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83

年份

2024 2

2023 4

2022 6

2021 17

2020 18

2019 1

2018 17

2017 6

2016 2

2015 6

2010 1

2008 1

2006 1

2002 1

展开 ︾

关键词

互联网+ 9

工业互联网 9

互联网 6

互联网 + 5

智能制造 4

智慧环保 3

网络安全 3

《中国制造2025》 2

制造业 2

工业4.0 2

工业互联网平台 2

工业软件 2

新一代智能制造 2

深度学习 2

电力互联互通 2

3D生物打印 1

IPv6 1

IP核心网 1

TD-LAS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同质集成可见互联芯片 Article

Wei CAI, Bing-cheng ZHU, Xu-min GAO, Yong-chao YANG, Jia-lei YUAN, Gui-xia ZHU, Yong-jin WANG, Peter GRÜNBER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9期   页码 1288-1294 doi: 10.1631/FITEE.1601720

摘要: 本文采用晶圆级微纳加工技术,基于硅衬底氮化镓晶圆,提出并制备了同质集成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的可见互联芯片。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通过悬空的光波导连接,实现器件之间的光互联。同质集成可见互联芯片集成两个共基极的光致晶体管,实现芯片内可见的发射、传输和探测功能。该可见互联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光致类脑神经形态芯片、芯片内可见通信、智能显示、微纳成像及光传感等领域。

关键词: 同质集成;量子阱二极管;可见互联;发光探测共存现象    

基于游程长度控制约束的可见通信编码设计 Research Articles

李宗艳,余鸿路,单宝玲,邹德旋,李世银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9期   页码 1397-1411 doi: 10.1631/FITEE.1900526

摘要: 可见通信系统中,游程长度受限码可用于促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提供无闪烁照明。本文提出新颖的高码率游程长度受限码,以改善传输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以及减少光信号闪烁。最后,基于开关键控调制的可见通信系统对所提游程长度受限码作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游程长度受限码相比,在闪烁控制约束下,所提游程长度受限码的误码性能更优。

关键词: 可见通信;游程长度受限码;有限状态机;最小汉明距离    

可见波段的深度衍射神经网络 Article

陈航, 冯佳楠, 江闽伟, 王逸群, 林杰, 谭久彬, 金鹏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10期   页码 1485-1493 doi: 10.1016/j.eng.2020.07.032

摘要: 鉴于太赫兹波段下存在的粒子间耦合限制和材料损耗,本文将D2NN的应用波段延展至可见波段,并提出了包括修订公式在内的一般理论,解决了工作波长、人工神经元特征尺寸和加工制备之间的矛盾。在632.8 nm的工作波长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见D2NN分类器,可用于原始目标(手写数字0~9)和已更改目标(被遮盖和涂改目标)的目标识别。

关键词: 光计算     光学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光学机器学习     深度衍射神经网络    

从中国首台紫外-可见高光谱卫星仪器反演得到的高空间分辨率臭氧廓线 Article

Fei Zhao, Cheng Liu, Qihou Hu, Congzi Xia, Chengxin Zhang, Wenjing Su

《工程(英文)》 2024年 第32卷 第1期   页码 107-116 doi: 10.1016/j.eng.2023.02.020

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ozone is crucial when assessing both it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nsport, as well as when analyz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tmospher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obtai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zone profiles is through satellite observations. The Environmental Trac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 (EMI) deployed on the Gaofen-5 satellite is the first Chinese ultraviolet-visible hyperspectral spectrometer. However, retrieving ozone profiles using backscattered radiance values measured by the EMI is challenging due to unavailable measurement errors and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algorithm developed for the 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 did not allow us to retrieve 87% of the EMI pixels. Therefore, we developed an algorithm specific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I. The fitting residuals are smaller than 0.3% in most regions. The retrieved ozone profil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zonesonde data, with maximum mean biases of 20% at five latitude bands. By applying EMI averaging kernels to the ozonesonde profiles, the integrated stratospheric column ozone and tropospheric column ozone also show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ozonesonde data. The lower layers (0–7.5 km) of the EMI ozone profiles reflec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surface ozone deriv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CNEMC). However, the upper layers (9.7–16.7 km) of the ozone profiles show different trends, with the ozone peak occurring at an altitude of 9.7–16.7 km in March. A stratospheric intrusion event in central China from August 11 to 15, 2019, is captured using the EMI ozone profiles, potential vorticity data, and relative humidity data. The increase in the CNEMC ozone concentration showed that downward transport enhanced surface ozone pollution.

关键词: Ozone profiles     EMI     Soft calibration     Floor noise correction     Stratospheric ozone intrusion    

通过DOM的光谱特性对长江源头典型高原深水湖泊进行评价

田林锋,胡继伟,李存雄,黄先飞,谢伟芳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6期   页码 80-84

摘要: 目前,紫外―可见谱和分子荧光光谱在天然溶解有机质是表征天然溶解有机质的重要有效的手段,也是研究天然溶解有机质的主要手段。红枫湖为贵阳市5 个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对贵阳市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紫外―可见谱和分子荧光光谱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自红枫湖中10个点的水样中天然溶解有机质的光谱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紫外―可见吸光值参数 E3/E4的变化范围是1.70~8.77。除后五火电厂外,水下10 m比水下5 m的 E3/E4 值要高。

关键词: 天然溶解有机质     紫外―可见    分子荧光光谱     相关性    

可见引发的3D 生物打印技术及其生物墨水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Review

郑子卓, David Eglin, Mauro Alini, Geoff R. Richards, 秦岭, 赖毓霄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7期   页码 966-978 doi: 10.1016/j.eng.2020.05.021

摘要: 可见固化材料中,光交联水凝胶因聚合速度快、时间和结构可控的特点而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潜能。众所周知,光聚合反应通常由紫外线或可见引发。而可见在生物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将可见交联技术应用在3D生物打印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目前可应用的由可见引发的3D生物打印技术,并对可见交联生物墨水的交联机理、可见引发剂类型和生物医学应用进行了介绍。本文最后对可见引发的3D生物打印设备及水凝胶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医用增材制造     生物墨水     组织工程     3D生物打印    

未来无线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e

Zhi-guo DING, Mai XU, Yan CHEN, Mu-gen PENG, H. Vincent POOR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3期   页码 322-339 doi: 10.1631/FITEE.1800051

摘要: 阐述了NOMA对蜂窝网络之外通信系统的影响,例如数字电视、卫星通信、车联网及可见通信。最后,讨论并总结了NOMA的主要研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多天线技术;毫米波;混合多址;无线缓存;协作非正交多址;可见通信    

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

沈荣骏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0期   页码 19-30

摘要:

地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航天任务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产生了将互联网扩展到空间、建立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强烈需求,并提供了实现的技术可能性。探讨了我国航天任务中存在的不同卫星天地协议不统一、航天任务数据不能共享、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分析了对未来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建设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航天互联网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 一体化航天互联    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     发展步骤    

互联网+”经济模型与评估体系研究

何伟,孙克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2期   页码 9-14 doi: 10.15302/J-SSCAE-2018.02.002

摘要: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全球各国积极制定“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推动战略创新。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列举和分类“互联网+”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估体系,用来量化“互联网+”各领域在资源投入能力、融合应用水平并以“互联网+”智能制造初步评估结果作为“互联网+”评估体系的应用案例,量化和预测“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     经济模型     评估体系    

千兆赫片上互联单壁纳米碳管电分析 Article

Zamshed Iqbal CHOWDHURY,Md. Istiaque RAHAMAN,M. Shamim KAISER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2期   页码 262-271 doi: 10.1631/FITEE.1500349

摘要: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构型的单壁纳米碳管,对高质量互联中四项重要的四项电参数——阻抗,传播常量,电流密度以及信号延时进行了推导。每个参数均表现出了对其设计互联频率范围和构型的强相关性。与现有理论和实验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解决下一代高速集成电路互联问题上有其新颖性。

关键词: 互联;碳纳米管;电流密度;传播常量;特性阻抗;片上系统    

面向“互联网 +”的 OT 与 IT 融合发展研究

洪学海,蔡迪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4期   页码 18-23 doi: 10.15302/J-SSCAE-2020.04.015

摘要: 与IT融合发展的需求分析,从建立工业物联网、发展跨平台分析框架、开发开放性平台、推行基于云端部署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方面梳理了OT与IT融合的现状;提出了建立OT与IT融合的全套计算栈、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研究建议,强化OT与IT融合的技术标准化应用,建立包括评估关键资产风险、关注底层数据、加强检测系统开发、分离通信功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OT与IT融合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此为我国“互联

关键词: 互联网 +     运营技术     信息技术     技术融合    

互联网 +”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杨磊,于浩,吴东亚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4期   页码 124-130 doi: 10.15302/J-SSCAE-2020.04.018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 +”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互联网 +”标准难以匹配“互联网 +”技术、产业和应用的发展需求,标准体系亟待构建。本文旨在开展“互联网 +”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梳理了与“互联网 +”相关的通用关键技术标准、融合标准、细分行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情况,凝练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互联网 +”标准制定、应用与推广机制建议。扎实的试点示范、科学的人才培养、稳妥的长效机制,是我国“互联网 +”标准化工作的切实保障。

关键词: 互联网 +     标准体系     标准化     行业应用    

“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浅析

刘哲,高艺,王玉生,李隽,黄维和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4期   页码 76-81 doi: 10.15302/J-SSCAE-2019.04.007

摘要: 为更好地认识开展沿线国家能源电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本文从环境和成本两个方面阐述了沿线国家清洁能源开发的资源优势,诠释了各国间电力互联互通的潜力。通过思维创新、模式变革、技术革新以及利益共享四个维度,分析了技术革命对“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沿线国家能源电力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优势明显,为电力互联互通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国际能源电力合作中,应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以新能源、电网、信息等关键技术的变革支撑“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互联    清洁能源     电力互联互通     能源转型    

新3G系统——移动无线互联

侯自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7期   页码 86-92

摘要:

提出一种新3G宽带移动互联网系统。该系统是在3G框架之内,使用3G的工作频率,采用现有的技术使之具有IMT-2000以后系统特征的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系统。竞争的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已经有的固定宽带互联网资源建设发展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并且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在该系统上提供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关键词: 第3代移动电话     移动互联    宽带移动无线互联    无线局     TD-LAS     移动IP     IPv6     IP核心网    

我国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李峰,禹航,丁睿,王宁远,王雨琦,周志成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137-144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16

摘要:

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的重点方向。我国尚处于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构建的筹备阶段,起步较晚,面临空间资源地位落后、自主标准受制、技术发展基础薄弱、传统应用领域受限、网络安全不可控等诸多风险因素,距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存在明显差距。针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开展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分析了空间互联网建设的宏观需求,研判了国内外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技术路线。研究认为,在推进我国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国家顶层统筹规划,加速抢占空间频率资源,加快卫星互联网标准制定,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促进融合创新应用并构建安全防护体系,以此全面提升我国空间信息网络服务能力

关键词: 空间互联网星座     频率轨道资源     卫星互联网标准     网络安全     应用场景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同质集成可见互联芯片

Wei CAI, Bing-cheng ZHU, Xu-min GAO, Yong-chao YANG, Jia-lei YUAN, Gui-xia ZHU, Yong-jin WANG, Peter GRÜNBERG

期刊论文

基于游程长度控制约束的可见通信编码设计

李宗艳,余鸿路,单宝玲,邹德旋,李世银

期刊论文

可见波段的深度衍射神经网络

陈航, 冯佳楠, 江闽伟, 王逸群, 林杰, 谭久彬, 金鹏

期刊论文

从中国首台紫外-可见高光谱卫星仪器反演得到的高空间分辨率臭氧廓线

Fei Zhao, Cheng Liu, Qihou Hu, Congzi Xia, Chengxin Zhang, Wenjing Su

期刊论文

通过DOM的光谱特性对长江源头典型高原深水湖泊进行评价

田林锋,胡继伟,李存雄,黄先飞,谢伟芳

期刊论文

可见引发的3D 生物打印技术及其生物墨水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郑子卓, David Eglin, Mauro Alini, Geoff R. Richards, 秦岭, 赖毓霄

期刊论文

未来无线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Zhi-guo DING, Mai XU, Yan CHEN, Mu-gen PENG, H. Vincent POOR

期刊论文

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

沈荣骏

期刊论文

互联网+”经济模型与评估体系研究

何伟,孙克

期刊论文

千兆赫片上互联单壁纳米碳管电分析

Zamshed Iqbal CHOWDHURY,Md. Istiaque RAHAMAN,M. Shamim KAISER

期刊论文

面向“互联网 +”的 OT 与 IT 融合发展研究

洪学海,蔡迪

期刊论文

互联网 +”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杨磊,于浩,吴东亚

期刊论文

“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浅析

刘哲,高艺,王玉生,李隽,黄维和

期刊论文

新3G系统——移动无线互联

侯自强

期刊论文

我国空间互联网星座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李峰,禹航,丁睿,王宁远,王雨琦,周志成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