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006

年份

2024 3

2023 146

2022 147

2021 130

2020 110

2019 123

2018 81

2017 116

2016 73

2015 95

2014 90

2013 66

2012 66

2011 76

2010 59

2009 56

2008 61

2007 84

2006 71

2005 78

展开 ︾

关键词

发展战略 27

可持续发展 24

战略研究 18

人工智能 16

指标体系 11

细水雾 11

关键技术 10

数值模拟 10

食物安全 9

技术路线 8

仿真 7

战略性新兴产业 7

研究进展 7

超光速 7

颠覆性技术 6

2035 5

三峡工程 5

动力学 5

吸附 5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中华医道的认识领域及其理论纲纪

傅景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3期   页码 7-10

摘要:

中医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关系,及其在民族复兴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使人们对于中医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须在中华文化及其自然与生命之道宏大的精神背景下,并比较现代科学革命的最新进展,重申中华医道的认识领域、认识过程、范畴网络、实践目标,以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本草等理论纲纪。

关键词: 中华医道     认识领域     中医理论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思考

薛晓娟,刘彩,王益民,孙晓波,程翼宇,胡镜清,田金洲,王琦,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5期   页码 11-20 doi: 10.15302/J-SSCAE-2023.05.007

摘要: 同时开拓出经典名方创制现代中药的新途径,加快了以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及临床试验的三结合中药新药研发体系。理论自信: 中医理论的传承发展——"中医辨证方法与临床高峰论坛"主题报告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5 , 21 4 : 373 ‒ 374 ‍.

相比传承工作的开展,中医理论的发展比较缓慢。1949年以来,中医理论研究以传统理论的总结和论证为主,特别重大的理论创新不多,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理论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现突破。研究工作更多地表现在用现代技术方法证明和认识中医理论的有效性和内涵,多从物质基础上试图阐明中医基础理论背后的机制,而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体系的创新上,且创新的整体水平不高,对待新技术的方法往往是成法套用同时,中医理论研究不仅需要研读领会经典要义,也需要数学、物理、信息、生物等多种现代科学背景的研究人才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深入融合,实现深入的诠释与更大的创新。

关键词: 中医理论研究;临床优势评价;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智能制造;中医药走向国际    

试论中医学的性质与特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连达,靖雨珍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7期   页码 24-26

摘要:

论述了中医学的性质与特点,以及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古人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大量实践,从实践经验的积累、综合到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广泛借鉴古代哲学、人文科学的思想、方法、世界观,逐渐形成以整体观为特点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中医理论;强调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发展创新;讨论了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内容、重点及注意事项进行。

关键词: 中医    中医药现代化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太极八卦    

硝酸铵膨化理论研究

吕春绪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9期   页码 58-63

摘要:

描述了硝酸铵膨化过程,计算与测定了其物理化学参数,研究了膨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膨化过程可能的机理。

关键词: 膨化硝酸铵     膨化理论     物理化学参数     影响因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摩擦理论研究

许立忠,黄真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3期   页码 63-67

摘要:

文章通过相对运动关系分析,给出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中共轭运动零件行星轮与定子、行星轮与蜗杆之间相对滑动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凸峰接触时行星轮与定子及蜗杆之间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弹流润滑理论为基础,

关键词: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     摩擦系数     滑动率    

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何慧霞,魏桂英,武森,单志广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2期   页码 56-63 doi: 10.15302/J-SSCAE-2022.02.026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从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系统全局、行业领域 3 个视角归纳总结了智能制造评价体系的研究情况,对比分析了智能制造评价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剖析智能制造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探讨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现行智能制造评价的标准、流程、指标体系、应用等方面存在欠缺,需要从评价范式、评价体系、新技术融合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以推进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并指导智能制造发展。具体而言,健全标准设计,建立智能制造评价范式;优化指标体系,丰富关键核心评价内容;强化新技术融合,推进理论实践协同并进。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评价理论     指标体系     评价范式     新技术融合    

我国电站仿真技术进展与建模理论研究

吕崇德,范永胜,蔡瑞忠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 第1卷 第1期   页码 99-103

摘要:

对我国电站仿真技术的发展过程与建模理论研究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重点阐述了20年来火电机组仿真技术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和使我国火电仿真机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一位、质量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展过程,给出了我国电力仿真机的分布情况;综述了我国电站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热工对象的建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集总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和高精度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等不同的建模方法应用于不同的仿真对象和仿真目的

关键词: 系统仿真     建模     电力    

膨化硝酸铵自敏化理论研究

吕春绪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73-77

摘要:

膨化硝酸铵自敏化理论是膨化技术发明的核心,它是基于热点理论把微气泡植入硝酸铵炸药中。微气泡临界热点温度热力学计算为自敏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膨化硝酸铵     自敏化     微气泡    

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蔡文,杨春燕,何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2期   页码 80-87

摘要:

简要介绍近年可拓学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可拓学的框架、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等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可拓学     基元     可拓集合     可拓逻辑    

通过组学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于不孕症

王琦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0卷 第11期   页码 30-31 doi: 10.1016/j.eng.2023.05.005

高铁客站建设动态互动管理理论研究

郑健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8期   页码 31-35

摘要: 笔者分析了高铁客站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大规模高铁客站建设实践,研究提出了以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规律为指导的战略、项目集与项目的动态互动模型和管理理论,为科学制定我国高铁客站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系及项目集、单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铁客站     经济社会     项目集     动态互动管理    

高等植物叶片色域的理论研究

程晓舫,董金一,范学良,丁金磊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2期   页码 66-69

摘要:

利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经典吸收光谱以及植物叶片中不含色素的其他物质成分的光谱,分别求得其在CIE1931色品图中的理论坐标,并根据色度学中的加法混色原理确定出高等植物叶色的理论域范围。实验数据与理论相吻合。

关键词: 高等植物     色素     吸收光谱     色度坐标     色域    

扁鹊传统的古今对话与反思

符友丰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12期   页码 7-16

摘要: 结合鼠疫恶寒发热、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对中医外感热病学说、脾胃内伤学说与温疫温病等学说的影响,围绕伤寒热病与鼠疫病程的一致性,以及由此抽象而来的六经学说,从疾病流行、象数、复杂性思维路径依赖和知识考古,揭示了疫病流行对早期医学理论、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出医源于疫的假说,并就疫病流行与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扁鹊     中医    鼠疫     热病     针灸     中医基础理论    

拟态防御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斯雪明,王伟,曾俊杰、杨本朝、李光松、苑超、张帆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6期   页码 62-68 doi: 10.15302/J-SSCAE-2016.06.013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经典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其次介绍了拟态防御技术,包括拟态防御系统的构成、拟态防御的科学问题及其理论框架,对比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分析了拟态防御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对拟态防御基础理论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阐述

关键词: 拟态防御     网络空间     移动目标防御     拟态变换    

交流伺服直驱式旋锻机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宋涛,赵升吨,闫观海,刘红宝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63-67

摘要: 研究表明,随着进料角的增大,锻机负载有所降低,但同时工件需要更大的推进力,因此实际中采用的进料角的范围为5°~15°。

关键词: 旋转锻造     伺服驱动     上限法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中华医道的认识领域及其理论纲纪

傅景华

期刊论文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思考

薛晓娟,刘彩,王益民,孙晓波,程翼宇,胡镜清,田金洲,王琦,张伯礼

期刊论文

试论中医学的性质与特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连达,靖雨珍

期刊论文

硝酸铵膨化理论研究

吕春绪

期刊论文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摩擦理论研究

许立忠,黄真

期刊论文

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何慧霞,魏桂英,武森,单志广

期刊论文

我国电站仿真技术进展与建模理论研究

吕崇德,范永胜,蔡瑞忠

期刊论文

膨化硝酸铵自敏化理论研究

吕春绪

期刊论文

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蔡文,杨春燕,何斌

期刊论文

通过组学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于不孕症

王琦

期刊论文

高铁客站建设动态互动管理理论研究

郑健

期刊论文

高等植物叶片色域的理论研究

程晓舫,董金一,范学良,丁金磊

期刊论文

扁鹊传统的古今对话与反思

符友丰

期刊论文

拟态防御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斯雪明,王伟,曾俊杰、杨本朝、李光松、苑超、张帆

期刊论文

交流伺服直驱式旋锻机的动力学理论研究

宋涛,赵升吨,闫观海,刘红宝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