术,基于色谱 – 质谱串联、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子生物学等方 法的重要危害物结构解析、形态学分析、基因型分 析技术,水产品内源性、外源性危害物的多类、多 因子快速筛查,多参数同时检测,精确定量检测技 术,现场速测,在线智能检测技术,水产品品质的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水产品真实属性鉴别与定量分 析技术。

(6)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预警技术。主要包 括养殖水产品中关键危害因子的甄别技术,化学性 风险因子的传递阻隔及净化削减技术,生物性风险 因子的新型控制技术,关键危害因子预警技术,潜 在有毒物种智能识别与安全控制技术,安全高效的 保鲜技术,海水中毒素实时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 新型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及分子预警新技术等。

(7)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主要包括 有害污染物甄别技术,关键危害因子的生物效应与 变化规律,多因子联合毒性标志性代谢物甄别技术, 多因子有害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基于细胞模型的 多因子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技术,危害因子的生理 毒物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模型构建,特定危害因子 的风险评估程序与方法,多类、多因子复合污染联 合效应评估方法等。

(8)追踪溯源技术及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主 要包括水产品的产地识别及溯源技术,鲜活水产品 无损标识技术,质量安全全程管理和追溯技术,可 视化准确指示水产品货架期的智能包装新技术和以 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技术等。

《五、促进我国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 措施建议》

五、促进我国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 措施建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全 球水产品产业整体正在向多领域、多梯度、深层次、 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水 产品原料的绿色加工与全利用、水产品消费形式的 方便化与功能化、水产品加工装备的机械化与智能 化、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智能化、水产品加工品 的营养化与安全化已成为水产发达国家主要发展趋 势。“十三五”将是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 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并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 柱,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 期 [8]。应在国家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 度,进一步推动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保障养 殖水产品的安全、优质供应。

《(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政策、法律法规与科研 项目引导,切实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

(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政策、法律法规与科研 项目引导,切实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现状之间的矛盾,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水 平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决定了本领域必须且始终 要以产业需求作为创新着力点,应用基础研究作为 创新切入点,以基础研究作为创新发力点,围绕全 产业链开展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领 域的研究水平,从点到线到面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其涉 及的专业十分广泛,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 信息等方面的知识,诠释水产品的环境、生产、流 通、加工、消费等关键环节的质量安全。因此,需 要通过顶层设计,增强政策、法律法规与科研项目 的引导,使企业积极参与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 并由政策保障“优质 – 优价”的原则,在确保质量 安全的前提下使企业获得利益,从而激发企业参与 质量安全保障的活力。

《(二)构建以加工引导养殖、保障消费的现代水产业发 展新模式,促进养殖、加工与物流业同步发展》

(二)构建以加工引导养殖、保障消费的现代水产业发 展新模式,促进养殖、加工与物流业同步发展

过去政府部门一直将养殖业作为渔业的产中环节,而将水产品加工业作为产后环节,导致人们对 水产品加工业在渔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忽视水产 品加工业对原料及品质的需求。因此,必须充分认 识水产品加工业在现代渔业中的巨大作用,构建集 养殖、加工及流通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 形成以加工带动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发展机制,才能 统筹安排渔业生产、加工和流通,保障水产品加工 企业所需原料鱼的全年均衡供给 [9]。

《(三) 完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构建以加工引导养 殖、以加工保障消费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三) 完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构建以加工引导养 殖、以加工保障消费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投 入力度。据统计,发达国家对农业产业的科技投入 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 2 % 以上,对产后农业的 科技投入占整个农业科技投入的 70 % 以上;而我 国对农业产业科技的投入仅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 0.6 % 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主要投入产前 农业 [2]。因此,应首先从政府层面上建立逐年稳定 增长的水产农业特别是产后农业科技的投入机制, 加强养殖水产品精制加工、流通与质量安全控制的 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保障 水产养殖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强化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解决制约水产加 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四)强化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解决制约水产加 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在产品创新方面,从以单纯水产食品开发为主, 拓展至新型水产食品、水产品与粮食的复配食品、 水产品与肉类的复配食品的开发,实现大宗低值鱼 的高效利用与增值目标 [8]。在技术创新方面,针对 我国水产业的需求,开展水产原料加工特性、运输 应激机制、宰后品质劣变机制、加工化学机制等基 础研究,研发大宗养殖水产品精细化加工、精深加 工、规模化加工的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整套产业化 技术体系,支撑生鲜、调理、即食等水产食品、新 型鱼糜制品、风味即食水产食品等产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