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98

年份

2024 2

2023 55

2022 49

2021 50

2020 32

2019 22

2018 31

2017 36

2016 17

2015 17

2014 10

2013 15

2012 8

2011 12

2010 24

2009 12

2008 16

2007 16

2006 16

2005 12

展开 ︾

关键词

指标体系 13

风险分析 9

技术体系 7

风险管理 7

体系结构 5

风险评估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4

标准体系 4

高质量发展 4

COVID-19 3

农产品 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3

风险 3

风险控制 3

GIS 2

SARS-CoV-2 2

中医药 2

中国高速铁路 2

事故预防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粮食安全风险识别与策略

梅旭荣 ,张琳 ,袁龙江 ,胡向东 ,谢玲红 ,吴孔明 ,王国刚 ,王晓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4期   页码 39-49 doi: 10.15302/J-SSCAE-2023.04.008

摘要: ;国家粮食安全风险体系建设”重点科技专项、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和防御体系、借助市场化手段和管理工具化解粮食安全重大风险等对策建议。粮食全过程风险的政策工具精准丰富

分门别类形成完整的风险列表、清单和风险因子体系风险指标体系先进适用。健全国家 ‒ 区域 ‒ 主体三级风险体系,在主产区 ‒ 主销区 ‒ 平衡区、省 ‒ 市 ‒ 县层面构建统一高效、协调有力的风险组织架构。将粮食安全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需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二是启动“国家粮食安全风险体系建设”重点科技专项,增强粮食安全风险能力。

关键词: 粮食安全风险策略;风险体系;全产业链    

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研究

陈春阳,宇德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5期   页码 62-67 doi: 10.15302/J-SSCAE-2017.05.011

摘要:

以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分解结构。以境外建设-经营-转让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为例,识别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具体风险,确定关键风险,分析其防对策,并对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的其他共性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     风险分解结构     境外BOT 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风险    

农田土壤抗生素污染建议

王娜,郭欣妍,单正军,蔡道基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1期   页码 167-173 doi: 10.15302/J-SSCAE-2021.01.023

摘要: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畜禽粪便农用后伴生的抗生素耐药性传播风险日益显现,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风险工作亟待开展本文总结了农田土壤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梳理了农田土壤中新兴污染物抗生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风险建议。研究发现,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污染风险不可忽视,但抗生素类新兴污染物尚未纳入土壤风险范围内。应设立严格的兽药应用监管机制,从养殖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制定有机肥中反映耐药性的控制标准,出台技术指南以规范含抗生素粪便的处置与施用,减少抗生素耐药基因进入环境的总量。同时加紧开展环境抗生素耐药性产生和转移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实施农田土壤环境抗生素耐药常规监测,发挥风险评估在该类污染物风险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     耐药基因     农田土壤     传播风险     对策    

超特长隧洞TBM 集群施工风险技术 Article

邓铭江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112-122 doi: 10.1016/j.eng.2017.07.001

摘要: 该工程不仅对建设管理、风险、安全高效施工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TBM 及其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不良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系统查找风险源、合理划分风险等级、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分级机制。本文提出了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岩机信息感知和融合的智能掘进技术、监测预警及现代信息技术,用以科学指导风险,提高安全掘进效率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超特长隧洞     地质灾害     TBM 集群施工     质量安全     风险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战略研究

青平,邓秀新,闵师,李剑,李晓云,王玉泽,陈通,王正聪,吴伟荣,赵龙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4期   页码 26-38 doi: 10.15302/J-SSCAE-2023.04.002

摘要: 本文阐释了“双循环”背景下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的科学内涵,剖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能力的现状与特点、影响因素和可行路径。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亟待提高风险能力。提高粮食安全风险能力是筑牢粮食安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保障粮食安全可持续的应有之义。已有研究为如何增强粮食安全风险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优化风险路径设计,还需进一步厘清粮食安全的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明确界定粮食安全韧性与风险的科学内涵;其次,系统梳理我国粮食安全韧性与风险的现状及特点;然后,厘清“双循环”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能力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双循环”背景下增强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能力的主要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首次对“双循环”背景下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概念内涵进行阐述,丰富并发展我国粮食安全理论体系,以期为创新我国粮食安全话语体系、完善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识别“双循环”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粮食安全韧性;风险;“双循环”;大食物观;粮食贸易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险平台设计与实现

章明,刘培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11-120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5

摘要: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为帮助商业银行加快打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风险平台,本文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 “五层两域”智能风险平台总体框架;纵向包含风险数据层、特征计算层、风险模型层该设计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风险数据的统一治理和统一管理,在保证风险平台高效稳定运行的同时,又能在风险运营、数据分析、模型设计、规则调整等方面为风险业务人员提供充足的支撑。以某金融机构部署的智能风险平台为例,阐述了该平台的应用情况及实际成效,并对智能风险平台的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风险,大数据,机器学习,实时计算,金融行业    

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总体构想与发展建议

雷斌,蓝羽石,黎茂林,潘建群,周中元,张春晖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219-229 doi: 10.15302/J-SSCAE-2023.07.025

摘要:

智慧社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建设面临着现实挑战;研究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方法,将支持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数字中国战略本文围绕如何构建新型智慧社会、实现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主旨,分析了智慧社会建设现状并概括了发展趋势,凝练了当前存在的分散建设投资大、运营效率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基于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的总体架构,即采用“1+N+X”智慧社会业务应用体系化建设新模式,以统筹全社会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共建智慧社会体系能力支撑平台为重点,据此扩展各类业务应用。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共建“网、云、数、、智”一体的体系能力支撑平台,形成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基础数字底座;采取体系化建设新模式,以高效运营推动智慧社会建设持续发展;配套改革举措,构建完善的智慧社会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以国家级智慧社会数字化系统工程实验室的形式,为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技术、人才支撑。

关键词: 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能力支撑平台;一体化数据;统一资源    

我国优质制造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林忠钦,奚立峰,夏唐斌,赵亦希,潘尔顺,李艳婷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2期   页码 1-9 doi: 10.15302/J-SSCAE-2022.02.001

摘要:

优质制造作为支撑质量变革、增加优质供给的创新模式,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展优质制造技术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对于建设制造强国所构建的优质制造技术体系由质量技术基础、质量共性技术、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资源要素等模块组成。建议加强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链质量升级,创新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升质量资源要素供给能力,加速新技术赋能优质制造,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关键词: 优质制造     高质量发展     技术体系     质量技术基础     质量共性技术     质量技术    

中国慢性病防策略和体系建设探索

王陇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10期   页码 22-30

摘要: 本文在总结中国重大慢性病流行状况、分析中国慢性病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总结前期项目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慢性病防应制定和采取的策略及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提出了建议:如相关政府部门都应制定相应政策;建立结构合理、系统内任务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的工作体系;从制度、工作规范与要求上推行“整合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国慢性病防工作效能与效益等。

关键词: 慢性病防     策略与体系建设    

航运安全保障智慧化模式发展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徐亮,徐青,王欣安,王鸿东,刘希,査伊倩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160-169 doi: 10.15302/J-SSCAE-2023.06.016

摘要:

航运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航运安全保障体系高效运行是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智能化时代促进我国航运安全保障智慧化发展,是实现体系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由之路。着眼于我国航运智慧化模式的发展需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航运安全保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厘清了数字孪生、大数据、智能船舶、无人船、船联网等新兴智能技术在我国航运安全保障中的应用方向;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航运安全保障的总体态势,提出了一体化的上海市航运安全保障智慧化创新模式和“五层两面”目标架构;研究从加强顶层布局共建“基础底座”、强化共享协作

关键词: 航运安全保障;模式;大数据;数字孪生;智能船舶;船联网    

卫星互联网资源技术研究

王龙河,周一青,曹欢,刘子凡,陈岩,陈道进,石晶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27-38 doi: 10.15302/J-SSCAE-2023.06.004

摘要: justify;">卫星互联网支持全球无缝覆盖,是地面通信系统的重要扩展和延伸、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环节、实现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信息设施;发展卫星互联网战略意义重大,相应的资源研究较为迫切本文阐述了卫星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国际发展前沿、卫星互联网资源的基本要素与研究进展,辨识了以卫星互联网新环境、新模式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资源发展挑战,形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设计了卫星互联网资源技术路线,涵盖星地网络互联互通、星地异构资源融合、智能按需服务、智慧内生等主要阶段;论证提出了卫星互联网资源模式与架构,构建了包括高时空动态资源表征、多维资源时间连续确定性分析、多维时变能力池索引、智能决策规划在内的卫星网络资源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建议,重点关注资源异质异构、网络结构动态变化、服务需求差异化的网络特征,按照优化的技术路线循序渐进发展,突破卫星网络资源关键技术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智能高效的卫星网络资源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资源;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动态资源表征;智能规划决策    

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医学观察和救治集中隔离场所——感染风险最小化的中国武汉经验 Article

王先良, 王姣, 沈瑾, John S. Ji, 潘力军, 刘航, 赵康峰, 李莉, 应波, 樊琳, 张流波, 王林, 施小明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7期   页码 908-913 doi: 10.1016/j.eng.2021.03.010

摘要: 此外,为了减小这些场所内的感染风险,监管机构和政府机构实施了新的设计、管理和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

关键词: 集中隔离     风险控制     传染病患者     密切接触者     新冠病毒肺炎    

新能源应用安全风险战略框架研究

孙旭东 ,徐小宇 ,罗魁 ,张博 ,杨毅 ,刘梓壮 ,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179-190 doi: 10.15302/J-SSCAE-2023.07.033

摘要:

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开展新能源应用安全风险战略研究有助于新能源应用安全监管、风险与保障体系建设当前我国新能源应用涉及的新兴基础设施类型多样,面临着安全事故成因复杂、安全风险认知仍不充分、安全防技术体系不完备、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滞后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我国新能源应用发展现状与安全形势分析出发,剖析了充 / 换电站、储能站、加氢站、综合能源站等新能源应用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总结了国外相关安全风险的现状与经验启示;围绕建立新能源应用安全事故前、中、后立体防与保障体系,加强各利益相关方的安全风险管理与监管能力两大防目标,构建了新能源应用安全风险战略框架,明确了管理与技术两个维度的重点任务以及中长期工程科技支撑项目。

关键词: 新能源应用;风险;战略框架;充 / 换电站;储能站、加氢站、综合能源站    

盐岩能源地下储备库群风险综合评价与管理体系

张宁,张强勇,李媛,马林建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0期   页码 80-90

摘要: 我国盐岩地层埋深浅,呈层状分布,且夹层较多,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增加储库灾变的可能性,因此建立一套盐岩能源地下储备库群风险综合评价和管理体系尤显重要。根据盐岩地下储库群灾变事故的统计结果,获取了盐岩地下储库的主要风险因子,对库群风险进行了辨识。建立了盐岩地下库群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失效概率进行了核算,评价了金坛盐岩库群风险等级,并通过模型试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盐岩地下库群风险信息管理与评估系统,建立了盐岩能源地下储备库群风险综合评价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风险综合评价和管理体系     盐岩     能源地下储备库群    

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与风险研究现状及展望

田兆阳,贾永刚 ,朱超祁 ,卢龙玉 ,郭煦,冯学志,王慧,王宏威,何满潮,彭建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131-140 doi: 10.15302/J-SSCAE-2023.03.012

摘要: 本文从海床流体迁移的灾害效应出发并以南海北部为例,分析了典型流体迁移系统类型、地质灾害成因分布特征,梳理了海床流体迁移的观测与调查方法;总结了海床流体迁移致灾与风险方向的科学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有待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流体迁移影响灾害发展、海洋水体运动导致灾害发生3 个方面着手,研究海床流体迁移影响下的海底灾害孕育、发展与触发演化过程机理,海床流体迁移 ‒ 地质环境 ‒ 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海底灾害风险理论方法

关键词: 海床流体迁移;海洋地质灾害;风险;南海北部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粮食安全风险识别与策略

梅旭荣 ,张琳 ,袁龙江 ,胡向东 ,谢玲红 ,吴孔明 ,王国刚 ,王晓君

期刊论文

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研究

陈春阳,宇德明

期刊论文

农田土壤抗生素污染建议

王娜,郭欣妍,单正军,蔡道基

期刊论文

超特长隧洞TBM 集群施工风险技术

邓铭江

期刊论文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韧性及风险战略研究

青平,邓秀新,闵师,李剑,李晓云,王玉泽,陈通,王正聪,吴伟荣,赵龙强

期刊论文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险平台设计与实现

章明,刘培

期刊论文

智慧社会体系化建设总体构想与发展建议

雷斌,蓝羽石,黎茂林,潘建群,周中元,张春晖

期刊论文

我国优质制造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林忠钦,奚立峰,夏唐斌,赵亦希,潘尔顺,李艳婷

期刊论文

中国慢性病防策略和体系建设探索

王陇德

期刊论文

航运安全保障智慧化模式发展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徐亮,徐青,王欣安,王鸿东,刘希,査伊倩

期刊论文

卫星互联网资源技术研究

王龙河,周一青,曹欢,刘子凡,陈岩,陈道进,石晶林

期刊论文

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医学观察和救治集中隔离场所——感染风险最小化的中国武汉经验

王先良, 王姣, 沈瑾, John S. Ji, 潘力军, 刘航, 赵康峰, 李莉, 应波, 樊琳, 张流波, 王林, 施小明

期刊论文

新能源应用安全风险战略框架研究

孙旭东 ,徐小宇 ,罗魁 ,张博 ,杨毅 ,刘梓壮 ,彭苏萍

期刊论文

盐岩能源地下储备库群风险综合评价与管理体系

张宁,张强勇,李媛,马林建

期刊论文

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与风险研究现状及展望

田兆阳,贾永刚 ,朱超祁 ,卢龙玉 ,郭煦,冯学志,王慧,王宏威,何满潮,彭建兵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