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33

年份

2023 1

2018 1

2012 8

2010 4

2009 8

2008 1

2006 1

2005 1

2003 2

2002 2

2001 1

2000 3

展开 ︾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2

地震预报 2

地震预测 2

汶川地震 2

空间天气 2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2

综合超前预报 2

BP神经网络 1

GIC 1

TBM 隧洞 1

三维激发极化法 1

上游关键敏感区 1

不确定性评估 1

不良地质体 1

业务工程体系 1

业务现状 1

中国沙尘暴 1

中国近30 多年的地震预报统计 1

中西文化互补 1

中长期水文智能预报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的应用与展望

陈德辉,薛纪善,沈学顺,孙健,万齐林,金之雁,李兴良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46-54

摘要: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与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全可压/非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全球模式/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     动力框架     资料同化     物理过程参数化    

智能预报模式与水文中长期智能预报方法

陈守煜,郭瑜,王大刚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7期   页码 30-35

摘要:

建立了以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有机结合的智能预报模式与方法。在应用该方法进行中长期水文智能预报时,首先选取训练样本的数量,根据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相关关系得到相对隶属度矩阵;再将其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值以训练连接权重;最后将得到的连接权重值用于预报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智能预报模式与方法的运行速度、精度及稳定性都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 模糊优选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智能预报模式     中长期水文智能预报    

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

王赤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41-45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空间物理学与空间应用的密切结合产生了专门研究和预报空间环境中灾害性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轻或防止空间灾害并为人类活动服务的空间天气学。文章简要总结了国外及国内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的历程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未来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发展规划和探测路线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空间物理     空间天气     空间物理探测     发展规划    

灾害空间天气对我国电网安全的影响及风险

刘连光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9期   页码 29-33

摘要: 太阳周几次磁暴期间广东岭澳500 kV电网的地磁感应电流(GIC)实测数据,2010年西北陕、甘、青、宁750 kV电网GIC的计算结果,以及500~1 000 kV电网结构特点和1859年超级磁暴强度的分析,阐述了极端空间天气对我国未来特高压、大规模电网安全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应对极端空间天气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 空间天气     磁暴     GIC     特高压     电网安全    

实时灌溉预报

茆智,李远华,李会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5期   页码 24-33

摘要:

实时灌溉预报是制定动态灌溉用水计划的基础,对灌区节水,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其重点与难点内容是作物需水量实时预报。国内外已有的作物需水量预报方法与模型,是建立在历史典型水文年资料基础之上的,无法用于实时预报。文章分析了作物需水量与气象条件和非气象条件(主要是植物条件以及土壤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天气类型、作物绿叶覆盖率和土壤有效含水率3项因素进行作物需水量实时预报的方法与模型,介绍了具体的预报步骤与计算框图,改进了常规的预报方法,主要是用预报天气类型(晴、昙、阴、雨)代替修正彭曼法中所需的气温、空气湿度、日照时数与风速4项气象因素,用绿叶覆盖率代替叶面积指数,并提出了新的计算土壤水分修正系数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灌溉     实时预报     作物需水量     灌溉制度    

强震成功预报的曙光

李玶,杨美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9-27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30多次成功预报了中、强地震的发生;近20年来国外有些地震学家对几次强震预测失败感到失望,逐渐将地震研究的主攻方向转变为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鉴定、加强建筑物抗震措施和建立现代数字台网,以便迅速准确确定强震的发生地点,可以即刻到现场救援;国内地震界部分地震学家受他们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也放弃了对强震预报的努力。所幸的是部分专业和业余地震学家仍在强震预报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强震预报     强震发生断层    

基于风廓线雷达技术的沙尘天气监测研究

魏文寿,王敏仲,何清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51-56

摘要: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2010年4月11日沙尘天气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启动爆发的水平风场、垂直速度和雷达等效回波强度特征研究表明:风廓线雷达是进行沙尘探测和监测的一种有效的高空大气遥感系统,它不仅可以捕捉到沙尘天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而且能监测到沙尘在空中被输送的高度、厚度范围以及沙尘运动的垂直强度特征;塔克拉玛干沙漠扬沙和沙尘暴雷达等效回波强度约为-3~10 dBZ,浮尘等效回波强度约为-15~-3 dBZ;水平风垂直切变以及低空东风的维持是此次沙尘天气发生的动力成因。扬沙、沙尘暴发生时,大气垂直速度表现为上升运动,在较大水平风速及干燥下垫面的配合下,导致地面沙粒被输送到高空,形成了沙尘天气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沙尘天气     等效回波强度     监测    

青藏高原“敏感区”对我国灾害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监测

徐祥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0期   页码 96-107

摘要:

根据中国区域大范围洪涝、暴雨、暴雪天气预报上游关键区,以及气候变化敏感区多圈层信息平台等重大需求。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灾害性天气上游关键区与气候信号敏感区的观点出发,提出高原及周边观测工程建网新思路与应用新技术方案,设计、构建了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长期监测系统,实现科学试验-工程建设-工程应用开发途径,发展高原及周边敏感区灾害天气上游早期预警系统监测平台,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与区域气候变化提供多功能业务服务应用平台;采用高原东缘南-北轴向观测数据信息(GPS监测站与AWS站)应用于改进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s)模式三维变分方案,实现了模式优化站网信息的同化技术,可提升中国区域暴雨、南方雪灾模式预报能力。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上游关键敏感区     灾害天气     早期预警    

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建设与技术应用

许小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6期   页码 7-14

摘要: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这一技术。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已将这项工程列入国债资金支持项目。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技术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提出在发展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未来雷达技术在天气监测中的若干发展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技术分析     系统建设与应用     未来发展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4-15

摘要:

根据我国多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就地震发生的机理、预报研究的基本途径以及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和失报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测震学应用的局限性及地应力转移和追踪;提出了今后地震预报工作的9点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预报     地应力     李四光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88-93

摘要:

文章介绍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所包含的子系统及其相 关技术以及21世纪气象预报业务建设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展望。

关键词: 气象预报     业务工程体系     发展    

气象水文集合预报的多源不确定性影响评估研究 Article

舒章康, 张建云, 汪琳, 金君良, 崔宁博, 王国庆, 孙周亮, 刘艳丽, 鲍振鑫, 刘翠善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5期   页码 213-229 doi: 10.1016/j.eng.2022.06.007

摘要:

评估复杂水文预报的来源不确定性对于深刻理解和改进水文预报精度至关重要,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多源不确定性对气象水文预报复杂过程的影响。采用TIGGE中心的八种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四种完全不同结构的水文模型和1000组参数分别考虑来自输入、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洪峰流量预报的精度与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紧密相关,水文模型结构和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则是枯水期流量预报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当同时考虑三种不确定性来源时,径流过程预报精度更高。通过考虑复杂预报过程的主要不确定性源,基于BMA集合预报的预测精度更高,并可降低其他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的多源不确定性评估框架可以较好地提升对气象水文预报过程的理解,在提高复杂水文预报精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气象水文预报     不确定性评估     贝叶斯模型平均     集合预报     多模型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郑国光,郭学良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20-27

摘要:

对人工影响天气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天气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自1946年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开创以来,基于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减轻由恶劣天气引起的自然灾害的强烈需求,促进了人工影响天气学科的快速发展。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天气过程认识的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笔者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科学技术现状、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国内外科技现状     发展趋势    

我国台风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建议

端义宏,陈联寿,许映龙,钱传海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4-9

摘要: 在我国,以登陆台风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的趋势,登陆台风的平均强度明显增强、强台风数量明显增多,台风登陆时间更加集中、登陆季节明显缩短。分析了我国台风灾害的特征及台风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加强我国台风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台风监测     预报预警     业务现状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任少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8期   页码 99-106

摘要: 文章介绍了该隧道利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避免了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施工,并结合实践,总结了高风险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关键词: 风险隧道     溶洞     暗河     综合超前预报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的应用与展望

陈德辉,薛纪善,沈学顺,孙健,万齐林,金之雁,李兴良

期刊论文

智能预报模式与水文中长期智能预报方法

陈守煜,郭瑜,王大刚

期刊论文

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

王赤

期刊论文

灾害空间天气对我国电网安全的影响及风险

刘连光

期刊论文

实时灌溉预报

茆智,李远华,李会昌

期刊论文

强震成功预报的曙光

李玶,杨美娥

期刊论文

基于风廓线雷达技术的沙尘天气监测研究

魏文寿,王敏仲,何清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敏感区”对我国灾害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监测

徐祥德

期刊论文

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建设与技术应用

许小峰

期刊论文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期刊论文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期刊论文

气象水文集合预报的多源不确定性影响评估研究

舒章康, 张建云, 汪琳, 金君良, 崔宁博, 王国庆, 孙周亮, 刘艳丽, 鲍振鑫, 刘翠善

期刊论文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郑国光,郭学良

期刊论文

我国台风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建议

端义宏,陈联寿,许映龙,钱传海

期刊论文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任少强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