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7

年份

2024 1

2023 1

2022 1

2021 1

2019 1

2017 1

2016 1

2015 1

2014 1

2012 1

2011 1

2010 1

2003 2

2002 1

2001 1

2000 1

展开 ︾

关键词

中国石油 1

互感器 1

仪器仪表 1

仪器创新 1

仪器生产 1

仪表板材料 1

仪表盘 1

保险杠材料 1

光泽 1

光老化性能 1

光谱 1

分析仪器 1

医疗仪器 1

发展趋势 1

可控震源 1

四极杆质谱仪 1

地球物理勘探装备 1

地铁 1

地震仪器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中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2035发展趋势研究

王雪,张莉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103-107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15

摘要:

仪器仪表工程科技是智能制造、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国防建设等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仪器仪表工程科技作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决定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仪器仪表领域2035年的发展目标,围绕新型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从智能仪器仪表、医疗仪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三个领域阐述了未来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提出了2035年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领域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 仪器仪表     智能仪器仪表     医疗仪器     微机电系统     趋势分析    

仪器仪表产业需要超前发展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0期   页码 94-94

分析仪器发展趋势展望

金钦汉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85-88

摘要:

科学仪器的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发展科学仪器应当视为国家战略。分析仪器是科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仪器工业是高技术信息产业。分析仪器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之一。分析仪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向生物医学领域转移。分析仪器本身将不断微型化、智能化。但人类向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极限挑战所需的高级精密仪器也不容忽视。生命过程、生产、科研和社会活动大量需要的将是在线、非侵入、非损坏、原位、实时、多维分析仪器。我国分析仪器与国外的差距在扩大的趋势值得髙度重视。改变这种局面的要素之一是领导者、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都必须改变对科学仪器的旧观念。

关键词: 分析仪器     科学仪器     仪器创新     科技创新     发展趋势    

地铁施工安全仪表盘技术研究与应用

丁烈云,周迎,陈丽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8期   页码 67-72

摘要: 通过构建可视化仪表盘,基于地铁工程三维实体模型,动态显示在上述各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工程的安全状态,支持作业风险和危险构件及其影响区域实时预警和控制,准确识别工程的最危险部位、风险区域分布、等级状态等,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地铁     施工安全     仪表   

高端测量仪器

谭久彬, Kenneth Thomas VictorGrattan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2 doi: 10.1016/j.eng.2022.07.002

汽车仪表板材料和保险杠材料光老化性能研究

刘强,王文涛,李莉,李慧连,王俊,揭敢新,张晓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1期   页码 99-102

摘要:

采用汽车行业内常用的光老化试验方法,主要针对汽车仪表板材料和汽车保险杠材料,展开了光老化研究,一方面比较了常用的光老化试验方法对汽车零部件材料老化严酷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比了不同零部件材料的耐光老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仪表板材料的光老化行为,3 种常用试验方法的老化严酷程度基本表现为方法二>方法三>方法一,仪表板材料A和材料B的耐老化性能基本一致;对于保险杠材料的光老化行为,3 种常用试验方法的老化严酷程度基本表现为方法四

关键词: 汽车     仪表板材料     保险杠材料     光老化性能     色差     光泽    

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

姚骏恩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33-37

摘要: 叙述了发展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技术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发展传统技术,主要是电子显微术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聚焦离子束(FIB)- 电子束数控加工中心;二是创造新的测量仪器,建立新原理和新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两类纳米测量分析仪器的发展指出我国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开发和生产面临困境,应尽快建立和加强自己的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设备制造产业,并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纳米测量     电子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聚焦离子束-电子束装置     仪器生产    

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分析及展望

王军成,孙继昌,刘岩,刘世萱,张颖颖,陈世哲,漆随平 ,王波 ,厉运周,曹煊,高杨,郑良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42-52 doi: 10.15302/J-SSCAE-2023.07.024

摘要:

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虽然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水平与业务化应用近年来进步显著,但相比海洋发达国家仍在本文从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国家近海业务化观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探测技术与核心装备3 个层面着手,辨识并剖析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的发展需求,梳理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现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阐述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在政策及机制体制提出了构建海洋监测仪器创新体系、壮大海洋监测仪器产业、建设海洋公共试验基础设施等建议,可为我国业务化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全球海洋立体观测;近海业务化观测    

齿轮测量技术100年——回顾与展望

石照耀,费业泰,谢华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9期   页码 13-17

摘要:

全面概述了过去100年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给出了6件标志性事情;着重论述了测量原理的演变、实现测量原理技术方式的发展以及测量结果的表述与利用;介绍了当今CNC齿轮测量中心的原理、组成和特点;结合90年代以来齿轮测量技术领域中几股新潮流,展望了未来齿轮测量技术的一些研究方向。

关键词: 齿轮     齿轮测量     齿轮误差     齿轮测量仪器    

测量用互感器及其测试仪器的发展和创新

赵修民,赵屹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73-76

摘要:

详细分析了国内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测量用互感器及其测试仪器在提高准确度和性能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概况。

关键词: 互感器     比例标准     校验仪     误差补偿    

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原理、仪器与应用 Special Feature on Precision Measurement and Inst

Bao-kai WANG, Martina BARBIERO, Qi-ming ZHANG, Min G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5期   页码 608-630 doi: 10.1631/FITEE.1800449

摘要: 本文综述了超分辨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技术成就和仪器应用,讨论了超分辨显微镜在成像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超分辨;成像;光学显微镜    

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王铁军,郝会民,李国旗,罗福龙,陶知非,陈联青,侯金海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5期   页码 78-83

摘要: 地震勘探仪器经历了6次升级换代,契而不舍地追踪国外先进技术,保持了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的局面;可控震源技术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艰辛研发,达到领先或局部领先国际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装备     地震仪器     可控震源     运载设备     物探钻机    

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仪器及其探测结果

傅云飞,刘奇,王雨,孙亮,李锐,马明,刘国胜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43-50

摘要:

针对降水遥感和探测,简要介绍了卫星红外遥感方法和被动微波遥感方法,着重讨论了热带测雨卫星及其搭载仪器。随后介绍了热带测雨卫星多仪器探测结果的应用,并以夏季热对流降水为例,分析了其降水结构、云顶高度和雨顶高度及其与地表降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阐述了如何利用热带测雨卫星和测雨雷达长时间资料,来分析亚洲地区降水的气候分布

关键词: 热带测雨卫星     测雨雷达     微波成像仪     光谱     降水    

从中国首台紫外-可见光高光谱卫星仪器反演得到的高空间分辨率臭氧廓线 Article

Fei Zhao, Cheng Liu, Qihou Hu, Congzi Xia, Chengxin Zhang, Wenjing Su

《工程(英文)》 2024年 第32卷 第1期   页码 107-116 doi: 10.1016/j.eng.2023.02.020

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ozone is crucial when assessing both it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nsport, as well as when analyz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tmospher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obtai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zone profiles is through satellite observations. The Environmental Trac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 (EMI) deployed on the Gaofen-5 satellite is the first Chinese ultraviolet-visible hyperspectral spectrometer. However, retrieving ozone profiles using backscattered radiance values measured by the EMI is challenging due to unavailable measurement errors and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algorithm developed for the 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 did not allow us to retrieve 87% of the EMI pixels. Therefore, we developed an algorithm specific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I. The fitting residuals are smaller than 0.3% in most regions. The retrieved ozone profil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zonesonde data, with maximum mean biases of 20% at five latitude bands. By applying EMI averaging kernels to the ozonesonde profiles, the integrated stratospheric column ozone and tropospheric column ozone also show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ozonesonde data. The lower layers (0–7.5 km) of the EMI ozone profiles reflec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surface ozone deriv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CNEMC). However, the upper layers (9.7–16.7 km) of the ozone profiles show different trends, with the ozone peak occurring at an altitude of 9.7–16.7 km in March. A stratospheric intrusion event in central China from August 11 to 15, 2019, is captured using the EMI ozone profiles, potential vorticity data, and relative humidity data. The increase in the CNEMC ozone concentration showed that downward transport enhanced surface ozone pollution.

关键词: Ozone profiles     EMI     Soft calibration     Floor noise correction     Stratospheric ozone intrusion    

用于灵敏快速测量超阻隔渗透的预测仪器 Article

完颜剑峰, 曹坤, 陈志平, 李云, 刘晨曦, 吴润卿, 张晓东, 陈蓉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10期   页码 1461-1470 doi: 10.1016/j.eng.2021.02.017

摘要: 为了对渗透过超阻隔材料的痕量水蒸气流量进行高灵敏、短周期测量,本文将渗透模型集成至基于渗透分子动态积累、检测和抽空的高灵敏质谱测量中,从而开发出了一种具有预测功能的测量仪器

关键词: 水蒸气渗透     超阻隔     预测模型     四极杆质谱仪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中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2035发展趋势研究

王雪,张莉

期刊论文

仪器仪表产业需要超前发展

期刊论文

分析仪器发展趋势展望

金钦汉

期刊论文

地铁施工安全仪表盘技术研究与应用

丁烈云,周迎,陈丽娟

期刊论文

高端测量仪器

谭久彬, Kenneth Thomas VictorGrattan

期刊论文

汽车仪表板材料和保险杠材料光老化性能研究

刘强,王文涛,李莉,李慧连,王俊,揭敢新,张晓东

期刊论文

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

姚骏恩

期刊论文

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分析及展望

王军成,孙继昌,刘岩,刘世萱,张颖颖,陈世哲,漆随平 ,王波 ,厉运周,曹煊,高杨,郑良

期刊论文

齿轮测量技术100年——回顾与展望

石照耀,费业泰,谢华锟

期刊论文

测量用互感器及其测试仪器的发展和创新

赵修民,赵屹涛

期刊论文

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原理、仪器与应用

Bao-kai WANG, Martina BARBIERO, Qi-ming ZHANG, Min GU

期刊论文

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王铁军,郝会民,李国旗,罗福龙,陶知非,陈联青,侯金海

期刊论文

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仪器及其探测结果

傅云飞,刘奇,王雨,孙亮,李锐,马明,刘国胜

期刊论文

从中国首台紫外-可见光高光谱卫星仪器反演得到的高空间分辨率臭氧廓线

Fei Zhao, Cheng Liu, Qihou Hu, Congzi Xia, Chengxin Zhang, Wenjing Su

期刊论文

用于灵敏快速测量超阻隔渗透的预测仪器

完颜剑峰, 曹坤, 陈志平, 李云, 刘晨曦, 吴润卿, 张晓东, 陈蓉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