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901

会议视频 269

会议信息 131

会议专题 3

年份

2024 7

2023 189

2022 247

2021 281

2020 200

2019 188

2018 120

2017 121

2016 67

2015 66

2014 45

2013 53

2012 56

2011 77

2010 82

2009 69

2008 50

2007 38

2006 25

2005 44

展开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41

2020 38

颠覆性技术 31

大数据 29

智能制造 27

农业科学 24

人工智能 22

可持续发展 22

关键技术 21

技术创新 21

仿真技术 18

发展 13

技术 13

能源 13

2019 12

发展趋势 12

生物工程 11

碳中和 11

三峡工程 10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羽,马爱进,高利芬,彭海,贾英民,孙宝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86-93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1

摘要:

微生作为全世界分布最广且拥有量最多的生物资源,应用领域广泛,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往虽已有众多微生研究,但限于技术方法无法深入展开,随着微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生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测定、核酸杂交技术、DNA 指纹图谱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梳理了现有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依赖于实验室环境,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准确性不足,缺乏相应的微生数据。为促进我国微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建议,要继续加强对各鉴定技术的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资源鉴定平台,完善微生资源数据等。

关键词: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微生数据    

微生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宋仲戬,李曼,胡梁斌,王春明,鲁曦,刘开辉,张丽佳,宇岩,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79-85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0

摘要:

微生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安全产业国内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制约我国致病微生检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研发的瓶颈,提出了构建我国微生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建议,强化微生安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构建微生安全科学大数据,以人才建设驱动能力提升;壮大微生安全龙头企业,以标准规范保障产业发展;强化微生安全领域的重大系统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探索出我国微生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 微生安全     微生检测     微生诊断     微生防控     核酸检测    

我国农业微生产业发展研究

周杨,邓名荣,杜娟,宋仲戬,吴清平,朱红惠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5期   页码 197-206 doi: 10.15302/J-SSCAE-2022.07.007

摘要:

农业微生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资源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本文从微生肥料、饲用微生产品、微生农药、酶制剂微生产品、农业废弃物资化利用等方向,梳理了我国农业微生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了农业微生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在研判种质资源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行业标准等农业微生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布局科研平台专项、建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微生种业创新、构建法律法规体系等重点举措。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健全农业微生产业创新体系,孵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企业,以此保障我国农业微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微生;产业发展;微生肥料;饲用微生微生农药;酶制剂微生微生种业    

微生组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单细胞功能成像到菌群大数据

徐健, 马波, 苏晓泉, 黄适, 徐欣, 周学东, 黄巍, Rob Knight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66-70 doi: 10.1016/J.ENG.2017.01.020

摘要:

方法学创新一直是微生组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我们认为在未来五到十年,微生组的方法学体系在研究理念与技术平台方面将发生三大变革:①从监测菌群“结构”变化向监测菌群“功能/状态”变化的变革;②从细胞“群体”分析精度向细胞“个体”分析精度的转变;③从“数据分析”向“数据科学”的跨越。在这里我们针对实现上述三大方法学变革需要克服的关键科学或技术挑战,重点介绍了部分中国微生组分析方法学研究团队及其国际合作伙伴的最新工作进展。我们相信中国微生组计划应把握住当前这一重要机遇,通过在微生组分析方法学前沿开展富有雄心、远见、创意与竞争力的交叉合作研究,为国际微生组计划贡献一系列“中国制造”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仪器

关键词: 微生    方法学创新     单细胞分析     数据     中国微生组计划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王保红, 姚铭飞, 吕龙贤, 凌宗欣, 李兰娟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71-82 doi: 10.1016/J.ENG.2017.01.008

摘要:

数以万亿计的微生寄生于人体表面和体内,并与人类起演变多种环境因素可影响胃肠道微生的平衡,这些改变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关注人体微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概括微生在人体基本生命过程中以及主要疾病中起的作用我们还综述了微生研究相关术的重要进展,如DNA 测序、代谢组学和基于计算生物信息学的蛋白质组学目前对人类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更加复杂和全面建议研究应更多关注–宿主微生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微生     健康     传染病     肝病     胃肠道恶性肿瘤     代谢紊乱     微生技术     益生菌    

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杜娟,马连营,马爱进,刘龙,于晴,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51-5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7

摘要: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安全、微生健康、微生制造、微生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展产业化的系列技术、推动微生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是我国微生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强微生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微生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驱动并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微生产业     微生安全     微生健康     微生医药     微生制造     大科学设施     产业化应用    

微生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于晴,黄婷婷,邓子新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69-7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9

摘要:

微生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具有结构多样、活性优良等优点,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药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微生种质资源利用、优良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菌株工程化改造、新型微生药物创制等技术趋势,助力我国破解产业瓶颈、加速产业升级。我国现代微生药物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技术基础,但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针对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建立统筹创新的微生医药大科学装置、加强微生药物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研发、构建战略性人才引育系统、形成体系化产业激励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微生药物     发展趋势     生物活性     微生代谢     合成生物   

湿地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组成与环境应用 Review

王东麟, 柏耀辉, 曲久辉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9卷 第2期   页码 42-50 doi: 10.1016/j.eng.2021.05.016

摘要: 尽管如此,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的基本组成及每一类微生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仍不清晰。本文总结了已有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包括细菌、古菌及真菌)在生态及生化方面的研究。基于下一代测序,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此外,利用培养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群落的功能特征,如铁的固定、有机物的降解、营养元素的转化等。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受芦苇种类及盐度等环境因素的高度影响。基于现有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人工湿地中应用和强化合成微生群落和铁锰氧化物基质,以提高湿地的水净化性能。

关键词: 芦苇     根系微生     微生群落组成     污染修复     人工湿地    

Tetrasphaera富集的强化生物除磷微生组的时间动态和效能关联 Article

王慧, 王玉波, 张国庆, 赵泽, 鞠峰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9卷 第10期   页码 168-178 doi: 10.1016/j.eng.2022.10.016

摘要:

基于16S rRNA扩增测序技术对全球污水处理厂(WWTP)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微生群落的研究表明Tetrasphaera是丰度最高的聚磷菌(PAOs)。本文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利用复合碳源和低浓度烯丙基硫脲构建了Tetrasphaera富集的EBPR微生组,其16S序列的丰度在第 113 天可达 40%。Tetrasphaera富集的微生组具有高的营养物去除效率,可以实现约85% 的磷(P)去除和约80%的氮(N)去除,其污泥灰分中的P回收率相较于普通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提高了 23.2并且显着降低了氨氧细菌Nitrosomonas和PAOs的潜在竞争者 Brevundimonas Paracoccus 的相对丰度,促进了 EBPR 微生组的建立本研究为通过烯丙基硫脲促进Tetrasphaera富集的微生组建立提供了新的认知,或可用于指导未来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的升级和优化,从而帮助实现高浓度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聚磷微生 (PAOs)     Tetrasphaera     微生    磷回收    

微生电合成中链脂肪酸 Article

褚娜, 郝雯, 吴清莲, 梁勤军, 蒋永, 梁鹏, 任智勇, 曾建雄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41-153 doi: 10.1016/j.eng.2021.03.025

摘要:

微生电合成(MES)使用微生催化剂和电化学手段促进CO2生物转化,也应用于有机废物生物炼制。再次,分析了电化学手段促进有机废物生物炼制产MCFA的潜力。最后,从多级反应、底物供应、产物提取、微生代谢路径等角度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发酵     微生电化学     产乙酸菌     碳链延长     电活性微生    

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毕心宇,吕雪芹,刘龙,陈坚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59-6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8

摘要:

在我国“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政策的倡导下,微生制造产业飞速发展,涉及农业、食品、能源、化工等多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本文阐述了全球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在发酵食品、生物肥料、酶制剂、生物基、生物质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全面解析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表明,我国微生制造产业涉及多个领域,研发技术不断改革创新,一些发酵大宗产业生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新菌种新产品持续增多,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微生制造产业也面临着核心菌种自主率低,前沿科研技术垄断,关键生产设备依赖进口等挑战。研究建议,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产业间的交叉创新,开发智能化工业生产设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工业化生产,实现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微生制造产业     产业类型     SWOT 分析     科技创新    

流动电极微生电合成提高产物生成速率及降低能量消耗 Article

褚娜, 王东麟, 王厚锋, 梁勤军, 常佳丽, 高瑜, 蒋永, 曾建雄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157-167 doi: 10.1016/j.eng.2021.09.015

摘要:

微生电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 MES)利用可再生电力驱动微生固定CO2合成化学品,在推进碳循环经济中具有一定潜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PAC的流动电极能够降低水跨膜通量、传质阻力,但是对装置电压、流变行为、乙酸吸附的影响较小。流动电极MES反应器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高表达,Acetobacterium的丰度增加。

关键词: CO2利用     生物阴极     宏转录组     微生电化学技术     胞外电子传递    

生物质垃圾制沼气技术综述 Review

Spyridon Achinas, Vasileios Achinas,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3期   页码 299-307 doi: 10.1016/J.ENG.2017.03.002

摘要:

当今时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不合理利用和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使研究者关注有机资源和垃圾的可持续能源转化。全球的能源需求非常大,主要能源来自化石能源。目前的研究认为厌氧消化是一种高效的可替代技术,其既能产生生物燃料,又能可持续地处理垃圾。在沼气工业,为了促进沼气的生成和提高质量,有几种不同的技术趋势。在欧洲能源市场,沼气的生产一直在增长,为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经济的替代选择。本文的目的是对由木质纤维素类的生物垃圾生产沼气进行综述,为沼气经济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沼气     可持续能源     木质纤维素垃圾     微生生态学    

好氧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209-212

摘要:

通过对保定市某印染纺织有限公司印染废水调试过程中微生的镜检分析,发现在调试过程中微 生物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简单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微生种群,并对其变化的原因做简单分析,为水 处理调试过程的微生监测方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     微生种群变化    

氯霉素及其产物降解菌群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群落和关键基因演替模式

张家禹, 周开颜, 郭芳亮, 雷华新, 赵仁鑫, 林琳, 李晓岩, 李炳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1卷 第12期   页码 59-69 doi: 10.1016/j.eng.2023.07.009

摘要: 生物处理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而功能微生的性能决定了其效果。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驯化了一个具有强大CAP降解能力的菌群。对硝基苯甲酸(PNB)和2,2-二氯乙酸(DCA)是CAP生物和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它们也分别作为菌群的唯一底物进行长期驯化。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2.5年驯化过程中微生群落和关键功能基因的演替模式。通过长期驯化,参与CAP、PNB和DCA代谢的关键功能基因,包括CAP乙酰转移酶、CAP氧化还原酶、卤代酸脱卤酶和原儿茶酸双加氧酶,在菌群中显著富集。本研究还发现pH和碳源对CAP的生物降解效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驯化的菌群和分离的菌株可用作加强CAP、PNB和DCA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微生资源

关键词: 抗生素     生物降解     代谢作用     微生群落演替     基因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羽,马爱进,高利芬,彭海,贾英民,孙宝国

期刊论文

微生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宋仲戬,李曼,胡梁斌,王春明,鲁曦,刘开辉,张丽佳,宇岩,吴清平

期刊论文

我国农业微生产业发展研究

周杨,邓名荣,杜娟,宋仲戬,吴清平,朱红惠

期刊论文

微生组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单细胞功能成像到菌群大数据

徐健, 马波, 苏晓泉, 黄适, 徐欣, 周学东, 黄巍, Rob Knight

期刊论文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王保红, 姚铭飞, 吕龙贤, 凌宗欣, 李兰娟

期刊论文

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杜娟,马连营,马爱进,刘龙,于晴,吴清平

期刊论文

微生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于晴,黄婷婷,邓子新

期刊论文

湿地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组成与环境应用

王东麟, 柏耀辉, 曲久辉

期刊论文

Tetrasphaera富集的强化生物除磷微生组的时间动态和效能关联

王慧, 王玉波, 张国庆, 赵泽, 鞠峰

期刊论文

微生电合成中链脂肪酸

褚娜, 郝雯, 吴清莲, 梁勤军, 蒋永, 梁鹏, 任智勇, 曾建雄

期刊论文

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毕心宇,吕雪芹,刘龙,陈坚

期刊论文

流动电极微生电合成提高产物生成速率及降低能量消耗

褚娜, 王东麟, 王厚锋, 梁勤军, 常佳丽, 高瑜, 蒋永, 曾建雄

期刊论文

生物质垃圾制沼气技术综述

Spyridon Achinas, Vasileios Achinas, Gerrit Jan Willem Euverink

期刊论文

好氧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期刊论文

氯霉素及其产物降解菌群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群落和关键基因演替模式

张家禹, 周开颜, 郭芳亮, 雷华新, 赵仁鑫, 林琳, 李晓岩, 李炳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