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17

会议视频 40

会议信息 38

年份

2024 3

2023 56

2022 57

2021 65

2020 33

2019 55

2018 23

2017 27

2016 13

2015 15

2014 14

2013 23

2012 5

2011 22

2010 11

2009 6

2008 7

2007 9

2006 4

2005 7

展开 ︾

关键词

生物质 13

生物工程 12

生物材料 11

吸附 9

组织工程 9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7

生物柴油 6

人工智能 5

固体废物 5

生物科技 5

3D打印 4

中国 4

环境污染 4

生物医学 4

碳中和 4

资源化利用 4

高分子材料 4

2019 3

2020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了解澳大利亚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物固体中某些滥用药物的清除和去向 Article

Meena K. Yadav, Cobus Gerber, Christopher P. Saint, Ben Van den Akker, Michael D. Short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5期   页码 872-879 doi: 10.1016/j.eng.2019.07.012

摘要:

非法药物和医用药物正逐渐成为研究者关心的新兴污染物,现在已有大量研究工作评估了它们在废水中的存在情况。然而,关于这些药物在处理后的污泥或生物固体中存在情况的信息却很少。、作为代表性非法兴奋剂的甲基苯丙胺和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 methamphetamine, MDMA),以及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的药品可待因和吗啡。在所有生物固体样品中均检测到甲基苯丙胺、可待因和吗啡,平均浓度为20~50 μg·kg–1。这三种药物在生物固体中的存在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体和土壤中相对稳定,并至少可在生物固体中存在几年的时间。基于这些化合物的估计风险商(risk quotient, RQ)进行的简单环境风险评估表明,在标准的澳大利亚生物固体施用量下,与生物固体土地施用相关的潜在环境风险非常低。

关键词: 消化生物固体污染甲基苯丙胺吸附    

生物质垃圾制沼气技术综述 Review

Spyridon Achinas, Vasileios Achinas,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3期   页码 299-307 doi: 10.1016/J.ENG.2017.03.002

摘要: 目前的研究认为消化是一种高效的可替代技术,其既能产生生物燃料,又能可持续地处理垃圾。在沼气工业,为了促进沼气的生成和提高质量,有几种不同的技术趋势。然而,投资消化的成功取决于原料成本低和沼气使用范围广( 热能、电能和燃料)。在欧洲能源市场,沼气的生产一直在增长,为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经济的替代选择。本文的目的是对由木质纤维素类的生物垃圾生产沼气进行综述,为沼气经济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消化     沼气     可持续能源     木质纤维素垃圾     生物生态学    

产能生物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李文卫, 俞汉青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4期   页码 438-446 doi: 10.1016/J.ENG.2016.04.017

摘要: 其中,生物处理作为一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能源并且保留其中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的技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是,这类技术的实际应用目前仍面临着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侧流强化污泥消化生物反应器(AnMBR)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展望了这些技术走向应用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能     生物反应器     生物电化学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    

有机固液废弃物生物炼制的突破性技术 Feature Article

Paul Chen,Erik Anderson,Min Addy,Renchuan Zhang,Yanling Cheng,Peng Peng,Yiwei Ma,Liangliang Fan,Yaning Zhang,Qian Lu,Shiyu Liu,Nan Zhou,Xiangyuan Deng,Wenguang Zhou,Muhammad Omar,Richard Griffith,Faryal Kabir,Hanwu Lei,Yunpu Wang,Yuhuan Liu,Roger Ruan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4期   页码 574-580 doi: 10.1016/j.eng.2018.07.004

摘要: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堆制和燃烧,并从中提取能量和有价值的物质。污水的首要管理策略是治理和排放。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新方法使利用固体废物和废水成为可能。研究证明,不可回收废弃物和生物固体可通过不同方法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电能、燃料和化学品,并且液体废物或能帮助农作物和藻类的成长,为能量回收和食物生产提供不同的选择。本文针对有机固液废物提出新型生物炼制方案,这些废物来源于城市废料、食品和生物加工厂以及动物生产设施。四大新型突破性科技——真空辅助高温消化、扩展鱼菜共生系统、含油废物经甘油裂解制取生物柴油和微波辅助热化学转化,均可运用于生物炼制方案中,从而成功将废物转化,用以生产化学品、化肥、能量(沼气、合成气、生物柴油和生物油)、食物、饲料,得到干净的水并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关键词: 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废水     热解     气化     消化     微藻     生物柴油     生物炼制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UASB颗粒污泥中苯酚降解微生物生态位分化研究 Article

Kengo Kubota, Kei Igarashi, Masayoshi Yamada, Yasuyuki Takemura, Yu-You Li, Hideki Harada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9卷 第2期   页码 61-66 doi: 10.1016/j.eng.2021.05.012

摘要: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克隆文库构建技术,研究了污泥床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时所收获的颗粒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颗粒薄片的FISH 分析显示细菌和古菌呈随机分布。然而,互营杆菌、隐杆厌氧菌和互养菌分布明确。在颗粒细胞的外层发现了隐杆厌氧菌和互养菌,两者关系密切,而互营杆菌则位于颗粒细胞的深层。结果表明,互营杆菌不太可能产生苯甲酸盐,并将其作为中间产物来喂养邻近的生物,这一点与以往研究所提出的理论相矛盾。

关键词: 隐杆厌氧菌(Cryptanaerobacter    荧光原位杂交     苯酚降解     互营杆菌(Syntrophorhabdaceae)     互养菌(Syntrophus    升流式污泥床(UASB)颗粒污泥    

通过分批处理香蕉皮提高沼气产量 Article

Spyridon Achinas, Janneke Krooneman,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5期   页码 970-978 doi: 10.1016/j.eng.2018.11.036

摘要: 消化(AD)技术已被应用于废水、污泥、食物垃圾和农业剩余物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生产能源和消除废物。本研究探讨有机负荷(OL)和牛粪(CM)添加对处理香蕉皮废料(BPW)时AD性能的影响。在OL为每升18 g和22 g挥发性固体(gvs)时,CM含量为10%、20%和30%的香蕉皮(BP)每日最大沼气产量分别为50.20 mL·gvs&ndash

关键词: 沼气     香蕉皮     牛粪     处理     分批试验     动力学研究    

市政污泥热水解—真菌发酵产菌丝纤维回收有机质资源的研究 Article

梁嘉晋, 李炳, 温磊, 李若泓, 李晓岩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2期   页码 203-211 doi: 10.1016/j.eng.2020.09.002

摘要: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热水解—真菌发酵—消化的三阶段精炼策略,旨在实现市政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市政污泥经过140 ℃、160 ℃和180 ℃两级热水解处理后,总挥发性固体(TVS)的去除率分别为36.6%、47.7%和58.5%,总有机碳(TOC)的溶解释放效率分别达到28.0%、38.0%和45.1%在140 ℃和160 ℃下,污泥热水解上清液经过真菌发酵后,菌丝纤维的生物量分别达到1.30 g·L–1和1.27 g·L&ndash在160 ℃下,污泥热水解上清液经真菌发酵耦合消化两级生物处理,能将热水解上清液超过75%的有机物进行综合利用以回收菌丝纤维和沼气。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热水解     真菌发酵     菌丝纤维     消化     污泥处理    

开发产业沼气实现生物天然气对天然气的替代——有机废弃物处理从“环保主导”向“能源-环保双赢”的转型

程序,郑恒受,梁近光, 朱万斌,崔宗均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2期   页码 29-34

摘要: 研究发现全国生物天然气生产潜力超过1 000亿m3/a,将成为我国部分地替代供应日趋紧缺的天然气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产业沼气     技术升级换代     生物天然气    

污染水源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桑军强,王志农,孟庆宇,张锡辉,何长义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3期   页码 75-78

摘要:

通过预曝气增加进水DO含量,改进了生物处理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试验采用常用的陶粒滤池工艺,安装两套相同的反应器,一套反应器采用传统的曝气方法供,原水直接进入反应器,另一套反应器的原水先进行纯氧预曝气,使之DO达到超饱和状态,反应器内不再进行曝气。试验结果表明,原水预先充达到超饱和状态后进行生物处理,原水中的DO可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采用传统曝气方法供生物处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开发适用于饮用水生物处理的无泡供装置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物处理     水源水         无泡曝气    

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制备聚二甲基烷复合膜——从单通道到多通道 Article

董孜业, 朱海鹏, 杭颖婷, 刘公平, 金万勤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期   页码 89-99 doi: 10.1016/j.eng.2019.10.012

摘要: 本文提出通过涂覆/错流法在单通道或多通道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制备聚二甲基烷(PDMS)复合膜。通过控制聚合物浓度和涂覆时间,优化了PDMS/陶瓷中空纤维复合内膜的纳米结构和分离性能。分别用场发射电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纳米压痕/划痕技术和渗透气化回收生物丁醇测试表征了膜的形貌、表面化学性质、界面结合力和分离性能。本文提出涂覆/错流的简便方法用于制备中空纤维内表面涂层,显现出巨大潜力,在膜材料、吸附剂、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 陶瓷中空纤维     内膜     渗透汽化     聚二甲基    丁醇    

电中性固体表面上多条肽链的吸附过程——粗粒化模拟研究 Research

裘若桑, 肖杰, 陈晓东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2期   页码 185-194 doi: 10.1016/j.eng.2018.12.012

摘要:

蛋白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涉及诸多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做到精准调控。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获取固-液界面分子尺度的蛋白质移动机理,从而为预测蛋白质吸附和结垢现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多尺度粗粒化模型对多条疏水的丙氨酸十二肽在金表面的聚集和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30.0%的独立肽链会被快速地吸附固体表面。这些在表面吸附的肽链经过一段时间的爬行,其中的一些(51.0%)能与吸附在表面的或是游离在溶液中的肽链融合,从而形成吸附在表面的聚集体。这些在固-液界面吸附的肽链使得固体表面性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之后溶液中肽链和聚集体在金表面的吸附。本研究揭示的多条肽链吸附机理有希望为进一步研究多个蛋白质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肽链     聚集体     吸附     粗粒化计算    

中国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产业

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田宜水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2期   页码 78-82

摘要:

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具有易运输和储存、燃烧效率高等特点,是生物质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之一。国外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技术体系和产业模式。我国已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生物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已趋于成熟。

关键词: 中国     生物    固体成型     燃料     燃烧    

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209-212

摘要:

通过对保定市某印染纺织有限公司印染废水调试过程中微生物的镜检分析,发现在调试过程中微 生物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简单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微生物种群,并对其变化的原因做简单分析,为水 处理调试过程的微生物监测方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生物处理     生物种群变化    

氯化水与地表水导致的膜污染对比解析——生物污染特性和微生物探究 Article

张莉, 徐磊, Nigel Graham, 俞文正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154-164 doi: 10.1016/j.eng.2021.03.016

摘要:

氯在城市水处理过程中通常用于灭活病原体和预防水媒疾病,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作为一种预处理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缓解超滤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自来水在重力驱动膜过滤系统中对生物膜的形成及生物污染的影响。同时,未处理的地表水(湖水)所形成的生物膜/生物污染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自来水过滤系统产生了比湖水更严重的膜污染,而且多糖和eDNA的含量更高。其生物膜形态致密,但是湖水形成的生物膜是多孔、类似蜘蛛网状的结构,猜测可能与生物膜中的细菌有关。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Xanthobacter在自来水形成的生物膜中占据优势地位。此外,研究发现膜的亲、疏水性对膜污染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揭示了耐氯细菌在膜污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入地认识了膜污染,可为寻求有效的膜污染控制方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污染     生物    GDM过滤技术     超滤     耐氯细菌     亲水性    

双氧原子掺杂的氮化硼材料用于吸附脱硫研究 Article

罗静, 魏延臣, 巢艳红, 王超, 李宏平, 熊君, 华明清, 李华明, 朱文帅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4卷 第7期   页码 86-93 doi: 10.1016/j.eng.2020.08.030

摘要:

原子普遍共存于六方氮化硼(h-BN)吸附剂中。如何利用h-BN中的原子以强化其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课题。本文以聚合法构建原子晶格内部取代和边缘羟基化修饰的双氧原子位点改性BN(BN‒2O)材料。BN‒2O的边缘羟基原子能够增强二苯并噻吩(DBT)与其非均匀表面的π-π作用,从而促进多分子层型吸附过程。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还揭示了BN‒2O晶格内部的原子可以通过极化吸附质的方式增强其与BN‒2O之间的偶极作用,进一步提高BN‒2O从富含芳烃的燃油中选择性吸附DBT的能力,使得其在燃油吸附脱硫领域表现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吸附结果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果。因此,该聚合法同样可被应用于其他杂原子掺杂体系以提升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聚合物基合成策略     内部取代BN     掺杂     吸附脱硫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了解澳大利亚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物固体中某些滥用药物的清除和去向

Meena K. Yadav, Cobus Gerber, Christopher P. Saint, Ben Van den Akker, Michael D. Short

期刊论文

生物质垃圾制沼气技术综述

Spyridon Achinas, Vasileios Achinas,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期刊论文

产能生物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李文卫, 俞汉青

期刊论文

有机固液废弃物生物炼制的突破性技术

Paul Chen,Erik Anderson,Min Addy,Renchuan Zhang,Yanling Cheng,Peng Peng,Yiwei Ma,Liangliang Fan,Yaning Zhang,Qian Lu,Shiyu Liu,Nan Zhou,Xiangyuan Deng,Wenguang Zhou,Muhammad Omar,Richard Griffith,Faryal Kabir,Hanwu Lei,Yunpu Wang,Yuhuan Liu,Roger Ruan

期刊论文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UASB颗粒污泥中苯酚降解微生物生态位分化研究

Kengo Kubota, Kei Igarashi, Masayoshi Yamada, Yasuyuki Takemura, Yu-You Li, Hideki Harada

期刊论文

通过分批处理香蕉皮提高沼气产量

Spyridon Achinas, Janneke Krooneman,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期刊论文

市政污泥热水解—真菌发酵产菌丝纤维回收有机质资源的研究

梁嘉晋, 李炳, 温磊, 李若泓, 李晓岩

期刊论文

开发产业沼气实现生物天然气对天然气的替代——有机废弃物处理从“环保主导”向“能源-环保双赢”的转型

程序,郑恒受,梁近光, 朱万斌,崔宗均

期刊论文

污染水源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桑军强,王志农,孟庆宇,张锡辉,何长义

期刊论文

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制备聚二甲基烷复合膜——从单通道到多通道

董孜业, 朱海鹏, 杭颖婷, 刘公平, 金万勤

期刊论文

电中性固体表面上多条肽链的吸附过程——粗粒化模拟研究

裘若桑, 肖杰, 陈晓东

期刊论文

中国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产业

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田宜水

期刊论文

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期刊论文

氯化水与地表水导致的膜污染对比解析——生物污染特性和微生物探究

张莉, 徐磊, Nigel Graham, 俞文正

期刊论文

双氧原子掺杂的氮化硼材料用于吸附脱硫研究

罗静, 魏延臣, 巢艳红, 王超, 李宏平, 熊君, 华明清, 李华明, 朱文帅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