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

一、前言

从 1980 年至今的 30 余年内,作为我国能源消 费的主要能源,煤炭一直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 费量比重在 70 % 左右,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OECD)国家 20 % 左右的平均值。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大、地区分布不均衡、消费结构不合理及技 术水平低等因素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并制 约着城市与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日益严格 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要 求对我国煤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为了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必须发展最佳控制 技术,实现我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

《二、煤利用及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现状 》

二、煤利用及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现状

《(一)煤炭消费现状》

(一)煤炭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使用量急 剧增加,从 2000 年的 1.4×109 t 增长到 2012 年的 3.5×109 t [1],12 年间增长了 2.5 倍;到 2013 年,我 国的煤炭消费量已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 50.3 %, 分别是美国和欧盟的 4.2 倍和 6.7 倍 [2]。由于其他 化石能源的相对贫乏和新能源发展配套技术障碍尚 需解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 构不会改变。

根据全国各省煤炭统计数据,2012 年我国煤炭 消费量为 4.36×109 t。从煤炭消费对象分布来看, 电力行业、炼焦行业、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消费了 我国 85 % 以上的煤炭。我国 2012 年主要煤炭消费 对象的煤炭消费比例如图 1 所示,其中电力行业是 第一用煤大户,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 46 %。其 次为工业锅炉、炼焦行业和工业炉窑,占全国煤炭 消费总量的比例依次为 19 %、17 % 和 4 %。

《图1》

图 1 2012 年我国煤炭消费分布

《(二)煤利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

(二)煤利用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根据我国环境统计数据 [3],2012 年我国 SO2、 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2.117 6×107 t、2.337 8× 107 t 和 1.234 3×107 t。

利用自上而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计算得到电力行业、炼焦行业、工业锅炉、工业窑 炉煤炭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 SO2、NOx 和烟粉尘 排放量的排放情况如图 2 所示。由于不同的煤炭使 用对象其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不同,造成了其排放 的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不 同,但是煤炭使用排放的 SO2、NOx 和烟粉尘排放 量占我国 SO2、NOx 和烟粉尘排放总量的比例都超 过 70 %,分别为 89 %、71 %、87 %。

《图2》

图 2 2012 年我国煤炭消费典型污染物排放分布

《(三)煤利用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现状》

(三)煤利用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现状

1. 电力行业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火电厂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2005— 2012 年全国带烟气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装机容量 从 0.48×108 kW 增长至 7.18×108 kW,全国燃煤 机组脱硫比例由 2005 年的 14 % 提高到 2012 年的 92 %;在发电量增长 90 %、发电用煤量增长 80 %的情况下,SO2 排放量降低了 40 %。“十二五”期间, NOx 减排也被纳入国家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重 点任务。通过大规模脱硝设施的建设,2010— 2012 年全国带烟气脱硝设施的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从 0.89×108 kW 增长至 2.26×108 kW,全国燃煤机组 脱硝比例由 2010 年的 13 % 提高到 2012 年的 28 %; 在发电用煤量增长 12 % 的情况下,NOx 排放量降 低了 1.5 %[4]

2. 炼焦行业

炼焦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炼焦化学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目前 , 我国仍然有少数焦化企业没有同步建设装煤和推焦 除尘装置,甚至没有完整的煤气净化车间,因此对 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 工业锅炉及炉窑

工业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锅炉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钢铁生产过程炉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2012 年颁布的《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28662—2012)、《炼铁工业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钢铁工业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轧钢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铁合 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6—2012)。

水泥生产过程炉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 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 2013)。

目前燃煤工业锅炉采用较多的是燃烧后的烟气 湿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包括半干法、石灰石 / 石 膏法、双碱法、氧化镁法、氨法等。我国工业炉窑 行业的烟气脱硫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我国自 20 世纪末开始重视烧结烟气 SO2 污染问题,目前国内 各钢铁企业采用的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主要以半干法 和氨法为主。

我国已有部分燃煤工业锅炉采用选择性非催化 还原(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控 制氮氧化物排放,我国工业炉窑行业氮氧化物的控 制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尚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全 国仅少数几家企业安装脱硝装置。

目前,烟尘控制技术主要有电除尘、布袋除尘、 湿式除尘、机械式除尘等,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和 工业炉窑行业。

《三、中长期煤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三、中长期煤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我国中长期煤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图如图 3 所示。

《(一)“高效清洁燃烧 - 污染物协同控制 - 废物资源 化”一体化燃煤发电污染物控制技术》

(一)“高效清洁燃烧 - 污染物协同控制 - 废物资源 化”一体化燃煤发电污染物控制技术

燃煤发电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重金属及固体废物。利用污染控制技术 控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的排放; 利用资源化技术减少煤电的固体废物排放。“高效 清洁燃烧 – 污染物协同控制 – 废物资源化”体现了 燃煤发电污染物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废物 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

《图3》

图 3 煤利用中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1. 技术方向

污染物过程控制技术需要发展超超临界、循环 流化床、热电联产、空冷等高效火电机组;提高机 组的发电效率,持续降低供电煤耗。在远期进一步 发展高效火电机组,积极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示范。污染末端控制主要是在国内外现有 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增效、开发成本低和污染物综合 去除效率高的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废物资源 化主要是以大宗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材料的高附 加值产品生产技术。

2. 关键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 合循环在我国仍处于示范阶段,其技术具有发电效 率高、环保性能好等特点,如将来二氧化碳受强制 性指标限制,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将作为很好的解 决温室气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国的能 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我国更需要整体煤 气化联合循环,而它能否被接受和认可取决于其造 价的高低、运营成本、可靠性等。即进一步降低造价、 提高效率并控制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整体煤 气化联合循环未来发展的主题。

多污染物同时控制技术:基于传统石灰石 – 石 膏法湿法的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氨法脱硫脱 硝脱汞一体化技术、基于传统干法的脱硫脱硝脱汞 一体化技术、钠法干式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环保 一体化装置和系统可以降低工程的投资和运行管理 费用,并且可以发挥装置潜在能力;主要问题是氧 化剂成本高,装置运行成本高,存在二次废水需要处理的问题;技术不成熟尚不能商业化,目前未有 大型商业示范工程。

3. 烟尘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以当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持 续改进的电除尘技术(如极配方式的改进、烟气调 质、移动电极、高频电源等)为主,同时规范发展 袋式除尘技术和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2021—2030 年,以更高性能的电除尘技术(如 绕流式、气流改向式、膜式、湿式电除尘器等)和 改进的袋式除尘技术、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相结合为 主,同时快速发展利于烟尘凝聚、超细粉尘捕集的 技术。

4. SO2 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以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持续 改进的传统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膏湿法为主,同 时资源化脱硫技术(如氨法脱硫、有机胺脱硫、 活性焦脱硫等)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和机组上得到 广泛应用;

2021—2030 年,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适用 性、高经济性的脱硫技术为主,同时规范发展资源 化脱硫技术,推广应用可行的新型脱硫技术及多污 染物协同控制技术。

5. NOx 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以高性能的低氮燃烧技术和选 择性催化还原为主,同时试点应用可行的脱硫脱硝 一体化技术(如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低温选 择性催化还原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等)。

2021—2030 年,以更高性能的低氮燃烧技术和 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适用性、高经济性的烟气脱 硝技术为主,同时规范发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试点应用可行的新型脱硝技术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技术。

6. Hg 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以现有非汞污染物控制设施(包 括脱硝、除尘、脱硫设施)对汞的协同控制为主;

2021—2030 年,以燃烧前和燃烧中控制汞的生 成量和现有非汞污染物控制设施对汞的协同控制为主,逐步发展基于现有非汞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脱汞 技术和单项脱汞技术。

7. 废物资源化技术

2015—2020 年,以大宗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利用 为主,推广示范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材料技术, 高铝粉煤灰大规模生产氧化铝联产其他化工、建材 产品成套技术,粉煤灰冶炼硅铝合金技术,余热余 压烘干、煅烧脱硫石膏技术,利用脱硫石膏改良土 壤技术等高附加值利用;

2021—2030 年,以大宗粉煤灰和脱硫石膏高 附加值利用为主,示范粉煤灰分离提取碳粉、玻 璃微珠等有价组分和高附加值产品技术,超高强 α 石膏粉、石膏晶须、预铸式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成 型品、高档模具石膏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术。 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区域 循环经济。

《(二)基于源头和过程控制的燃煤工业锅炉和工业 炉窑污染控制技术》

(二)基于源头和过程控制的燃煤工业锅炉和工业 炉窑污染控制技术

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污染物与电站锅炉相同; 燃煤工业窑炉因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的 物料不同,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各不相同,燃煤工业 锅炉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大多适用于燃煤工业窑炉排 放的常规污染物的控制。“清洁能源替代 / 规模化 – 污染物高效脱除 – 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 / 副产品回 收利用”是燃煤工业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技术 路线;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控制主要执行“先进工 艺 – 污染物高效脱除 - 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 / 副产 品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

1. 技术方向

燃煤工业锅炉及窑炉量大面广,存在大部分单 台污染物排放量少、排放高度低、污染物末端控制 装置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国内外尚 未成功开发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氮氧化 物去除效率不高。燃煤工业锅炉及窑炉,尤其是燃 煤工业锅炉的污染排放应该淘汰 10 t.h–1 以下小型 燃煤锅炉主要走清洁能源替代以及依靠大型化、提高热效率、采用先进工艺的过程控制为主的技术路 线。末端控制技术应采用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而不 是一体化的同时控制技术。副产品回收利用技术主 要针对脱硫副产品。

2. 关键技术

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发基于湿法的高 效脱硫和协同脱硝脱汞技术,研发基于干法 / 半干 法的高效脱硫和协同脱硝脱汞技术,研制在常见排 烟温度下能同时脱硫脱硝的催化剂及相应技术。

低温脱硝技术:适合排烟温度为 200~300 ℃ 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能够满足 60 %~ 70 % 的燃煤锅炉和窑炉的排烟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的需求;适合排烟温度为 150~200 ℃的低温选择性 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燃煤锅炉和 窑炉的排烟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需求;但是排烟温 度越低,适合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成本 越高。

3. 燃煤工业锅炉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淘汰机械、湿法等落后除尘技 术,全部采用静电和布袋除尘技术、干法和湿法脱 硫、低氮燃烧、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为 主,同时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硫资源可回收 的多脱技术)初具规模;

2021—2030 年,以静电和袋式除尘技术为主、 传统脱硫技术中更加关注湿法脱硫技术的改进及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应用;提高同时多 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硫资源可回收的多脱技 术)的比例。

4. 燃煤工业窑炉污染控制

2015—2020 年,钢铁行业烧结机以静电和布 袋烟气除尘技术、氨法脱硫技术为主,初步采用选 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水泥行业新型干法窑炉主 要采用布袋除尘技术、干法和湿法脱硫技术、低氮 燃烧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适当发展适合于新型水泥干法窑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 术;同时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初具规模;

2021—2030 年,钢铁行业烧结机以布袋除尘技 术、氨法脱硫技术为主,部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技术;水泥行业新型干法窑炉主要采用布袋除 尘技术、干法和湿法脱硫技术、低氮燃烧技术、选 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提高同时多种污染物协 同脱除技术的比例。

《(三)“大型化 - 资源化 - 清洁化”的现代炼焦污染控制技术》

(三)“大型化 - 资源化 - 清洁化”的现代炼焦污染控制技术

焦化工艺产生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大气污染(颗粒物) 和水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焦化生产大气污染治理 技术主要针对颗粒物,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 等有害污染物可随颗粒物一并脱除。可以通过干法 熄焦技术及安装烟气净化装置控制气态污染物的排 放。逐步建设和推广焦化生态园区,通过提高炼焦 行业的总体水平解决炼焦行业的污染问题。

1. 技术方向

全面实现焦炉大型化,淘汰炭化室高 4.3 m 及 以下的焦炉、全面实现干法熄焦、推广焦炉加热用 煤气的精脱硫和低 NOx 的燃烧技术,实现煤焦油集 中加工和深度加工。

2. 关键技术

干法熄焦技术:采用干熄焦技术,可降低强粘 结性的焦、肥煤配比,有利于保护资源、降低炼焦 成本。此工艺适合新建焦炉熄焦工艺或大型焦炉湿 法熄焦改造。与湿法熄焦相比,干法熄焦存在投资 较高及本身能耗较高的缺点。

3. 2021—2030 年,建成若干个 1×107 t 级焦化 生态园区,推广焦炉加热用煤气的精脱硫和低 NOx 的燃烧技术。

《四、煤炭清洁利用的中长期综合战略要点》

四、煤炭清洁利用的中长期综合战略要点

为了应对挑战,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我国必须制定长远的煤炭清洁利用战略,并使用全 球最佳的煤利用污染控制技术,执行全球最严格的 排放标准,在煤炭使用的清洁化水平上达到全球领先。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 的比重。在近期大力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发展核 能;在中远期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力争在 2030 年将煤炭占我国一次能 源的比重降低至 50 % 以下。

二是要改善我国煤炭的消费结构,促进煤炭消 费向电力等大型燃煤设备转移,减少煤炭在工业和 民用部门的终端消费。力争在 2020 年和 2030 年电 力部门的煤炭消费比重增长至 60 % 和 65 % [5]

三是要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优化煤炭消费 的空间分布。在北京、上海等煤炭消费强度大、工 业化基本完成的区域,减少煤炭消费量;在东部其 他地区控制煤炭消费的增长速度;引导增加煤炭消 费量的高能耗项目向西部布局。

四是要制订长远的大气污染物控制目标。从 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角度出 发,力争在 2030 年把我国煤炭利用环节的 SO2、 NOx、一次颗粒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9.6×106 t、 7.6×106 t 和 3.6×106 t 以下 [5]。除此之外,为应 对全球控制污染履约的压力,燃煤大气 Hg 排放需 要控制在 127 t。

《五、结语》

五、结语

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的支柱,实现其清洁利 用既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也是实 现全面现代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权益的基本要 求。本研究主要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的需求出发, 既从技术的视角提出了煤利用中长期主要大气污染 物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又考虑到先进减排技术所带 来的污染物减排潜力逐渐变小,提出了为了进一步 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必须降低煤炭使用的增长速度的 煤炭清洁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要点,研究成果对我国 煤炭的污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致谢 》

致谢

本文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煤炭清 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课题四的核心内 容之一,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专家有:雷宇、蒋 洪强、吴文俊、田贺忠、苗茂谦、常丽萍、黄先腾、 谢绍东、张九天、刘建民、王小明、薛建明、刘志强、 许月阳、刘涛、李忠华、郭俊、张原、宋贺强、鲁军、 吴诗勇、胥蕊娜、王书肖、马永亮、吴学成、张涌新、徐甸、赵斌、高佳佳、卢云、刘开运等,在此一并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