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Shen WANG, Jun WU, Wu YANG, Long-hua GUO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12期 页码 1500-1521 doi: 10.1631/FITEE.1800575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SDN);安全;可编程
刘毅,李建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28-135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7
信息中心网络(ICN)通过提供面向信息本身的网络协议,包括以内容为中心的订阅机制和以语义主导的命名、路由 和缓存策略,在解决当前基于 IP 地址联网模式的攻击问题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本文旨在为 ICN 提出一种智能防火墙模型, 构建基于语义推理的内容隔离防火墙,运用基于雾计算的 ICN 防火墙技术,感知来自 ICN 的内容威胁,并针对不同内容生 成定制的过滤策略。在分析 ICN 面临的攻击类型、梳理 ICN 中雾计算架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内容防御整体结构、面向 主机的单体防御雾模型、面向网络的区域防御雾模型三方面阐述了基于雾计算的 ICN 防火墙架构;同时为缓解兴趣洪泛攻击, 提出了一种面向ICN的检测及防御机制。搭建ndnSIM网络仿真平台,完成了对ICN的缓存命中率、网络通信时延的性能评估, 验证了基于雾计算的 ICN 防火墙技术及相关防御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超百亿亿级系统面临的网络和通信挑战 None
Dhabaleswar PANDA, Xiao-yi LU, Hari SUBRAMONI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10期 页码 1230-1235 doi: 10.1631/FITEE.1800631
李丹,朱棣,申涓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2期 页码 30-38 doi: 10.15302/J-SSCAE-2021.02.005
面对未来网络对全维度空间泛在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需求,现有的卫星互联网基础架构及由此构建的技术体系在异构协同、资源高效、精准按需、稳定可靠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本文首先对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发展需求进行分析研判,讨论了全球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其次阐述了代表性的天地协同广域通信网络组网架构、全维可定义的网络节点;最后从网络智能切片、数据解析与转发、资源协调控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天地协同网络中面向业务特性的智能切片关键技术。研究建议:依托天地协同网络架构,以网络资源管理控制、网络智慧化、网络结构全维可定义等技术为支撑,突破业务所需的天地协同网络资源智能切片、全维可定义的数据报文灵活解析与转发、天地协同网络资源全局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国家层面加大对天地协同网络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天地协同网络资源全局动态优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利用软件定义网络结构提升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性能的方法研究与展望 Review
Mingjie FENG,Shiwen MAO,Tao JIA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6年 第17卷 第7期 页码 606-619 doi: 10.1631/FITEE.1500336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8卷 第3期 页码 474-480 doi: 10.15302/J-FASE-2021406
European cropping systems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by short rotations or even monocropping, leading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such as soil degradation,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air pollution includ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at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 loss. The use of diversification practices (i.e., intercropping, multiple cropping including cover cropping and rotation extension), may help enhance agrobiodiversity and deliver ecosystem services while developing new value chains. Despite its benefits, crop diversification is hindered by various technic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long value chains (input industries, farms, trading and processing industries, retailers, and consumers) and with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policy, research, education, regulation and advisory). Six EU-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have joined forces to boost crop diversification by creating the European Crop Diversification Cluster (CDC). This Cluster aggregates research, innovation, commercial and citizen-focused partnerships to identify and remove barriers across the agrifood system and thus enables the uptake of diversification measures by all European value-chain stakeholders. The CDC will produce a typology of barriers, develop tools to accompany actors in their transition, harmonize the use of 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indicators, prepar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pave the way for a long-term network on crop diversification.
关键词: crop rotation lock-in intercropping multiple cropping networking
雷振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2期 页码 53-55
国内首台ATM(异步转送方式)交换机BTC-9500的研制于1995年完成,并配合国内宽带试验网络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组网试验、设计改进和发展工作。目前,该设备已经由国内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上海贝尔公司生产销售,并且用于装备中国电信宽带骨干网的全部核心节点。根据组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同一个交换结构内同时实现ATM信元交换和IP数据报交换的方案,并在BTC-9500中予以实现,达到了大大节省设备、简化网络和提高网络速度的多重目的,将研究范围逐渐拓宽到更大的宽带通信领域,提出了对于新一代电信网络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通信 交换 异步转送方式(ATM)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YANG Shu-zi, WU Bo, LI Bin
《机械工程前沿(英文)》 2006年 第1卷 第1期 页码 1-5 doi: 10.1007/s11465-005-0002-y
This paper is a supplement to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Yang and Wu in Chin. J. Mech. Eng., 39: 73, 2003) but delves deeper into it. It first points out the strategic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state development. Then, a detailed analysis is given on the features and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a total of 12 points from three aspects: precision, extreme, and cultur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product itself; green, rapidness, saving, and efficiency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digit, auto, integration, 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in view of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In addition, it emphasizes that all the above aspects should be based on two base points: manufacture and machinery. Finally, it puts forth the guiding ideolo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aspects China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in development, while stress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ce, innovation and human orientation.
关键词: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networking orientation
崔立群,伍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21-127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6
为了管理信息中心物联网(IC-IoT)不断变化的网络状态信息,本文针对信息中心物联网提出一种节点状态监测方案,以更好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管理信息库结构用于记录各种网络节点状态信息,采用信息中心网络(ICN)的命名格式,以网络节点状态内容本身为中心。在此架构上采用跟踪路由方法,结合基于数据块重要性的自适应数据放置策略来获得所需的网络状态信息,提高网络节点状态信息检索效率,同时设计了安全防护机制来达到保证数据机密性与对管理用户进行访问控制的目的。搭建网络仿真测试环境评估了上述跟踪路由机制、自适应数据放置策略、访问控制安全防护带来的时延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获取效率,访问控制模型提供了数据机密性和其他安全性功能,仅附加了少量的计算成本。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物联网,节点监测,访问控制
一种安全、高性能的软件定义网络多控制器体系结构 Article
Huan-zhao WANG,Peng ZHANG,Lei XIONG,Xin LIU,Cheng-chen H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6年 第17卷 第7期 页码 634-646 doi: 10.1631/FITEE.1500321
互联微电网可编程自适应安全扫描 Article
姜自民, 唐泽帆, 张鹏, 秦彦源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8期 页码 1087-1100 doi: 10.1016/j.eng.2021.06.007
现代微电网的重要特征是其核心的分布式能源和控制系统普遍依赖网络通信和软件系统。信息与物理系统的集成使得微电网获得了极佳的分布可控性、可扩展性和可观性;然而,恶意网络攻击者由此亦可以利用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各种潜在的漏洞对微电网实施破坏。本文提出一种可编程自适应安全扫描(PASS)技术,用以保护电力电子化微电网系统免受各类电力机器人(power bot)的攻击。这一新技术尤其可以有效抵御三种危害性较大的攻击,即控制器操纵攻击、重放攻击和注入攻击。可编程自适应扫描融合软件定义网络与新的协同检测方法;这一新的安全措施可以使得微电网的互联具有超高的弹性和安全性、低成本与高度自动化等优点。协同检测结合了主动同步扫描和混沌检测两类新技术,可以有效识别电力机器人攻击的类型并对各类攻击快速定位,且不会中断或影响互联微电网的正常运行。可编程自适应安全扫描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大量实验中得到了确证。
关键词: 互联微电网 可编程自适应安全扫描 协同检测 软件定义网络
汪硕,王佳森,蔡磊,黄韬,卢华,刘韵洁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2期 页码 22-29 doi: 10.15302/J-SSCAE-2021.02.004
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作为兼具理论创新性与技术实用性的前沿领域,对推动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工业制造和高质量网络融合发展具有价值,也为抢占确定性网络技术制高点、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机遇。本文从制造企业、通信厂商两方面研判了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需求,详细梳理了国内外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一步凝练我国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完成了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阶段划分:试点示范阶段、规模化复制阶段、自发创新驱动阶段。研究表明,我国“确定性网络 + 工业制造”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成立产业联盟促进生态发展,加快形成公网专用的先发优势,重视行业发展路径选取,加大应用创新发展的资源保障,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注重“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育。
余晓晖,张恒升,彭炎,李栋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4期 页码 79-84 doi: 10.15302/J-SSCAE-2018.04.013
网络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功能体系之一,为工业全要素的全面互联提供基础设施。现有的“两层三级”工业网络难以满足工业互联网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需求,不断出现的新型网络技术推动网络架构演进。工厂内网络向着融合、开放、灵活的方向发展,工厂外网络的服务呈现普遍化、精细化、灵活化趋势。本文给出了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框架,并建议工业企业根据业务、实时性、传输方式等需求建设工厂内网络,根据不同业务发展的要求选择三种专线和一种上网连接方式构建工厂外网络。
用跨学科网络组织化研究框架解释食物-能源-水的纽带关系 Perspective
庄杰, Frank E. Löffler, Gary S. Sayler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95-100 doi: 10.1016/j.eng.2021.08.017
城市化、人口增长以及食物-能源-水(food-energy-water, FEW)的加速消耗给经济、环境和社会(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ESS)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世界正加速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管理生态系统过渡,因此了解FEW 系统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SDG)的潜在影响很有必要。由于FEW系统及相关网络具备复杂性和新兴行为,人们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研究对其做出全面理解或有效预测,这是现存的主要障碍。本文提出了一个组织化研究框架,推动自上而下、跨学科地量化FEW系统和ESS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方法包括改善跨部门、跨尺度的协调互动,扩展和多样化供应链网络,革新技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框架可以指导战略解决方案的制定,削弱地区或国家内部不同部门对FEW资源的竞争,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议程时最大限度减少FEW资源及其可用性分配不平等的现象。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ENABLING CROP DIVERSIFICATION TO SUPPORT TRANSITION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EUROPEAN AGRIFOOD SYSTEMS
期刊论文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YANG Shu-zi, WU Bo, LI Bin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