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675

会议视频 50

会议信息 11

年份

2024 1

2023 68

2022 90

2021 86

2020 51

2019 37

2018 31

2017 38

2016 16

2015 32

2014 14

2013 12

2012 18

2011 26

2010 27

2009 22

2008 13

2007 11

2006 16

2005 27

展开 ︾

关键词

发展趋势 27

生态文明 10

可持续发展 9

智能制造 7

生物质 7

区块链 5

生物工程 5

协同发展 4

地质灾害 4

生态文明建设 4

秦巴山脉区域 4

产业链 3

人工智能 3

农业科学 3

协同设计 3

天然气 3

生物材料 3

生物科技 3

能源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特大城市暴雨灾害推演与应对方法研究

靳文波,杨继星 ,刘韶菲 ,张云雷 ,肖甜甜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20-29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暴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进行断减灾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梳理暴雨灾害体系,研究当前内涝灾害趋势推演模型以及各类推演模拟成果在灾害阻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模拟推演与综合响应相结合的断思路,明确各类应急主体在特大城市巨灾应对过程中的响应策略。同时,提出以“预案”“监测”“推演”“协同”“救援”为基础的特大城市暴雨灾害总体应对思路,针对突发灾害场景下的多部门预案协同、多维度信息汇聚、多层级精准预警、多队伍联动调度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完备综合预案体系、构建监测预警网络、提升模拟推演应用、强化联合响应能力、夯实精准救援能力五方面应对方法

关键词: 暴雨灾害趋势推演协同响应防灾减灾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

翟盘茂,刘静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55-63

摘要: 在此基础上,总结上述几类极端事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指出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强降水事件更趋频繁,我国东部地区高温热浪天气更为明显;东北华北地区干旱趋势增加,尤其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最为明显;近10年来西南地区干旱频繁发生。为减轻日益增加的重大气象灾害的损失,我国有必要加强高影响极端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同时还必须根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规律加强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范和应对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和城市渍涝,以及与降水持续不足有关的重大干旱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高影响     气象灾害     工程    

安全韧性城市防灾减灾发展策略研究

房玉东,王文,张志,边路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1-9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09

摘要: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聚焦城市防灾减灾问题,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城市防灾减灾与安全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我国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当前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在城市防灾减灾与安全发展的理念下,提出制度韧性、社会韧性、工程韧性、技术韧性四个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要点。并对安全韧性城市防灾减灾发展给出建议:健全灾害防治法律标准,建立高效应急协同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构建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提升社会灾害风险意识,筑牢社会防线;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设防水平;强化防灾减灾科技和专业人才力量建设,提升风险治理水平。

关键词: 安全韧性城市;风险防控;公共安全;防灾减灾    

减灾防灾与“给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3期   页码 92-96

摘要:

根据欧阳首承提出的“搅动能守恒定律”揭示的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必须给能量留有空间的理论,论述了能量空间与自然灾害和灾变动力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给出了能量空间在灾后重建工程、防洪减灾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等的应用和对策。并强调自然灾害、人为建筑工程“必须给能量留有空间”,才能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

关键词: 搅动能守恒     能量空间     防灾减灾     灾后重建    

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整体框架与发展路径研究

王威,朱峻佚,费智涛,马东辉,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209-218 doi: 10.15302/J-SSCAE-2023.03.017

摘要:

当前,各类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国土空间安全特别是灾害风险防控与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有必要将韧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提高国土空间的防灾减灾能力,满足国家对国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国土空间;韧性规划;整体框架;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灾害治理    

论我国城市持续发展的地学环境

陈俊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2期   页码 6-8

摘要:

城市地学环境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地壳和地表运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方面及其相应的灾害潜在性的研究、防护,其中也包括了人类活动对地学环境的影响,其范围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在人类活动中文章强调了在城市,特别是在特大城市的持续发展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城市对抗地学灾害的脆弱性,同时阐述了对城市地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     地学环境     减灾防灾    

矿山安全减灾系统科学——矿山灾害

周利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7期   页码 90-94

摘要:

矿山灾害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并需不断扩充的矿山安全减灾科学。它与以往单一矿山灾害防治理论研究相比,具有综合性、预测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它的安全减灾原理包含了安全哲学、安全经济学等八大原理;它的研究模型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因此,矿山灾害学的研究,应以科学的系统论思想为指导,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既要从微观上研究矿山灾害中单一灾种事故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又要在宏观上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的方位切入,对矿山灾害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矿山灾害     矿山安全     矿山灾害   

中国西部开发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兼论西部生态安全建设山川秀美评价指标体系

金磊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3期   页码 16-20

摘要: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调科技减灾,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文章指出,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靠科学评估、靠灾害风险分析、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以确保西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关系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实施。

关键词: 中国西部开发     山川秀美     综合减灾     管理体系    

基于本体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暴雨灾害主题爬虫策略 Research Article

刘景发1,2,李帆3,丁若尧1,2,刘子昂4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8期   页码 1189-1204 doi: 10.1631/FITEE.2100360

摘要: 策略实现主题爬虫,提出两种新的基于本体和SA主题爬虫策略(FCOSA),包括基于全局本体的FCOSA策略(FCOSA_G)和基于局部本体和全局本体的FCOSA策略(FCOSA_LG),以从网络中获取与暴雨灾害主题相关的网页

关键词: 主题爬虫;本体;优先度评估;模拟退火;暴雨灾害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38-44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3

摘要: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适灾;恢复韧性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工程

王云鹏,鲁光泉,于海洋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2期   页码 106-110 doi: 10.15302/J-SSCAE-2018.02.016

摘要: 载运工具智能化和车路/车车互联推动了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将使交通系统逐渐从车路协调走向车路协同,并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能与安全。在车路协同环境下,传统交通系统中人为因素弱化,人车路耦合性增强,系统可控可测,随机性减弱,系统的感知、决策及控制主体逐渐从驾驶人转向机器,这给传统交通工程的基础理论方法带来了诸多变化与挑战。本文主要从人车路耦合的角度重点探讨车路协同系统对交通工程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路协同     发展趋势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结构预测与应急对策

欧阳首承,谢娜,郝丽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9期   页码 9-13

摘要:

以V-3θ图的非规则信息结构分别分析了北京2004年7月10日和上海7月12日出现的突发性强对流降水、风暴和川东北的区域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结构特征,并简单地讨论了突发灾害天气的预测原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降水天气或区域性大暴雨在V-3θ图的结构上事先有明显的征兆而可预测;并作为有效的防灾减灾和相应城市建设应考虑的排水、储水和防风等的特殊性应急措施。

关键词: 溃变     结构分析     突发性强对流     防灾措施    

空间技术在灾害与环境中的应用

李京,蒋卫国,王圆圆,常燕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33-40

摘要: text-align: justify;">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可以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技术对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下煤火、雪灾、赤潮、台风、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为了能够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快速、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和综合减灾能力,中国将分阶段发射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通过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天地一体化的灾害及环境监测、应急、决策支

关键词: 空间技术     减灾     环境监测     小卫星星座    

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杨天阳,田长青,刘树森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37-44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05

摘要:

储运技术装备是维持生鲜农产品品质并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业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冷储运技术装备需求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冷储运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相比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基于德尔菲法与实地调研,研判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存在的产地专业化预冷设施匮乏、冷藏运输装备匮乏、速冻技术装备落后、关键技术研发滞后、冷冻冷藏设施建设不规范、冷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发展规划“三步走”技术路线,以期我国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到 2025 年能够初步实现高效化与标准化,到 2035 年能够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到 2050 年能够实现智慧化与无人化。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冷装备,德尔菲法    

青藏高原腹地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胡东,张华京,徐冰, 温景春, 田新红,张国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1期   页码 81-88

摘要:

根据古季风变化与生物生产总量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区域地质演变和地球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对引起高原内部古气候环境变化发展过程的启动激发因素和相互耦合机制及其驱动传递效应进行探索研究,这个方向目前仍然属于高原地质环境演变及全球变化的前沿领域。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     地质构造事件响应     地球场效动力传递     青藏高原腹地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特大城市暴雨灾害推演与应对方法研究

靳文波,杨继星 ,刘韶菲 ,张云雷 ,肖甜甜

期刊论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

翟盘茂,刘静

期刊论文

安全韧性城市防灾减灾发展策略研究

房玉东,王文,张志,边路

期刊论文

减灾防灾与“给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期刊论文

国土空间韧性规划建设整体框架与发展路径研究

王威,朱峻佚,费智涛,马东辉,杜修力

期刊论文

论我国城市持续发展的地学环境

陈俊勇

期刊论文

矿山安全减灾系统科学——矿山灾害

周利华

期刊论文

中国西部开发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兼论西部生态安全建设山川秀美评价指标体系

金磊

期刊论文

基于本体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暴雨灾害主题爬虫策略

刘景发1,2,李帆3,丁若尧1,2,刘子昂4

期刊论文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期刊论文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工程

王云鹏,鲁光泉,于海洋

期刊论文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结构预测与应急对策

欧阳首承,谢娜,郝丽萍

期刊论文

空间技术在灾害与环境中的应用

李京,蒋卫国,王圆圆,常燕

期刊论文

生鲜农产品冷储运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杨天阳,田长青,刘树森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腹地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胡东,张华京,徐冰, 温景春, 田新红,张国伟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