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16

年份

2024 1

2023 47

2022 34

2021 43

2020 26

2019 32

2018 26

2017 37

2016 14

2015 18

2014 6

2013 16

2012 10

2011 7

2010 11

2009 8

2008 6

2007 13

2006 10

2005 13

展开 ︾

关键词

临床试验 4

癌症 4

COVID-19 3

三峡升船机 3

干细胞 3

调节性T细胞 3

3D打印 2

严格雪崩准则 2

人工智能 2

分布式优化 2

分布式系统 2

智能制造 2

生物材料 2

病毒载量 2

细胞外基质 2

肠道菌群 2

诊断 2

间充质干细胞 2

饲料工业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高速单像素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Review

Qiang GUO, Yu-xi WANG, Hong-wei CHEN, Ming-hua CHEN, Si-gang YANG, Shi-zhong XIE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9期   页码 1261-1267 doi: 10.1631/FITEE.1601719

摘要: 单像素成像技术具有利用一个单像素探测器获取高分辨图像的能力,近十年来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核磁共振成像、航天遥感、太赫兹成像和高光谱成像。然而,单像素相机的成像速度受到数字微镜阵列和图像压缩程度限制,导致其时间分辨率较低(毫秒量级)。因此,观察显微成像中的高速动态现象对于单像素相机而言是巨大挑战。最近,基于光子时间拉伸的高速单像素成像技术被提出,其远超普通相机的成像速度也得到验证。本文介绍了光子时间拉伸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给出了高速单像素相机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证实利用该相机可实现高速和高吞吐量细胞流式分析,最后,讨论了高速单像素相机的局限和应用潜力。

关键词: 压缩采样;单像素成像;光子时间拉伸;成像流式细胞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张荣利,冯 雪,张会亮,罗国安,李连达,王义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7期   页码 89-94

摘要: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应用流式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对纯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细胞表面抗原CD29,这些细胞特异抗原与基因表达综合起来,表明得到的细胞具备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特性。密度梯度分离与差速贴壁相结合,可获得较好均一性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是一种简单可靠、易于推广的骨髓干细胞获取方法,可为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关键词: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FY-3卫星微波成像延寿技术分析和研究

刘高峰,陈卫英,翁艺航,于爽,王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7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针对风云三号(FY-3)卫星在轨寿命从3年延长到5年的特点,分析了寿命延长存在的风险,并对微波成像可靠性关键项目的扫描驱动系统和接收机系统的可靠度作了预估通过具体的分析与产品的改进,能够为微波成像在轨正常运行提供稳定有效的保障。最后,为了证明产品延寿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进行加速寿命试验的设想。

关键词: 微波成像     扫描驱动     接收机     寿命     可靠性    

紧凑型计算光谱信息采集系统综述 Review Articles

宋洪亚1,张文屹1,李海峰1,刘旭1,2,3,郝翔1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8期   页码 1119-1266 doi: 10.1631/FITEE.1900266

摘要: 近年来,软件算法被引入光谱检测,发展出一些计算型的光谱、光谱成像设备等光谱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与传统非计算方法比较,本文突出了计算光谱采集的优势。

关键词: 光谱成像;计算成像;光谱    

用于细胞成像的共聚焦内窥镜 Article

王家福,杨敏,杨莉,张云,袁菁,刘谦,侯晓华,付玲

《工程(英文)》 2015年 第1卷 第3期   页码 351-360 doi: 10.15302/J-ENG-2015081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技术被引入内窥镜领域。共聚焦内窥镜使得对活体组织的显微观察能够达到与组织学样品的体外显微成像相当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发展这种内窥镜的主要挑战在于具有微米级分辨率的显微成像光纤探头的小型化。笔者研制了一套基于光纤束,分辨率为1.4 μm, 成像速度可达8 fps的共聚焦内窥镜系统。该共聚焦内窥镜的样机已经被用于观察小鼠胃肠道上皮细胞,并将进一步被用于临床试验。此外,该共聚焦内窥镜能够被用于上皮细胞功能的转化研究,以监测自然生理环境中细微颗粒的功能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细胞分辨率     共聚焦内窥镜     光学活检    

交互语音地球照明结构研究

郭阳宽,李颖晖,许玮,熊琦,马靖,王勇,宋宇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5期   页码 50-52

摘要:

简述了交互语音地球结构原理;研究了地球上首都的无歧义显示、发光二极管的布置以及首 都显示分辨率;制成了交互语音地球

关键词: 语音地球     结构设计     分辨率     束光筒     无歧义照明    

协议分析2Mb/s高速信令处理模块

刘志辉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2期   页码 79-85

摘要:

为了满足2 Mb/s高速信令的测试要求,开发了2 Mb/s高速信令协议分析信令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介绍了开发2 Mb/s高速信令协议分析的意义,使用2 Mb/s高速信令链路的优势,信令处理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功能。介绍嵌入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协议分析     2 Mb/s高速信令     嵌入处理器     实时操作系统    

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仪器及其探测结果

傅云飞,刘奇,王雨,孙亮,李锐,马明,刘国胜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43-50

摘要:

针对降水遥感和探测,简要介绍了卫星红外遥感方法和被动微波遥感方法,着重讨论了热带测雨卫星及其搭载仪器。随后介绍了热带测雨卫星多仪器探测结果的应用,并以夏季热对流降水为例,分析了其降水结构、云顶高度和雨顶高度及其与地表降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阐述了如何利用热带测雨卫星和测雨雷达长时间资料,来分析亚洲地区降水的气候分布。最后对卫星主动微波探测降水的发展做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热带测雨卫星     测雨雷达     微波成像     光谱     降水    

3D 打印细胞容器样支架在多细胞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Article

王晓亚, 张猛, 马景阁, 徐梦驰, 常江, Michael Gelinsky, 吴成铁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1期   页码 1276-1284 doi: 10.1016/j.eng.2020.08.001

摘要:

人工设计的非接触细胞共培养模型可以模仿人体组织的细胞内微环境,但其发展始终面临各种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由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S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组成的3D共培养模型,用以研究这些细胞在促进骨生成和血管生成过程中细胞的个体效应与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相较于在3D细胞容器中仅培养一种细胞,共培养三种或四种细胞展现出了更高的细胞增殖率。此外,在3D细胞容器中建立多细胞非接触体系,特别是含有三种或四种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相对于单细胞培养模式与两种细胞共培养模式来说,在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和成血管分化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为基于支架的多细胞非接触共培养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3D细胞容器     非接触细胞共培养     相互作用     血管生成     骨生成    

全氟化碳乳剂19F磁共振成像的最新进展 Review

Anne H. Schmieder,Shelton D. Caruthers,Jochen Keupp,Samuel A. Wickline,Gregory M. Lanza

《工程(英文)》 2015年 第1卷 第4期   页码 475-489 doi: 10.15302/J-ENG-2015103

摘要:

19F磁共振成像(MRI) 的研究可追溯到30多年前。在这30多年间,氢原子核(1H)成像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磁共振成像成为生物医学诊断成像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支柱。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对19F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间,尤其是最近几年,19F成像的研究和临床相关性呈爆发式发展。部分原因归结为MRI仪器、19F/1H线圈设计以及临床前和临床核磁共振的超高速脉冲序列的发展。这些成就再加上对解剖生理学分子成像技术的兴趣以及一批创新造影剂的出现使19F的概念进入了早期的临床评估中。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双调线圈     全氟化碳     血管生成术     细胞标记    

微生物组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单细胞功能成像到菌群大数据

徐健, 马波, 苏晓泉, 黄适, 徐欣, 周学东, 黄巍, Rob Knight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66-70 doi: 10.1016/J.ENG.2017.01.020

摘要: 我们认为在未来五到十年,微生物组的方法学体系在研究理念与技术平台方面将发生三大变革:①从监测菌群“结构”变化向监测菌群“功能/状态”变化的变革;②从细胞“群体”分析精度向细胞“个体”分析精度的转变;③从“数据分析”向“数据科学”的跨越。

关键词: 微生物组     方法学创新     细胞分析     大数据     中国微生物组计划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研究:现状与展望

韩为东,赵亚力,付小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5期   页码 81-87

摘要:

通过特定的基因组合与转染可以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iPS),是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项新的干细胞制造技术。与胚胎干细胞(ES)不同,iPS细胞的制造不需要毁损胚胎,因而不会涉及更多的伦理学问题。iPS的出现不仅为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机制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研究与特异的细胞治疗,特别是再生医学带来新的曙光。

关键词: 细胞     重编程     iPS细胞    

光场成像技术:模型、标定、重建及应用 Review

Hao ZHU, Qing WANG, Jingyi Y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9期   页码 1236-1249 doi: 10.1631/FITEE.1601727

摘要: 光场成像是计算摄像学领域一项新兴技术。基于对成像模型和光路的创新设计,光场相机不仅记录了三维物体的空间强度,而且捕获了物理世界中的角度信息。本文首先回顾了光场相机的三个关键问题,包括成像模型、标定理论以及重建方法。然后,系统介绍了光场成像技术在信息学、物理学、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讨论了光场成像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光场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场成像;全光函数;成像模型;标定;重建    

质谱流式技术在脑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Review

王艳, Baohui Xu, 薛丽香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87-197 doi: 10.1016/j.eng.2021.06.022

摘要: 前期研究表明,无论在健康或疾病状态下,免疫细胞都是大脑重要的功能组成。质谱流式技术(CyTOF)是一种高维的单细胞检测技术,允许用少量样本测量多达100 种细胞标记物。该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能够识别、检测和表征健康或疾病状态下大脑中的不同免疫细胞。本文总结了CyTOF与传统流式细胞术方法相比的三个主要优势,并汇总了CyTOF在脑免疫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CyTOF     大脑     免疫组分     神经免疫    

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稳定生产的最新进展 Review

Ikki Horiguchi, Masahiro Kino-oka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2期   页码 144-152 doi: 10.1016/j.eng.2021.01.001

摘要: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在许多方面,如再生医学和药物筛选方面,是理想的细胞来源,其开发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大规模生产系统来确保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稳定供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为了实现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稳定生产所采取的方法。本文首先讨论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如养分供应、废物清除和氧气供应。然后,介绍了基于黏附、悬浮和支架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养系统的最新研究。本文还讨论了细胞培养阶段之后进行的过程,如灌装和冻存过程,由于细胞悬浮液在超低温保存培养基中存活率降低,所以其生产规模受到了限制。本文表明为了获得最佳且稳定的大规模生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统,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对研究影响细胞生长和质量的复杂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生产     扩增     灌装     冻存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高速单像素成像技术原理及应用

Qiang GUO, Yu-xi WANG, Hong-wei CHEN, Ming-hua CHEN, Si-gang YANG, Shi-zhong XIE

期刊论文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张荣利,冯 雪,张会亮,罗国安,李连达,王义明

期刊论文

FY-3卫星微波成像延寿技术分析和研究

刘高峰,陈卫英,翁艺航,于爽,王华

期刊论文

紧凑型计算光谱信息采集系统综述

宋洪亚1,张文屹1,李海峰1,刘旭1,2,3,郝翔1

期刊论文

用于细胞成像的共聚焦内窥镜

王家福,杨敏,杨莉,张云,袁菁,刘谦,侯晓华,付玲

期刊论文

交互语音地球照明结构研究

郭阳宽,李颖晖,许玮,熊琦,马靖,王勇,宋宇

期刊论文

协议分析2Mb/s高速信令处理模块

刘志辉

期刊论文

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仪器及其探测结果

傅云飞,刘奇,王雨,孙亮,李锐,马明,刘国胜

期刊论文

3D 打印细胞容器样支架在多细胞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王晓亚, 张猛, 马景阁, 徐梦驰, 常江, Michael Gelinsky, 吴成铁

期刊论文

全氟化碳乳剂19F磁共振成像的最新进展

Anne H. Schmieder,Shelton D. Caruthers,Jochen Keupp,Samuel A. Wickline,Gregory M. Lanza

期刊论文

微生物组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单细胞功能成像到菌群大数据

徐健, 马波, 苏晓泉, 黄适, 徐欣, 周学东, 黄巍, Rob Knight

期刊论文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研究:现状与展望

韩为东,赵亚力,付小兵

期刊论文

光场成像技术:模型、标定、重建及应用

Hao ZHU, Qing WANG, Jingyi YU

期刊论文

质谱流式技术在脑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王艳, Baohui Xu, 薛丽香

期刊论文

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稳定生产的最新进展

Ikki Horiguchi, Masahiro Kino-oka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