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Jian-ya Jiang,Yang-wei Rao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4年 第1卷 第4期 页码 406-409 doi: 10.15302/J-FEM-2014049
关键词: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 education mode comparative research training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hina
Chuan-jun Zheng,Hu Cheng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5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304-310 doi: 10.15302/J-FEM-2015046
关键词: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China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Situation & Outlook
Zhu Gao-feng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4年 第1卷 第1期 页码 105-112 doi: 10.15302/J-FEM-2014010
张曙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页码 53-56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10年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现实不尽如人意。阅读《在崛起风暴之上腾飞——为了美国更美好的经济明天注入能量和补充人力》报告后,列举了我国科技、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就美国“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建议;附录了该报告的摘要。
Creating a new university-education system to promote Agriculture Green Development
Fusuo ZHANG, Weichun DONG, Jianqiang LI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7卷 第1期 页码 114-116 doi: 10.15302/J-FASE-2019319
张志军,张阳,李一萱,于晓松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2期 页码 93-97 doi: 10.15302/J-SSCAE-2019.02.004
医学教育承担着为医药卫生事业输送人才的重任,为了满足“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需求,缓解医学人才稀缺的现状,提升高等医学教育人才输出的质量,亟需根据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用以保障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出发,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及建议,为进一步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的多层次、科学、合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null
《医学前沿(英文)》 2016年 第10卷 第1期 页码 91-100 doi: 10.1007/s11684-016-0428-0
Preventive medicine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 the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 but its effectivenes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 are yet to be widely looked into in the context of Malaysia. We aimed to measure the familiarity with, percep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to learn, and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preventive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determinants among the medical students in Malaysia. Thu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an anonymous online survey among 387 randomly selected final year medical students of four large public medical schools in Malaysia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4. Of the total sample, only 340 (response rate 87.8%) gave a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and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The familiarity of the sample with preventive medicine was measured in 19 preventive medicine areas, and their percep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their ability to practice it were gauged on a Likert scale (low score indicates disagreement and high indicates agreement).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llow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mean age of the respondents was 23.7 (SD 0.77) years, and 61.2% (n = 208) of them were females. Results showed that 22.9% of the sample (n= 78) had a low familiarity with preventive medicine, whereas 76.8% (n = 261) had a high familiarity. The study sample specified that among all the preventive medicine subjects, screening and control as well as smoking cessation and immunization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learn.” In univariable analysis, being a female, medical school, family size, and percep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to learn preventive medicine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it.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the perception towards the importance to learn preventive medicine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aOR (adjusted odds ratio) for those who “agreed” 17.28 (95% CI aOR 4.44 – 67.26, P<0.001) and for “strongly agreed” 35.87 (95% CI aOR 8.04 – 159.87, P<0.001). Considering these findings, the familiarity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preventive medicine should be increased. The percep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to learn preventive medicine is a strong determinant for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it.
刘晓云,常春,侯建林,杨健,田传胜,纪颖,胡丹,孟庆跃,王陇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2期 页码 50-54 doi: 10.15302/J-SSCAE-2017.02.008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全民健康教育、卫生人才培养及卫生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本文总结国内外已有经验,分析我国全民健康和医药卫生教育及法规体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全民健康和医药卫生教育及法规体系的政策建议: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的强制性;根据社会需求培养适宜卫生人才,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尽快推动医药卫生“母法”的出台,并对现行医药卫生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和修订。
汪应洛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3期 页码 17-20
当代工程观反映了当代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交叉融合、协调构建的新趋势,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工程人才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当代工程观的基本内容;探讨了传统工程教育中的存在过分强调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问题;提出了以综合理性为主导,融合当代工程观的当代工程教育理念。
卢向群,孙禹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6期 页码 120-128 doi: 10.15302/J-SSCAE-2019.06.020
教育信息化日益普及,智慧学习空间不断出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便捷化、多样化需求也日益凸显,而第五代移动通信( 5G)技术以其大带宽、超高可靠、超低时延、大规模物联等特征,将成为教育网络甚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使能技术。本文重点探索 5G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在梳理教育信息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网络面临的技术挑战,从教学、教研、教育管理三方面着手,论证提出相应的 5G应用场景,形成 5G教育信息化总体视图。面向 2035年, 5G的技术普及与应用拓展,将不断丰富教育场景的内涵,推动教育场景的变革,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创新的原生动力。
Toward deep impacts of BIM on education
Žiga TURK, Andreja ISTENIČ STARČIČ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20年 第7卷 第1期 页码 81-88 doi: 10.1007/s42524-019-0035-2
关键词: engineering educati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杜建,李爱花,唐小利,高百红,黎孟枫,郑树森,张伯礼,徐建国,段志光,杨宝峰,樊代明,詹启敏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2期 页码 55-60 doi: 10.15302/J-SSCAE-2019.02.001
本文在基于数据与证据综合分析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总体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我国国情,以建立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内容开展研究。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继续提升战略定位,在国家层面建立宏观管理协调机制;二是科学规划招生、改革课程体系,分阶段逐步实现医学教育精英化和均质化;三是逐步取消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招生统考制度和学位论文制度,将规培与学位并轨,并推进医生由单位人过渡为行业人;四是加快人事薪酬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试点与实施;五是构建以大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六是积极推动以“师承教育+学位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七是建立国家健康研究基金。
白慧君,冯昊,王彩云,付文华,高百红,詹启敏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2期 页码 69-73 doi: 10.15302/J-SSCAE-2019.02.003
院校医学教育肩负着教育和健康两大民生工程,承担着为医药卫生事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药服务模式在我国经历重大变革,国际院校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医学类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医药卫生院校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院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国际上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为参照,探讨与我国现代医药卫生人才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新型国家医药卫生人才院校教育培养架构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培养我国优秀医药卫生人才、保护居民健康、推动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郭哲,徐立辉,王孙禺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2期 页码 179-188 doi: 10.15302/J-SSCAE-2022.02.016
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国际社会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整合重塑以取得创新突破;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在引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同时,日益成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本文在梳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支撑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特质,从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关键能力新要求、国际工程联盟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框架解析、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3个方面展开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总结了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设计和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研究认为,我国面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策略应从注重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协同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发挥专业集群优势,赋能课程教学、培养优秀工程人才,强化专业认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5个方面着手进行,以期推进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工程科技人才 需求特质 毕业生素质和专业能力框架 工程教育
袁钦钦,许良智,宿宓,聂颖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5期 页码 34-38
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加强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对其避孕行为的影响。选择2011年8月1 日—2011 年9 月30 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200 人,进行术后常规处理(常规处理组)。选择2011 年10 月25 日—2012 年4 月10 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200 人,流产后常规处理并加强避孕咨询与教育(加强干预组),两组均于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半年后随访率分别为46 %,71.5 %(P<0.01)。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流产后4 周内性生活的恢复率分别为10.8 %,3.5 %(P<0.05);半年内加强干预组避孕行为的正确率高于常规处理组(P<0.01),而且其避孕套、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和节育环等现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高于常规处理组(P<0.01),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等传统避孕方法使用率低于常规处理组(P<0.01);常规处理组和加强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7.0 %,1.5 %(P>0.05)。研究表明,及时通过加强流产后避孕咨询与教育,能提高人工流产后女性的避孕意识,增加避孕知识,提高正确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更好地促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Reveal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Education Model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Major Education Improvement in China
Jian-ya Jiang,Yang-wei Rao
期刊论文
Creating a new university-education system to promote Agriculture Green Development
Fusuo ZHANG, Weichun DONG, Jianqiang LI
期刊论文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educ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Malaysia
null
期刊论文
Toward deep impacts of BIM on education
Žiga TURK, Andreja ISTENIČ STARČIČ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