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60

年份

2023 4

2022 4

2021 4

2020 3

2018 2

2016 2

2015 11

2012 1

2011 4

2010 1

2009 5

2008 1

2007 2

2006 2

2005 2

2004 1

2003 3

2002 2

2001 4

2000 1

展开 ︾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3

湍流边界层 2

煤与瓦斯突出 2

直接数值模拟 2

相干结构 2

2035 1

AD9954 1

CCS 1

CO2 加氢 1

CO2-ECBM 1

FLTD型脉冲加速器 1

Matlab 1

NOx 1

X 射线成像 1

“1123”生态环保排放限值 1

两硬煤层 1

中国和美国;洁净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战略建议 1

中试平台 1

主动防堵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新型煤化工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趋势分析

武娟妮,张岳玲,田亚峻,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9期   页码 69-74

摘要:

近年来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势头强劲,不仅使转化过程的碳排放有大幅增长的趋势,更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碳排放的增长。为了全面认识新型煤化工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以制烯烃、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制天然气作为新型煤化工的代表,分析了从煤炭生产到产品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现状和趋势中期新型煤化工生命周期CO2eq(CO2当量)排放量是现状的10倍,远期甚至达到现状的21倍,新型煤化工发展呈现过热势头,这给我国的碳减排目标带来不容忽视的压力,其中尤以制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和间接液化发展潜力较大;分析表明,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转化过程,约占54 %~63 %,然而该环节排放的CO2纯度较高,适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

关键词: 制烯烃;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制天然气;生命周期;碳排放    

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分析及其事故后果评价方法

陈思凝,孙金华,王青松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9期   页码 61-64

摘要:

液化石油气(LPG)在其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与火灾和爆炸相关的危险性。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泄漏     火灾     危险性分析     后果评价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

姚福生,易维明,柏雪源,何芳,李永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63-67

摘要: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加热生物质快速热解的方法,将生物质中的长分子链击碎,变成短分子结构而液化。选择玉米秸秆为快速热解对象,大量研究工作证明这种热解方法比较有效。在合理的颗粒度、供料量、热解温度和速度、终止冷却温度的情况下,玉米秸秆液化的收率达到50%左右。一种新型工业化的装置己根据实验结果研制成功。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热解     液化技术     等离子体    

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研制与试验研究

朱锡锋,郑冀鲁,陆强,郭庆祥,朱清时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0期   页码 89-93

摘要:

介绍了一种电热式快速流化床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制,该装置的技术关键是采用两级螺旋进料和大流量喷雾直接冷凝收集生物油。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可以用于各种固体生物质的热解液化,而且无论何种生物质都存在最佳热解温度。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生物油是一种复杂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包含了几乎所有化学类别的有机物;减少原料携带的外在水可有效降低生物油中的水分;储藏时间达半年的生物油仍然可以直接燃烧。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液化     生物油    

– 焦 – 氢 – 铁产业链发展关键技术与战略思考

赵英杰,易群,王涛,韩建超,崔阳,刘倩,任忠凯,刘元铭,黄庆学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103-115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4

摘要: 本文旨在梳理基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焦化、钢铁、氢能产业现实要素基础,提出– 焦– 氢– 铁(气基直接还原铁)产业链发展的新思路。从经济性、能耗水平、碳排放等方面着手,对– 焦– 氢– 铁产业链中的5 种技术路径进行对比与评价,进而分析研判制氢技术耦合直接还原铁路径的发展潜力与战略选择;以山西省作为案例,具体阐述了– 焦– 氢– 铁产业链技术的发展目标与产业布局。研究建议,树立清洁低碳发展理念,依托– 焦– 氢– 铁产业链推进能源转型发展,制定– 焦– 氢– 铁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规划,协同推进相关产业链的政策

关键词: 直接还原铁     产业链     能源转型     焦化     氢能    

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6期   页码 15-24

摘要:

在论述煤炭的战略地位、利用现状和分析新一代煤化工技术与洁净技术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科学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提出了我国发展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利用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 煤化工     洁净技术     对策    

我国基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潜力及技术路线研究

王倜,刘培,麻林巍,李政,倪维斗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9期   页码 75-81

摘要:

基多联产技术是先进清洁的煤炭利用技术,是综合解决我国能源系统主要问题的关键技术。针对我国多联产系统概念不清的现状,本文根据我国国情总结提炼出了多联产系统的定义及分类方法。同时,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液态燃料供应紧张的问题日渐凸显,基液态燃料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建立能源安全损益模型,得出了我国基替代燃料发展的最优规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到2030年前我国基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 能源系统;基替代燃料;多联产;基多联产;发展战略和路线    

我国洁净技术2035 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研究

孙旭东,张博,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3期   页码 132-140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21

摘要: 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亟待大力发展洁净技术。本文在界定洁净技术概念的基础上,辨识了洁净技术的先进性特征,预判了面向2035 的关键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主要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我国洁净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等先进发电技术及煤炭深加工产业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工程示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在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区域或企业间平衡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着眼于煤炭能源长远发展,前瞻规划面向2035 的洁净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积极部署先进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全面提升我国洁净技术发展水平,有效改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发展环境。

关键词: 煤炭     洁净技术     能源战略     2035    

岩体水力致裂弱化技术及其进展

黄炳香,邓广哲,刘长友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4期   页码 83-88

摘要:

针对煤矿开采中坚硬顶(板)冒落性差的问题,讨论了煤矿生产中由此产生的顶放出率、冲击矿压、自燃发火和瓦斯积聚等技术难题;分析了坚硬顶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水力致裂     裂缝扩展     细观结构    

直接驱动Z箍缩的FLTD型脉冲功率源的发展

孙凤举,邱爱慈,曾正中,曾江涛,丛培天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1期   页码 56-63

摘要: 模块的新进展,基于FLTD拟重复频率运行的针对聚变能源(IFE)应用的原理性样机Z-POP装置,以及下一代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和IFE用的指标为6 MV,60 MA/90 MA和100 ns FLTD型直接驱动脉冲源的概念设想;初步分析了FLTD直接驱动源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快Z箍缩     直接驱动     FLTD型脉冲加速器     高功率脉冲加速器     概念设计    

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自抗扰交流调速研究

戴巨川, 吴新开,文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91-95

摘要:

在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TC)调速系统中,常规PID速度调节器在电机受到扰动的情况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使电机恢复到稳态值。为此,将一种新型的自抗扰控制器(ADRC)引入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中,设计速度ADRC调节器代替PID调节器,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S)方法设计速度观测器。对比分析了PID与ADRC两种方案下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交流调速系统性能。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自抗扰控制     速度观测器     无速度传感器     感应电机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耦合的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研究

施式亮,伍爱友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9期   页码 91-96

摘要:

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动力现象,剧烈的动力效应可导致矿井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实现与瓦斯突出的有效预测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与瓦斯突出的自然条件及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引起预测指标权值分布不合理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耦合的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煤矿实现与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突出等值线    

岩灾害动力现象危险性预测中的定向定位研究

肖红飞,何学秋,冯涛,王恩元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11期   页码 81-86

摘要:

为了更好地应用非接触电磁辐射方法预测预报岩灾害动力现象的危险性,借助于力电耦合方程计算出在天线的各个朝向电磁辐射信号的变化规律及对某一个固定监测点结果的比较,就可以确定出某一个监测点电磁辐射信号的最佳监测方向以及应力变化最大(即危险性最大)的方向;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进行巷道迎头电磁辐射动态监测时,天线测定的位置应该放置在巷道高度方向的中部,并对着煤层层理方向,通过不断改变天线朝向来监测巷道迎头和两帮岩层的突出危险性;可以通过应力场数值模拟得出的应力集中区来确定有效预测距离的范围现场电磁辐射信号测定结果表明,利用力电耦合研究岩灾害动力现象危险性预测中危险区域的定向定位是可行的。

关键词: 岩动力灾害     危险性预测     定向定位     岩变形破裂     力电耦合     电磁辐射(EME)    

我国综采放顶开采技术及其展望

赵经彻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9-16

摘要: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我国煤炭工业有重大影响的综采放顶开采技术的概况;论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在该项技术进步中在顶可放性评价、岩()运动规律及支架围岩关系、提高回收率的技术和工艺、安全控制、大功率成套设备研制等方面的创造性贡献;对综采放顶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采放顶     顶板管理     资源回收率     煤矿安全    

薄煤层刨机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宋秋爽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11期   页码 33-38

摘要:

针对薄煤层安全、经济开采这一世界性难题,分析我国薄煤层资源分布以及开采技术现状,提出我国刨机成套装备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的分析及研究,提出技术解决方法和途径,为刨机的自动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机成套装备     定向定量推移     异构地质     自适应控制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新型煤化工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趋势分析

武娟妮,张岳玲,田亚峻,谢克昌

期刊论文

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分析及其事故后果评价方法

陈思凝,孙金华,王青松

期刊论文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

姚福生,易维明,柏雪源,何芳,李永军

期刊论文

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研制与试验研究

朱锡锋,郑冀鲁,陆强,郭庆祥,朱清时

期刊论文

– 焦 – 氢 – 铁产业链发展关键技术与战略思考

赵英杰,易群,王涛,韩建超,崔阳,刘倩,任忠凯,刘元铭,黄庆学

期刊论文

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技术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谢克昌

期刊论文

我国基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潜力及技术路线研究

王倜,刘培,麻林巍,李政,倪维斗

期刊论文

我国洁净技术2035 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研究

孙旭东,张博,彭苏萍

期刊论文

岩体水力致裂弱化技术及其进展

黄炳香,邓广哲,刘长友

期刊论文

直接驱动Z箍缩的FLTD型脉冲功率源的发展

孙凤举,邱爱慈,曾正中,曾江涛,丛培天

期刊论文

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自抗扰交流调速研究

戴巨川, 吴新开,文丽

期刊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耦合的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研究

施式亮,伍爱友

期刊论文

岩灾害动力现象危险性预测中的定向定位研究

肖红飞,何学秋,冯涛,王恩元

期刊论文

我国综采放顶开采技术及其展望

赵经彻

期刊论文

薄煤层刨机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宋秋爽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