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对地球的开发与发展,必须认识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因此,应用科学发展观来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进而考虑对工程的相互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安全与经济是传统性的问题,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中国,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工程安全与经济,与地质条件具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能否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密切涉及到工程的成败,下面就此问题予以探讨。

《1.1 地球圈层结构》

1.1 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上存在着的圈层结构主要有:a. 岩石圈;b. 水圈;c. 大气圈;d. 生物圈[1]

地球结构,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地壳及上地幔之间又有地震波速比上下层低的软流圈,软流圈中有气、固、液三相流,火山喷发的气、固、液体就是来自软流圈,岩石圈上板块就是在软流圈上漂移,软流圈也是很多地质灾害的渊源。

岩石圈中地层有火山岩(玄武岩等)、火成岩(花岗岩与侵入岩)和沉积岩。沉积岩中有碎屑沉积岩,如砂岩、页岩、泥岩等;化学沉积岩可分碳酸盐岩(石灰岩 CaCO3 ,白云岩 CaMg(CO32 等)和硫酸盐岩(石膏 CaSO4 · 2H2O,硬石膏 CaSO4 等)及卤化物岩(盐岩 NaCl 等)等。在地质构造变动影响下,这些岩石圈中地层可发生上升与沉降、褶皱、断裂等现象。

水圈主要是水的赋存;大气圈是大气运动的场所;生物圈则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在地球上这四个圈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错依存,例如,岩石圈中裂隙、孔隙、洞穴就是水圈的构成部分。

《1.2 地球对人类生存的资源性条件》

1.2 地球对人类生存的资源性条件

地球上对人类生存的资源性条件,主要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生物资源[2]

1)水资源:可分为地表水(河水、湖水等)、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等)及冰川(融雪水等)。

2) 矿产资源:主要有黑色金属矿产———铁矿等;有色金属矿———铜、铅、锌等;非金属矿———石膏、岩盐等。我国已探明矿产资源有 100 多种。

3)能源:主要有煤炭、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地热能源。其中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能源易于循环产生,或有很大的源泉,因而又称为可再生的能源。

《1.3 地球对人类的灾害性条件》

1.3 地球对人类的灾害性条件

地球自然演化过程中,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存在着的灾害性条件主要有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及生物灾害[3]

1)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裂缝、地膨胀、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震、沙暴、荒漠化、石漠化等。

2)气候灾害:主要有风灾、冰雹、台风、洪灾、旱灾、冰蹦、霜冻、雪灾等。

3)生物灾害:主要有霍乱、鼠疫、各种寄生虫病、病毒性感冒、SARS(非典型性肺炎)、肝炎、肺痨病等。

因此,人类在地球自然演化基础上进行建设,要合理利用资源,防止工程建设及各种开发中诱发不良的地质灾害。

例如修建大坝涉及到:a. 坝基及坝底稳定性;b. 是否会发生渗漏,能否把水蓄住;c. 需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坝型,根据水能及开发目的,根据流域规划而定坝高。

对于水库库区涉及到:a. 库岸稳定性,由于库水涨落产生动水压力,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b. 库内泥沙淤积,向库外下游排沙问题;c. 库内水质变迁问题。

水库蓄水后,也常诱发地震,基本上有 3 种类型:a. 库水及泥沙淤积破坏地壳稳定,发生断裂地震;b. 地下深处水汽化,积聚成高压气团,冲爆岩石发生地震;c. 浅层洞穴塌陷发生地震。

此外,铁路及公路建设(涉及线路、隧道、桥梁等)、城市建设(要注意地基基础的性质及力学强度、建筑物荷载产生的不良效应以及产生的不均匀沉陷等)、矿山开采及地下空间开拓(要注意引起地面沉降、产生涌水涌沙,发生地下建筑物的断裂、滑动,高地应力产生岩爆、有害气体入侵、放射性超标影响人身健康)、机场、港口等各种建设,都需要考虑诱发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自身的工程安全问题。

《1.4 宇宙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

1.4 宇宙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必然会受太阳系的影响,也会受到宇宙上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宇宙因素影响主要有 4 个方面:a. 太阳系方面;b. 小行星陨石;c. 银河系方面;d. 超新星爆炸,但是这几方面对地球的影响还研究不多[1]

《1.5 地质生态环境》

1.5 地质生态环境

四个圈层的综合作用,及受地球内外因素复合影响结果,对人类生存最直接的因素,概括在地质—生态环境方面:土壤质量、大气质量、气候变化、水质变化、光合作用、食物链状况等方面。

总之,应用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识自然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重性,一是有利的资源性条件;二是不利的灾害性条件。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性条件,有效地防治与减轻灾害性条件,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效应,要依靠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就是有了循环经济的粗放行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当代循环经济是科学交叉与尖端科学的综合产物,今天的循环经济,是要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应用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各项建设顺利进展,也才能保证工程安全。

《2 地质灾害概况》

2 地质灾害概况

《2.1 不同地质环境的地质灾害分析》

2.1 不同地质环境的地质灾害分析

中国面积广阔,受地质构造的演化影响,有高山、高高原、中高山峡谷、低山丘陵、沙漠戈壁、内陆草原、黄土高原、岩溶高原山地、平原—大盆地、海岸带、岛屿等不同的地质环境,因而具有不同生态系统,也具有不同的地质灾害情况,有关情况综合于表 1。

《表1》

表1 中国不同地质—生态环境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简表

Table 1 Main geohazards in different geo -ecological regions of China

《2.2 地质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的关系链分析》

2.2 地质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的关系链分析

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灾害是很多的,各种灾害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各种灾害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气候灾害与地质灾害关系密切。各种灾害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灾害链。

由于西部高山的阻隔,所以来自东南部和南部输入中国大陆的水汽,明显受制横断山脉及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的影响,使水汽多数仍折向中国东部一带输出。出现水汽等值线的凹槽,反映天空水汽折而东移的情况。根据近 500 年来有关历史记载[4],历史上水灾、旱灾分级及有关地质灾害情况列于表 2,中国西南地区 500 年来水、旱灾频率列于表 3。

《表2》

表2 中国水旱灾害及有关地质灾害分级表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flood -drought and related geohazards

《表3》

表3 中国西南地区水、旱灾频率统计简表

Table 3 Simple statistics of frequency related to flood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2.3 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分析》

2.3 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分析

地震是地质灾害中危害性最大的灾害,也最难于进行预测预报,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也是地壳中相对稳定—不稳定—再相对稳定的不断往复过程中而发生的,地震的发生也是地应力的释放过程,不同震级的地震释放能量列于表 4[5]

《表4》

表4 地震震级与能量释放对照表

Table 4 Contrast between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released energy

地震的发生常诱发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受印度洋板块每年以 4.8 ~6.4 cm/a 的速度向北挤压及太平洋板块碰撞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是严重的,台湾及岛弧地带地震也频繁发生。

前已谈及,水库修建也会诱发地震,这里再作分析,我国一些大型水库诱发地震情况(根据夏其发的统计做些补充)[6,7]列于表 5。

《表5》

表5 我国水库诱发地震情况略表

Table 5 Simple table related to earthquake to be caused in reservoirs

我国已修建大、中、小型水库近 9 万多座,总库容 5 548 ×10m3,一万九千多座大、中型水库中,明显诱发地震有 20 座,震源深 0.5 ~6 km,其中 14 座在岩溶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可分 3 种类型:荷载断裂型、气化爆裂型、洞穴坍塌型[8]

荷载断裂型:由于几亿立方米至数百亿立方米的水库积蓄的水体及泥沙堆积,产生巨大的荷载,而且由于库水位的变化,这些荷载会产生动态的变化,因而影响到地下岩体的应力状态。原先平衡的状态产生地下应力的不平衡,原先不平衡的状态就变得更不平衡,其结果就使地下岩体产生破坏,断裂,挤压等现象而诱发地震。

气化爆裂型:由于库水的高水头作用,有条件的厚层含水层及相对弱透水层地带产生渗流场的变化,促使水流向深部渗透运动,至一定深度又可产生气化现象,向上运移的水汽可积聚于适宜的地下缝隙地带(或深部不大的热液洞穴通道中)。当压力不断增加至临界值时,可破坏周围岩体而诱发地震。

洞穴坍塌型:在岩溶地区,由于水库蓄水,使两岸及河床不深处的洞穴,在一定状态下受库水影响而壅高地下水位,并使洞内气体被压缩。当压力达到临界值时,就可使洞穴顶部(或洞壁)岩体遭受破坏产生塌陷;或者由于地下水的抬高降低浅部洞穴顶底板与洞壁的力学强度。导致产生岩溶塌陷而诱发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在国外也有不少例子:据 1988 年数据,在总数 22 770 座的世界大水库中,诱发地震的水库有 116 座,占 0.34 %。在诱发地震中属于洞穴塌陷型的震级一般不高,属于气化爆裂型的从理论上分析和一些例子上看震级也不太高。主要危险的是荷载断裂型(或构造应力断裂型)。

《3 常见的急变性地质灾害》

3 常见的急变性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突然性地质灾害,实际上也有缓变的过程[1,2]

《3.1 滑坡和泥石流》

3.1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较常见的。历史上大滑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如公元前 186 年武都山崩死 760 人,公元前 100 年秭归山山崩死百余人。1933 年四川松潘叠溪地震(7.5级)后产生约 1.5 ×108 m大滑坡崩塌群,阻断岷江使蓄水 4.5 ×108 m3,溃决形成 40 多米水头的大水流体下泄。席卷岷江两岸 11 个村寨,死亡 9 300 人。

1965 年云南禄劝在金沙江支沟产生约 2 ×108 m3 滑坡,掩埋 5 个村庄,死亡 443 人。1967 年四川雅砻江上唐古栋滑坡,体积 6 800 ×104 m3,也造成重大损失。1982 年 7 月四川万县地区暴雨,产生数万处滑坡与崩塌。1983 年贵州盘县滑坡,体积达 3 000 ×10m3

在长江黄金航道上,三斗坪至江津间 690 km 的干流两岸,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主干库区(库岸线长达 1 380 km),已发现有不同规模的自然滑坡和危险变形体共 1 500 多处(不包括人工开挖等因素造成的危险边坡),据早期调查总体积估计在数十亿以上。

3.1.1 滑坡及崩塌类型

滑坡类型有多种划分,按地层岩性可分:a. 土层滑坡;b. 沙砾石层滑坡;c. 基岩滑坡;d. 混合岩(土)滑坡等。

按滑动面性质可分:a. 陡顺层滑坡类型;b. 缓顺层滑坡类型;c. 陡向反裂隙滑坡类型;d. 缓反向裂隙滑动类型;e. 多种面组合滑动类型;f. 陡顺坡裂隙与缓层面滑动类型;g. 陡缓裂隙组合滑动类型;h. 陡层面与缓裂隙组合滑动类型。

滑坡产生,是有很多因素构成的,涉及岩体结构、水文因素、岩溶作用影响、力学性质变化、人类活动及工程因素等影响。

滑坡的发生有自然因素产生的,不少是人工因素而诱发的。工程施工的不当开挖,常是诱发滑坡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具体地讲,人工诱发的滑动主要由以下因素产生:形成不稳定岩(土)体结构、增加不稳定岩(土)体滑力、降低不稳定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3.1.2 滑坡的防治

首先应研究滑坡可能发生地带的有关地质条件及可发生滑坡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a. 岩(土)体结构面变化;b. 可滑动岩(土)体的变形;c. 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d. 岩(土)体的化学组分与特征;e. 岩土体内外水流性质的变化;f. 水动力条件与水动态变化。

滑坡(崩塌)处理方法较多,可概括为下列几方面:

1)减少主滑力量———砍头:通过爆破等方法,减少滑动岩体主滑力(Fsin)。

2)增加抗滑力量———压脚:用石头压坡脚,设挡土墙、灌浆、抗滑桩等方法增加抗滑力(Fcos)。

3)提高滑动面力学强度———捆腰:用灌浆、切断滑动面、改变滑动带的力学性质等方法。使滑动体提高整体性和力学强度。

4)减少动水压力———排水:动水压力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动力,所以减少动水压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计算国外一水库工程,不同动力压力情况下边坡稳定系数值可相差 0.3 ~0.5,所以适时降低动水压力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此外,地震附加动力也是千万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

5)加强危岩体的稳定性:通过工程措施增加岩体完整性,特别是与稳定山体相连结,以避免岩体滑动与崩塌。主要用锚杆、锚索等。

《3.2 泥石流灾害》

3.2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发生地带多是岩石破碎、松散不稳定土、砾石分布地带,而且多数是在暴雨中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后产生的。因此,对于松散地层或堆积体,需要做好护坡及有关加固处理,对破碎岩体,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治。

3.2.1 泥石流类型

可有多种划分,如按岩性可分为:基岩泥石流、土层泥石流、砂砾石泥石流和混合流泥石流。根据流动物质组分可分为:黏性(泥质、泥石质)泥石流和稀性(泥石质、水石质)泥石流。根据泥石流爆发原因可分为:暴雨泥石流、绵雨泥石流、融雪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地震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水库、尾矿坝等溃决造成)。

3.2.2 泥石流的研究

最主要研究基本的地质结构、岩(土)体特性、地貌地形、水文过程、水动力条件、工程作用的效应等,具体研究泥石流发生的机理,涉及到岩土体力学特性、河床纵坡降、泥石流发生的过程、泥石流流速的变化、河床粗糙率、地形的变异等诸多因素。

3.2.3 泥石流防治

泥石流防治的基本原则是:a. 控制地表水的汇聚;b. 控制地表松散固体流失;c. 分离水流与固体径流。

具体的工程措施可归纳为下列方面:构筑梯田、发展植被、拦流挡坝、挡土墙、谷坊烂泥坝、丁字坝、砌石鱼鳞坑、沉沙池、拦石场、泥石流排泄道、河流治理改道(小河)、人工淤积、潜坝、河道渡槽等。

但是,对泥石流的防治,从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源头岩(土)体上着手是最重要的,例如,乌江渡水库小黄崖地带,乌江渡水库是我国岩溶地区目前最高的大坝(165 m),相隔一沟谷的小黄崖有很多垂直裂隙,与早期挖煤造成沉降有关。根据观测,库水变化与裂隙形变、沉陷密切相关,后采取人工爆破减压,以避免自身突然发生滑坡—泥石流,影响大坝的安全。

加固岩体也常用预应力锚杆。锚杆的抗滑锚固力一般可达 190 ~498 kN,大的锚索可达 2 000 kN 抗滑定系数为:

式(1)中:Ks 为抗滑安全系数;Fi i  条块岩体重力,N; θi i  条块重力方向与垂直滑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Rij i  条块上 j  条锚杆锚固力,N;φi 为 i  条块内摩擦角(滑面上);αij i  条块 j  条锚杆轴线与滑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中国泥石流灾害是很多的,大的如四川会东县内金沙江上老君滩就是 1932 年泥石流造成的,洪水期为 4 个滩,枯水期连成一个滩,长 4.35 km,落差 41.39 m,使江水的流速达 6.3 m/s,浪高可达 8.5 m。云南大盈江 40 多条支沟的泥石流,每年输入大盈江泥沙达 360 ×104 m3。梁河泥石流在 1974 年一次就冲毁盈江新城和旧城 46.6 hm水田,受灾 200 hm2

目前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是很典型的,有大小冲沟 198 条,每年有 10 ~20 次泥石流,搬运量 300 ×104~500 ×10m3,流速达 13 ~15 m/s。

《3.3 岩溶坍塌》

3.3 岩溶坍塌

岩溶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岩溶塌陷,这是地下发育洞穴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2]

3.3.1 天然岩溶坍塌类型

1)碳酸盐岩自身重力塌陷。可分为:a. 梁状洞顶塌陷;b. 穹状洞顶塌陷;c. 多层洞顶塌陷。

2)土洞塌陷。碳酸盐岩层上覆土层由于下伏碳酸盐岩中洞穴通道的存在,在碳酸盐岩和上覆土层中发生地下水的侵蚀,以及气团压缩与膨胀和三相流的作用结果,也常发育有土洞。在天然土体自身荷重与水流潜蚀作用影响下,或工程荷载、震动作用影响下,也常发生塌陷,这也是岩溶塌陷的一种类型。

3.3.2 天然岩溶塌陷成因类型

碳酸盐岩中洞穴或土洞,在天然状态下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的,因此天然岩溶塌陷成因类型可分为:a. 天然重力岩溶塌陷类型;b. 天然潜蚀岩溶塌陷类型;c. 天然旱涝岩溶塌陷类型;d. 天然地震岩溶塌陷类型。

3.3.3 人工诱发岩溶塌陷类型

人类工程建筑荷载、震动、蓄水、抽水、矿产开采、污染、地下空间开拓等,都可诱发岩溶塌陷。

3.3.4 岩溶塌陷防渗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b. 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c. 减少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d. 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例如:官厅水库岩溶塌陷的处理[9]

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中建成的当时库容最大的水库———官厅水库,库容 20 ×10m3,1955 年建成蓄水后,即发生渗漏,诱发对基础及坝体的潜蚀而发生塌陷,后来通过研究,查明渗漏途径,进行了治理。当时采取防治措施是:水泥喷涂与库水接触的岩面,加强灌浆防渗帷幕,库内抛土形成铺盖,坝后排水减压。

岩溶地区防塌陷的方法,需结合当地情况而酌情采用,例如在水利水电建设中,防治岩溶塌陷就有铺盖、封闭、填塞、围隔、通气、灌浆、截流、引泉、排水等 10 种途径和 46 种方法。

地质灾害中还有缓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等,缓变性灾害也可演变为突变性灾害,工程建设中,对缓变性灾害常常认识不足,造成危害时就难以挽救了。有的大都市下为多层软土层,中夹沙层,在抽取地下水、高层建筑群荷载及地下空间网状开拓情况下,加剧产生地面沉降,特别是诱发不均匀地面沉降,对工程自身及整个城市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4 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4 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自然界中地质灾害是客观的现象,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其危害性,才能正确针对当地自然情况,而合理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并认真分析工程建筑将会产生的环境效应,以及对相应的地质灾害可能诱发与激化的情况。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前,应当有对地质灾害与环境效应方面的认真评估,应当建立防治地质灾害的风险意识,进行有关风险的评价和风险的工程管理,也必须有一定资金投入,进行相关的防治工程,进行正确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保障工程安全的最基本的前提,不论是在施工期间还是工程完工长期运行中,地质灾害防治及相应减灾措施都是安全的需要。

《4.1 从灾害链上考虑工程安全[10 ~12]》

4.1 从灾害链上考虑工程安全[10 ~12]

自然灾害链是客观的现象: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灾害链;地质灾害之间也存在着灾害链。前已论述,不从灾害链上考虑地质灾害的防治,就难以达到真正防治地质灾害的功效。此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4.1.1 区域灾害链的关系

例如大江河上游的灾害,对下游灾害的影响。1998 年长江洞庭湖一带最大洪水只有 5 ×104~6 ×104 m3/s,而 1931 年长江三峡一带洪峰流量达 10.7 ×104 m3/s,而 1998 年的灾情对洞庭湖及下游城市危害却不比以前小,这与上游土壤加剧侵蚀造成上下游灾害链有关。

洞庭湖形成机理:断陷盆地。

湖面积变化:17 875 km2(距今 1.6 ×106~0.4 ×106年);6 000 km2(公元 1825 年);4 350 km2(公元 1949 年);2 700 km2(近代)。目前沉降速度:6.4 ~12 mm/a。

由于人工围湖造田,使湖面积减少,加上泥沙淤积,所以在大量减少湖水容积情况下,不能承受上面较大洪峰,而造成淹没湖外地区的灾害。

4.1.2 地质灾害之间的灾害链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首先是由地球自身某地带圈层运动不平衡的结果所造成的。发生较大规模灾害的部位,多是脆弱的地带。如前已论及,四川松潘叠溪地震,诱发大滑坡群;1970 年,云南通海的地震,也诱发大量滑坡、泥石流、地裂隙以及岩溶塌陷等。2008 年四川汶川 8.0 级大地震,诱发了数万个滑坡与泥石流灾害[13]

大滑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也可诱发地震。岩溶洞穴塌陷诱发地震的情况,可概略分析于表 6。

《表6》

表6 岩溶地带洞穴塌陷诱发地震能量分析

Table 6 Analyses of released energy of earthquake caused by karst collapses

《4.2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

4.2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

要做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必须:

1)应对地质载体有全面调查研究;

2)应有适时的监测数据;

3)应适时抓住灾情的前兆;

4)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判断决策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于地质载体上,因而首先对其结构应有系统的了解,这方面涉及岩(土)体形成过程的特性。在自然状态下,地质载体遭受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可引起软弱结构面、载体中水动力条件,以及水—岩、水—土作用的特征变化而诱发灾害。不同地质灾害所应调查的内容是有差异的。

对于滑坡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岩(土)体结构面的变化;b. 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c. 可滑动岩(土)体的形变;d. 岩(土)体化学溶解情况;e. 岩(土)体内水流的水质变化;f. 水动力条件与水动态变化;g. 气候要素的观测;h.地质构造活动性。

对于岩溶塌陷灾害,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地面形变的情况;b. 岩(土)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c. 水流的动态变化;d. 地下洞穴空间的发展变化;e. 水—土潜蚀作用情况;f. 附加应力的状态;g. 气象要素的观测;h. 地质构造活动性。

对于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破碎岩体的结构状况;b. 植被变化的情况;c. 地表坡度的变化;d. 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e. 水流动能的变化;f. 土壤侵蚀作用变化情况;g. 气候的观测;h. 地质构造活动性。

《4.3 地质灾害适当监测手段》

4.3 地质灾害适当监测手段

通常使用方法涉及:

1)利用遥感技术的宏观监测;

2)实地形变监测;

3)危险地质体的力学特性监测;

4)危险地质体内的水动力与水特性监测;

5)三相物质的综合特性监测。

在进行这两项工作之前,建立相应数据库,才能适时进行信息的捕捉与深入的分析,才能作出预警的正确判断。这样,才能建立重大地质灾害及地带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并结合工程地带的地质情况,进一步作出与工程安全密切相关的决策,以发挥预警系统的真正功效。

最好需要强调的是:a. 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安全,必须在调查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予以正确的设计,才能达到防灾减灾与保障安全的目的;b. 工程手段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