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739

会议视频 59

会议信息 38

年份

2024 7

2023 81

2022 85

2021 118

2020 55

2019 80

2018 40

2017 52

2016 30

2015 14

2014 34

2013 8

2012 22

2011 24

2010 8

2009 14

2008 15

2007 33

2006 13

2005 16

展开 ︾

关键词

生物质 13

生物工程 12

生物材料 11

组织工程 9

人工智能 8

医学 8

绿色化工 7

生物柴油 6

医院中子照射器 5

生物科技 5

肠道菌群 5

3D打印 4

生物医学 4

膜分离 4

营养健康 4

运载系统 4

高分子材料 4

2019 3

2020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宫内节育表面的细菌生物研究

张向卉,曲雯雯,黄薇,方 婕,吴凡子,周辛璇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6期   页码 21-27

摘要:

目的:宫内节育(IUD)是目前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之一,然而众多研究认为IUD的应用增加了盆腔性疾病(PID)的发生率。近年研究发现细菌生物(BF)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本研究拟探究无盆腔疾病妇女的不同类型宫内节育表面是否存在BF,了解IUD是否为BF形成提供平台,是否增加盆腔性疾病的易感性。方法:不同类型IUD标本,根据表面清洁程度分别进行单独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单独需氧、厌氧细菌培养,以及SEM观察+培养了解IUD表面是否存在BF。结果:共纳入IUD标本86例,85例非PID女性的IUD,同期1例盆腔感染性疾病患者的IUD。25例进行单独SEM观察,阳性1例,其余标本未见典型BF结构。单独细菌培养47例,需氧细菌培养阳性1例,见大面积菌苔覆盖,考虑污染可能性大,其余标本未见细菌生长。SEM联合培养14例,细菌培养阳性,电镜无阳性发现。其余培养及SEM观察阴性。

关键词: 宫内节育盆腔性疾病细菌生物SEM    

新型立式网状宫内节育对动物子宫肌电和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王磊光,郭成浩,邱毅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5期   页码 47-51

摘要:

探讨新型立式网状宫内节育(new three-dimensional and reticular intrauterine device制作3 种规格(短、中及长)的IUD,放置在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子宫内,按常规无菌手术在耻骨联合正中切口切开腹壁,应用电生理仪进行子宫肌电检测。

关键词: 立式网状宫内节育     子宫肌电     内膜容受性    

浅谈五种宫内节育不良反应分析

李华洁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6期   页码 28-30

摘要:

通过观察放置宫内节育(IUD),爱母环(MCU)、母体乐(MCU375)、宫形环(GCU300)、TCU220C和吉妮环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为育龄妇女知情选择IUD提供参考依据。将671例自愿采取放置宫内节育避孕而无禁忌症的妇女随机分成五组,分别放置A组MCU,B组MCU375,C组GCU300,D组TCU220C,E组吉妮环五种IDU,随访两年,对其术后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疼痛,脱环,带妊娠,白带增多情况进行比较。GCU300的脱环率最高,TCU220C、MCU和MCU375、吉妮环的脱环率都比较低;带妊娠MCU和GCU300最高,MCU375、TCU220C和吉妮环均低。临床应根据受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IUD,提高育龄妇女对避孕措施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节育环;不良反应;吉妮环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与预防盆腔的相关性研究

吴晓杰,刘霞,陶跃平,王洁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6期   页码 4-7

摘要: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子宫内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及预防盆腔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45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术后子宫内即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而对照组不予放置。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组织IGF-1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且随访2年,了解患者盆腔发生情况。随访2年对照组224例患者中39例发生盆腔,复发率为10.89 %,而研究组184例发生盆腔12例,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术后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术后与术前变化无差异性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子宫内膜的IGF-1表达存在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并减少盆腔发生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盆腔    

囊型宫内节育避孕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钟兴明,韦相才,朱国平,李艳秋,伍园园,李志才,郭建华,曾幸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6期   页码 8-12

摘要:

目的:对囊型宫内节育避孕材料的细胞毒性的潜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研制的硅橡胶材料与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对照,根据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标准,设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高密度聚乙烯)浸提液组、阳性对照液(含6.3 %苯酚的结论:根据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标准,所测硅橡胶材料细胞毒性评价符合要求。

关键词: 宫内节育;硅橡胶材料;细胞毒性;动物实验;鼠    

氯化水与地表水导致的污染对比解析——生物污染特性和微生物探究 Article

张莉, 徐磊, Nigel Graham, 俞文正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154-164 doi: 10.1016/j.eng.2021.03.016

摘要:

氯在城市水处理过程中通常用于灭活病原体和预防水媒疾病,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作为一种预处理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缓解超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自来水在重力驱动膜过滤系统中对生物的形成及生物污染的影响。同时,未处理的地表水(湖水)所形成的生物/生物污染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自来水过滤系统产生了比湖水更严重的污染,而且多糖和eDNA的含量更高。其生物形态致密,但是湖水形成的生物是多孔、类似蜘蛛网状的结构,猜测可能与生物中的细菌有关。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Xanthobacter在自来水形成的生物中占据优势地位。此外,研究发现的亲、疏水性对污染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揭示了耐氯细菌污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入地认识了污染,可为寻求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污染     生物     GDM过滤技术     超滤     耐氯细菌     亲水性    

新型立体式网状宫内节育初步临床观察

邱毅,王磊光,于玲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5期   页码 39-46

摘要:

为了观察新型立体式网状宫内节育(3-DR-IUD)的避孕效果及副反应,将152 例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接受3-DR-IUD组和放置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分别于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2 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放置宫内节育(IUD)后副反应(如腹痛、腰痛、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量、白带等)的发生率、带妊娠率、IUD脱落率、因症取出率、续用率及避孕效果3-DR-IUD 组无脱落,无带妊娠者,3 个月时因对硅橡胶过敏取出1 例,12 个月时终止率为1.3 %,续用率为98.7 %(75/76);2-DIUD组终止率为13.2 %,续用率为86.8 %

关键词: 3-DR-IUD     临床实验     副反应     避孕效果    

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形成机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控制策略研究 Review

凌娜, Stephen Forsythe, 吴清平, 丁郁, 张菊梅, 曾海燕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4期   页码 393-405 doi: 10.1016/j.eng.2020.02.007

摘要:

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坏死性肠炎、脑膜炎和婴儿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疾病C. sakazakii 可以在不同食品生产环境和设备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该菌免受恶劣环境伤害的细胞生长模式——生物,并成为其在食品中持续污染的重要来源然而,细菌生物由于其耐药特性难以去除。传统的清洗和消毒程序不足以完全控制生物,并且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生物形成和扩散。因此,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传递系统、物种间相互作用以及制备来自微生物、天然提取物和噬菌体的抗菌分子等控制生物的新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阐述C. sakazakii 生物形成机制及其潜在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生物     控制     阪崎克罗诺杆菌     形成     去除    

一种基于Caco-2细胞单层的筛选抵抗特定代谢性疾病益生菌的模型 Article

刘阳, 彭江, 朱诗雅, 于雷雷, 田丰伟,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翟齐啸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222-233 doi: 10.1016/j.eng.2022.02.014

摘要: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益生菌在缓解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的代谢疾病方面的潜力。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高效筛选抵抗特定代谢疾病益生菌菌株的模型。本研究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酒精处理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了139株乳杆菌在体外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显示,两种疾病模型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82和-0.97,表明使用体外细胞模型模拟益生菌在体内的保护作用是可靠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体外方法,用于高效筛选可以抵抗特定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和慢性酒精性肝病)的益生菌。

关键词: 乳杆菌     肠道屏障     Caco-2细胞     筛选模型     代谢性疾病    

从农场到微生物工程: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

Dominique Angèle Vuitton, Jean-Charles Dalphin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98-109 doi: 10.1016/J.ENG.2017.01.019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IgE 依赖性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呈稳步上升趋势,在人类发展史上,这种现象是很罕见的。本文综述了暴露在不同微生物组成的农场环境对过敏性疾病的保护作用。此外,传统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如何促进儿童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以及此种相互作用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不可逆性缺失同样被阐明。过敏性疾病专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临床应用传统益生菌(如乳杆菌和双岐杆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并未达到满意的预期效果。小鼠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模型研究表明,牛棚中存在着对过敏性疾病起重要预防作用的微生物,如鲁氏不动杆菌(A.lwoffii) F78、乳酸乳球菌(L. lactis) G121然而,在对农场环境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基础上,研发新一代益生菌仍需要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和生物工程师以及儿科医生、过敏性疾病专科医生、临床试验专家和伦理委员会之间的密切合作。

关键词: 过敏     农场     生物多样性     免疫调节     微生态     转化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光学疗法及其应用展望

魏勋斌,周非凡,陶乐婵,杨思华,顾波波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3期   页码 108-116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17

摘要: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导致认知及运动障碍的一类不可逆损伤性疾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潜力,对疾病缓解与有效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光学疗法是利用光线与组织的相互作用,通过光化学或光物理反应治疗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具有精准性和微创性的技术特点。临床研究也证实弱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患的病理症状,作为一种无创物理疗法,弱光治疗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缓解和有效控制提供了非常具有前景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弱光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展望其应用前景,研究提出:需阐明弱光作用机理及量效关系,开发新型弱光治疗技术,完善临床验证体系及评价指标,尽快造福病患,服务社会。

关键词: 光学疗法,弱光治疗,无创疗法,神经退行性疾病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

杨显万,孙珮石,黄若华,黄兵,陈茂生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9期   页码 64-68

摘要:

以低浓度甲苯(VOC)废气为对象,对生物法有机废气净化技术进行了小试、扩试与工业试验的系 统研究。低浓度有机废气(含硫)的生物法净化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连续运行100 d,对于甲苯浓度为 300~1400 mg/m3的橡胶再生低浓度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净化效率可较长时间保持在

关键词: 生物法VOC废气净化技术     甲苯生化降解     吸附-生物理论     工业应用试验    

流化床生物反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综述 Review

Michael J. Nelson, George Nakhla, Jesse Zhu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3期   页码 330-342 doi: 10.1016/J.ENG.2017.03.021

摘要: 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为生物处理法,如运行时间较长的活性污泥法。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 (CFBBR) 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始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在该技术中,载体颗粒表面会形成一层含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生物,并在反应中呈流化状态;流态化固有的良好混合和质量传递特性,总的来说,CFBBR 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可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较小的反应体积内处理更多的污水。此外,该反应的紧凑设计将有助于在偏僻地区建造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

关键词: 污水     污水生物处理     流化床技术     生物流化床反应     生物营养物去除     生物技术     生物颗粒     高效过程    

国外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研究

张祝琴,刘德培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2期   页码 112-116 doi: 10.15302/J-SSCAE-2017.02.019

摘要: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其流行给全球居民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为进一步对慢性病进行有效预防控制,促进健康、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2014年中国工程院立项并开展了“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国际对比研究”项目,对国内外慢性病预防控制情况以及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从慢性病发病概况入手,分析了各种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不同国家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进行比较,凝练有益经验和方法,提出了增强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慢性病     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慢性疾病

洪斌, 蒋建东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8卷 第11期   页码 17-20 doi: 10.1016/j.eng.2021.08.015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宫内节育表面的细菌生物研究

张向卉,曲雯雯,黄薇,方 婕,吴凡子,周辛璇

期刊论文

新型立式网状宫内节育对动物子宫肌电和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王磊光,郭成浩,邱毅

期刊论文

浅谈五种宫内节育不良反应分析

李华洁

期刊论文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与预防盆腔的相关性研究

吴晓杰,刘霞,陶跃平,王洁

期刊论文

囊型宫内节育避孕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钟兴明,韦相才,朱国平,李艳秋,伍园园,李志才,郭建华,曾幸荣

期刊论文

氯化水与地表水导致的污染对比解析——生物污染特性和微生物探究

张莉, 徐磊, Nigel Graham, 俞文正

期刊论文

新型立体式网状宫内节育初步临床观察

邱毅,王磊光,于玲

期刊论文

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形成机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控制策略研究

凌娜, Stephen Forsythe, 吴清平, 丁郁, 张菊梅, 曾海燕

期刊论文

一种基于Caco-2细胞单层的筛选抵抗特定代谢性疾病益生菌的模型

刘阳, 彭江, 朱诗雅, 于雷雷, 田丰伟,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翟齐啸

期刊论文

从农场到微生物工程: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

Dominique Angèle Vuitton, Jean-Charles Dalphin

期刊论文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光学疗法及其应用展望

魏勋斌,周非凡,陶乐婵,杨思华,顾波波

期刊论文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

杨显万,孙珮石,黄若华,黄兵,陈茂生

期刊论文

流化床生物反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综述

Michael J. Nelson, George Nakhla, Jesse Zhu

期刊论文

国外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研究

张祝琴,刘德培

期刊论文

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慢性疾病

洪斌, 蒋建东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