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24

会议视频 6

年份

2024 1

2023 4

2022 4

2021 8

2020 6

2019 3

2018 1

2017 4

2015 2

2014 15

2013 14

2012 10

2011 4

2010 20

2009 8

2008 3

2007 4

2005 4

2004 2

2003 3

展开 ︾

关键词

钢箱梁 4

TRIP钢 3

三塔悬索桥 3

关键技术 3

三峡工程 2

低成本 2

创新 2

压力容器技术 2

双相钢 2

悬索桥 2

抑爆抗爆 2

整体沉放 2

析出强化 2

泰州大桥 2

玻璃钢 2

疲劳 2

组合梁 2

苏通大桥 2

300 M钢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超大型薄壁沉井加工和精度控制

彭武,林帆,赵强,马建磊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21-24

摘要:

论述了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超大型薄壁沉井加工工艺和焊接工艺的合理选择,针对沉井外形尺寸大、壁薄的特点,采用了合理的焊接、拼装方法,使单元件加工

关键词: 超大型薄壁     沉井     加工     精度控制    

复合结构压力容器技术

朱国辉,朱立,郑津洋,郑传祥,陈志平,吴红梅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7期   页码 79-84

摘要:

对压力容器设计提出了一种技术先进的多功能和长远发展根本要求的新理念,并介绍了复合结构压力容器技术的四项新的专利技术发展体系。复合结构压力容器技术是一种国际创新的,涵盖各种高、中、低压,应用范围广阔的压力容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具抑爆抗爆、简化制造、分散缺陷和可实现经济可靠的在线安全状态自动监控等多功能特性,可降低制造成本30%~50%。

关键词: 压力容器技术     复合结构     多功能     钢带错绕     全双层     抑爆抗爆    

分析与应用

刘人怀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60-67

摘要:

分析是现代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门学科几乎与一切工程设计都有关联,对航天、航空、航海、机械、石化、建筑、水利、动力、仪表、交通等工程设计,尤其具有指导意义。现今,经典的薄板线性理论已较成熟,并在各种工程设计中起着指导作用。然而,在薄板非线性领域和厚板线性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未被解决。文章在介绍这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作者近四十年结合工程实际对波纹板、单层板、双层金属旋转扁、网格扁、夹层板和复合材料层合板等六类薄板的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以及厚、薄板弯曲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情况

关键词: 薄板     厚板     非线性     线性     弯曲     稳定     振动    

超大型陆上沉井封底施工技术

杜洪池,杨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页码 19-22

摘要:

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封底总方量超过30 000 m3,为目前国内立方量最大的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工程,其施工难度大,现场组织要求高从沉井清基、封底设备布置、封底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概略介绍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封底施工技术。

关键词: 超大型陆上沉井基础     沉井封底技术     泰州大桥    

泰州大桥中塔沉井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

阮静,胡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页码 57-61

摘要: 通过多方面比选,基础采用58 m×44 m四角倒圆的矩形沉井,高76 m。为确保泰州大桥中塔沉井基础的安全和稳定,开展了1∶100的模型试验,获取了泰州大桥沉井极限承载力以及沉井埋深、土体含水量、侧壁摩阻力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关键词: 沉井承载力     泰州大桥     物理模型试验    

海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研究

张瑞霞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3期   页码 5-11 doi: 10.15302/J-SSCAE-2019.03.015

摘要: 在深水基础方面,着重对沉井基础、设置基础及大直径桩基础的大型化、装配化及智能化提出研究方向;在海洋桥梁的斜拉桥及悬索桥上部结构方面,就主塔、主梁及索束的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重点研究大节段制造运输、自动调整对位安装

关键词: 海洋桥梁     设置基础     沉井     大直径    斜拉桥     悬索桥     智能化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陆上特大型沉井施工技术

邱琼海,林帆,姜江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14-20

摘要:

泰州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两锚碇悬索桥,其中南、北锚碇基础为特大型沉井,矩形平面尺寸为67.9 m×针对锚碇基础覆盖层深厚、基础尺寸巨大、沉井下沉深度深等特点,通过施工技术的攻关,顺利完成了砂桩复合地基处理、沉井制作和拼装、沉井混凝土填充、混凝土沉井接高施工、水力机械冲吸式排水下沉和空气吸泥机吸泥下沉等多项施工工序,为今后陆上特大型沉井施工提供了借鉴。文章简要介绍了南、北锚碇陆上特大型沉井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     沉井     拼装     深井降水     地基沉降     空气吸泥     桥梁施工    

超大型沉井降排水下沉施工

夏国星,杜洪池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25-28

摘要:

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长67.9 m、宽52 m、高57 m,在沉井下沉的初期,采用降排水下沉。降排水下沉施工成本相比不排水下沉低,且下沉效率高,易控制,可形成良好的下沉导向,并确保沉井的下沉速度和精度,适宜在粉细砂、软塑性亚黏土等地质条件下采用。文章以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为例,介绍了超大型沉井降排水施工的降排水下沉施工工艺。

关键词: 超大型沉井     降排水施工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期安全监控技术

冯兆祥,王锦国,王建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68-72

摘要:

针对泰州大桥南锚沉井基础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设计了施工安全监控方案。施工期监测成果分析表明:沉井下沉初期沉井底部刃脚附近水平方向的拉应力较大,将此项物理量作为下沉的控制指标,有效指导了沉井施工;侧壁土压力分布随入土深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

关键词: 沉井     控制指标     下沉     侧壁土压力    

泰州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深度效应研究

潘辉,邵国建,胡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页码 62-65

摘要: 泰州大桥南锚碇沉井埋置深度达42 m,为将深度效应考虑到锚碇稳定性计算中,故采用有限元法对泰州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的深度效应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重力式锚碇     沉井基础     深度效应     有限元    

三峡工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技术结构型式的选择及论证

戴会超,彭澎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2期   页码 33-37

摘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是建立在大量科学试验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三峡工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技术结构型式的选择不仅是重大的技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水电站长期运行问题,文章介绍了三峡工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技术型式选择及决策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压力管道        

大型深水沉井基础设计

陆勤丰,赵都桓,杨进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9-13

摘要: 通过对沉井基础和高桩承台钻孔桩基础等多项基础方案的比选,考虑到沉井结构受力明确、刚度大、工序简单,经济性高等优点,中塔基础最终选用沉井基础。根据塔柱底的构造要求,受力要求,沉井采用58 m×44 m四角倒圆的矩形沉井沉井总高76 m。为了能在深水中顺利施工,沉井下部为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文中介绍了泰州大桥水中沉井的结构构造、施工方法、方案比较以及沉井的设计特点,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泰州大桥     大型深水沉井     基础设计    

超轻折叠夹层圆柱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Article

李万欣, 郑青, 范华林, 冀宾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2期   页码 196-204 doi: 10.1016/j.eng.2019.11.008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制备和测试了两种新型折叠夹层圆柱。格栅夹芯具有周期性的“之”字形波纹,其脊线与谷线沿着轴向或环向延伸。通过自由振动和轴向压缩试验,我们研究了圆柱的固有频率、自由振动模态、承载能力和失效模式。通过减小局部蒙皮周期单元的尺寸,折叠格栅夹芯能有效地抑制折叠夹层圆柱的局部屈曲;通过提高夹层的剪切刚度,折叠格栅夹芯能有效地提高折叠夹层圆柱整体的抗屈曲性能。圆柱在材料失效模式下失效,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轴向折叠夹层圆柱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而环向折叠夹层圆柱具有更高的固有频率。这两种折叠格栅内芯为工程师设计有强度或振动要求的夹层圆柱提供了一种选择。本研究也为大尺寸折叠结构的制作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折叠夹层圆柱     制备     力学试验    

中国

潘际炎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7期   页码 18-26

摘要:

介绍了我国桥的发展及国内外的桥比较;论述了建造桥的钢材及其要求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能。

关键词: 中国    钢材     桥设计     桥结构    

宝钢纯净生产技术的进步

崔健,郑贻裕,朱立新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6期   页码 21-26

摘要:

论述了中碳、氮、氧、磷、硫以及夹杂物控制方面的技术进步,讨论了IF、管线所达到的纯净度纵使水平。

关键词: 宝钢     纯净     IF     管线     炼钢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超大型薄壁沉井加工和精度控制

彭武,林帆,赵强,马建磊

期刊论文

复合结构压力容器技术

朱国辉,朱立,郑津洋,郑传祥,陈志平,吴红梅

期刊论文

分析与应用

刘人怀

期刊论文

超大型陆上沉井封底施工技术

杜洪池,杨宁

期刊论文

泰州大桥中塔沉井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

阮静,胡丰

期刊论文

海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研究

张瑞霞

期刊论文

陆上特大型沉井施工技术

邱琼海,林帆,姜江华

期刊论文

超大型沉井降排水下沉施工

夏国星,杜洪池

期刊论文

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期安全监控技术

冯兆祥,王锦国,王建

期刊论文

泰州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深度效应研究

潘辉,邵国建,胡丰

期刊论文

三峡工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技术结构型式的选择及论证

戴会超,彭澎

期刊论文

大型深水沉井基础设计

陆勤丰,赵都桓,杨进

期刊论文

超轻折叠夹层圆柱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李万欣, 郑青, 范华林, 冀宾

期刊论文

中国

潘际炎

期刊论文

宝钢纯净生产技术的进步

崔健,郑贻裕,朱立新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