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215

会议视频 185

会议信息 73

会议专题 3

年份

2024 4

2023 96

2022 142

2021 168

2020 132

2019 86

2018 79

2017 76

2016 37

2015 39

2014 32

2013 45

2012 43

2011 52

2010 68

2009 60

2008 39

2007 25

2006 16

2005 32

展开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41

颠覆性技术 33

2020 22

智能制造 22

关键技术 21

技术创新 21

仿真技术 18

农业科学 17

技术 15

技术预见 11

能源 11

三峡工程 10

发展 10

碳中和 10

人工智能 9

发展趋势 9

学术会议 8

技术路线 8

施工技术 8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及应用

周志鑫,吴志刚,季艳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28-32

摘要:

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国外发展情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接着结合国内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对地观测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了启示和建议。对地观测系统可以满足面向各种应用的对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层面的全方位、立体观测信息需求,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推动技术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对地观测     国家安全     空间信息    

中国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姜景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页码 19-24

摘要:

空间对地观测及应用是发展航天技术的核心使命之一。至今为止,国际上已发射了几千颗航天器。其中,对地观测卫星占有重要分量,是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环境、能源等领域的需求直接带来效益的、不可替代的航天技术领域。几十年的发展表明,国际上把对地观测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技术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四个发展阶段,已成为谱段齐全、数据获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处理方法的初具规模的技术科学体系,几十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多项相关对地观测的重大事项和研究项目。我国对地观测将以需求牵引、技术驱动,面向国际前沿,力争在对地观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关键词: 中国航天     卫星     对地观测技术     遥感     信息处理    

促进国家对地观测体系顺利发展的思考

郭建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0期   页码 47-53

摘要:

介绍了我国对地观测体系已经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改进遥感数据质量是基础,扩大数据共享是关键, 开展典型应用为国民经济服务是目的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卫星应用     遥感     对地观测体系     数据共享    

立足数据共享促进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顺利建设

郭建宁,陆书宁,赵祥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70-75

摘要:

文章分析了国外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中心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案: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并提供深层次服务为了促进陆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必须建立国家陆地观测数据中心,建立的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处理、归档、分发与服务。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必将改善对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满足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对地观测     数据共享     数据中心    

新一代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赵文波,李帅,李博,卫征,侯宇葵,申志强,闫伟,于龙江,龚燃,陈虎,戚发轫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6期   页码 128-138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20

摘要:

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建立了陆地、海洋、大气三大系列遥感卫星系统,但也存在重卫星工程、轻数据应用、数据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照未来对地观测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效能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在研判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国际发展态势、总结我国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需求,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据此提出了以“体系效能”为特征的新一代对地观测体系发展目标

关键词: 对地观测     体系效能型     遥感卫星     应用工程     天地一体化     “高分天目计划”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9-25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03

摘要:

建立水下立体观测网来获得科学、实时、全面的数据,是未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发展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必要性,对比了国内外相关装备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研判作为海洋水下观测关键环节的传感器技术进展点。研究认为,我国海洋观测平台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海洋关键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方面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海洋观测的大数据与实际需求之间有所脱节,海洋传感器缺乏改进平台支撑。研究提出了支持海洋关键传感器研究成果高效转化、统筹管理国家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建立海上仪器装备国家公共试验平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中长期发展提供方向参照。

关键词: 海洋观测     海底观测    水下移动观测平台     水下传感器    

中国微波遥感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

姜景山,吴一戎,刘和光,董晓龙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10-15

摘要:

在回顾和总结国际微波遥感发展40余年和中国微波遥感发展30余年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对微波遥感发展的广泛要求文章提出适应这些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微波遥感发展水平的若干战略设想和一些值得重视研究的前沿技术领域,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发展微波遥感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微波遥感     对地观测     空间探测     信息处理    

深碳观测计划——对地球内部碳的十年探索

Craig M. Schiffries, Andrea Johnson Mangum, Jennifer L. Mays, Michelle Hoon-Starr, Robert M. Hazen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3期   页码 372-378 doi: 10.1016/j.eng.2019.03.004

京津城际铁路桥梁沉降观测与评估技术

丁愿文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期   页码 43-47

摘要:

以京津城际铁路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方法,并提出了沉降评估的数学模型和判定条件。

关键词: 京津城际铁路     桥梁     沉降观测     评估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

李明领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期   页码 48-59

摘要: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提出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及评估条件与标准,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以保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的质量

关键词: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     沉降变形观测     分析评估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    

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布局理论与实践

李跃清,徐祥德,赵兴炳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35-45

摘要: 基于西南涡理论研究与科学试验现状,阐述了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基础对西南涡基本信息、理论研究和业务预报的重要意义。从站点分布、设备技术观测要素等方面,提出了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观测布局的设计思想与技术原则。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了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布局工程,并于2010年、2011年开展了两次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检验了观测布局设计思想的正确性,推动了西南涡研究与业务的进展。最后,从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的需求、现状和效果,进一步指出了加强其观测布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对我国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南涡     科学试验     观测基础     布局技术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76-83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0

摘要: 本文从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积极保护海洋、有效管控海洋四方面对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需求进行了剖析,系统梳理了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气界面观测装备、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等海洋科学观测平台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未来海洋科学装备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在海洋遥感卫星、海洋科考船、海洋深潜器、海底观测网络等海洋科学装备领域取得的进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了通用技术、核心装备、集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研究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发展建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新型海洋科学装备研发和成果转换、海洋科学装备共享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国际合作机制和标准体系建立,以期为海洋科学装备更好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方向参考

关键词: 海洋科学装备     深海观测平台     海气界面观测     水下移动式观测     海底观测网络     装备研发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72-84

摘要: 在此过程中初步建成了包括常规气象业务、准业务和短期考察在内的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体系;该技术系统所获科学数据已在我国极地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大气科学     观测工程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54-62

摘要:

观测性分析是单观测器无源定位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当目标状态 (位置、速度等)是完全可观测的,定位和跟踪问题才能有可靠的、唯一的解。从几何方法、代数方程方法、线性系统方法3方面来阐述单站测角无源定位的状态可观性问题,讨论测频单站无源定位问题的可观测性和定量的可观测性,并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 无源定位     TMA     观测   

我国极地装备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于立伟,王俊荣,王树青,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84-93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1

摘要: 针对此三 类装备,本文梳理了国外极地装备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极地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与问题,研判了极地装备 的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总结了我国极地装备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极地科学装备不足且冰下观测能力有限、极地 船舶能力建设缺乏以及极地资源开发装备研发设计能力欠缺等问题,从建设北极环境观测与通信导航装备、攻克极地航行船 舶关键技术、发展极地资源勘探关键装备 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面向 2035 年的极地装备重点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以期为 21 世纪下半叶极地夏季商业航线的大规模开发提供装备和技术研究支持。

关键词: 极地装备     极地科学观测与通信导航     极地船舶     极地油气资源开发     关键技术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及应用

周志鑫,吴志刚,季艳

期刊论文

中国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姜景山

期刊论文

促进国家对地观测体系顺利发展的思考

郭建宁

期刊论文

立足数据共享促进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顺利建设

郭建宁,陆书宁,赵祥

期刊论文

新一代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赵文波,李帅,李博,卫征,侯宇葵,申志强,闫伟,于龙江,龚燃,陈虎,戚发轫

期刊论文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期刊论文

中国微波遥感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

姜景山,吴一戎,刘和光,董晓龙

期刊论文

深碳观测计划——对地球内部碳的十年探索

Craig M. Schiffries, Andrea Johnson Mangum, Jennifer L. Mays, Michelle Hoon-Starr, Robert M. Hazen

期刊论文

京津城际铁路桥梁沉降观测与评估技术

丁愿文

期刊论文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

李明领

期刊论文

西南涡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布局理论与实践

李跃清,徐祥德,赵兴炳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期刊论文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期刊论文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期刊论文

我国极地装备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于立伟,王俊荣,王树青,李华军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