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329

年份

2024 3

2023 47

2022 30

2021 26

2020 50

2019 20

2018 13

2017 17

2016 6

2015 16

2014 8

2013 8

2012 2

2011 5

2010 2

2009 6

2008 5

2007 7

2006 3

2005 2

展开 ︾

关键词

生物材料 7

材料 5

材料设计 5

复合材料 4

组织工程 4

4D打印 3

产业化 3

力学性能 3

机器学习 3

2035 2

PP 2

X射线 2

产业发展 2

仿生 2

催化剂 2

光催化 2

关键材料 2

冶金 2

凝固技术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纳米技术及其对科技产业革命的影响

袁俊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10期   页码 82-85

摘要:

2000年2月美国制定了 “国家纳米技术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的巨大反响,日本、欧洲的工业先进 国家先后制定了纳米技术发展规划。纳米科技这一崭新的前沿学科,被视为新一轮材料革命的核心,在航空航 天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综述了纳米技术的概念、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研究计划    

新一代潜在阻燃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欧育湘,吴俊浩,王建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2期   页码 86-90

摘要:

文章综述了一类新型潜在阻燃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简述了这类材料的特征及制备方法,详述了PPgMA(顺丁烯二酸酐接枝聚丙烯)/LS(层状硅酸盐)及PS/LS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讨论了材料结构与阻燃性的关系。

关键词: 高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    

纳米多孔储气材料的物理吸附特性研究进展 Review

Katie A. Cychosz,Matthias Thommes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4期   页码 559-566 doi: 10.1016/j.eng.2018.06.001

摘要:

评估纳米多孔材料的吸附性能并确定它们的结构表征,对于将这类材料用于包括气体储存在内的许多应用至关重要。气体吸附法可用于此表征,因为它可以评估从微孔到中孔的各种孔径。在过去的20 年中,关于有序纳米多孔材料中流体的吸附和相行为的知识以及基于统计力学的最先进的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如分子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笔者不仅讨论了流体在具有明确孔隙结构的各种纳米多孔材料中基础吸附机理的一些重要和中心特征,还讨论了这些特征对促进物理吸附表征和储存气体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 吸附     表征     高压吸附     纳米多孔材料    

解决一维材料黏附行为的实验方法综述 Review

James L. Mead, Shiliang Wang, Sören Zimmermann, Sergej Fatikow, Han Huang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5期   页码 39-72 doi: 10.1016/j.eng.2023.02.012

摘要:

一维(1D)材料(如纳米管和纳米线)的黏附行为在集成一维组件的新型器件以及基于一维阵列的仿生黏合剂的有效制造、功能和可靠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汇编并批判性地评估了最近的实验技术,旨在表征由一维材料形成的界面的粘附行为(包括当这些材料与衬底或邻近的一维材料接触时)。讨论了一维材料与表面的构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粗糙度接触的发生,并探讨了界面附着和剥离过程中黏附和摩擦的耦合。考虑了一维材料作为增强剂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界面表征技术。研究了样品制备和黏附测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条件对一维界面相互作用的潜在影响,并最终改变了一维材料的粘附行为。最后,简要介绍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方向,包括测试环境的系统调查和通过表面改性改变附着力。

关键词: 界面粘附     一维材料     纳米线     纳米    纳米操控     表面力     机械剥皮    

基于AFM探针的纳米加工技术制备周期性纳米结构——沟槽和材料堆积形貌相结合 Article

耿延泉, 闫永达, 王继强, Emmanuel Brousseau, 孙彦文, 孙雅洲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6期   页码 787-795 doi: 10.1016/j.eng.2018.09.010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的加工技术制备周期性纳米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加工得到的沟槽形貌和沟槽边缘的材料堆积形貌相结合得到周期性纳米结构。研究发现控制相邻沟槽的间距是保证周期性纳米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相邻刻划轨迹间的进给量值等于单个沟槽两侧材料堆积峰值间的宽度时,可以通过本方法加工得到较高质量的周期性结构。加工得到的纳米结构周期性可以通过一维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进行评价。在检测得到周期结构的AFM 图像中,取其截面进行FFT并将幅频特性曲线归一化,在幅频特性曲线中用峰值部分面积与总体面积的比值来定量分析纳米结构的周期性。最后,对加工得到的周期性纳米结构产生的颜色化效应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其在防伪以及金属传感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加工     周期性纳米结构     单晶铜    

电沉积法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郭忠诚,朱晓云,杨显万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4期   页码 86-94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复合电沉积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多元复合电沉积、多元脉冲复合电沉积、脉冲喷射电沉积、纳米复合电沉积以及功能梯度材料的复合电沉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这五类复合材料镀层的性能比传统的单金属镀层、合金镀层及其复合镀层更加优异,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沉积     复合镀层     纳米颗粒     功能梯度材料     脉冲喷射    

微系统研究展望

钟先信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期   页码 81-84

摘要:

微系统是在微米/纳米尺度上开展研究工作的,涉及到多种科学和技术领域,含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化学、生物技术和材料等,它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微系统研究的热点是:微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新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超精密检测和操作;微系统新材料和微制造技术。

关键词: 微系统     微域     信息获取与处理     纳米测量     材料     微制造    

钢桥梁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设计

易春龙,沈旺,童育强,刘国彬,于旭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53-56

摘要:

为了解决大型桥梁钢箱梁的长效防腐蚀问题,以浙江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防腐蚀工程为依托,结合电弧喷涂防腐蚀技术和纳米改性封闭涂层技术,提出了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的设计思路,对比了电弧喷涂长效防腐传统方案与创新设计方案,对不同腐蚀环境下推荐设计采用不同的电弧喷涂金属涂层材料,对比分析了纳米封闭涂层与普通环氧底层的技术指标,简述了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 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纳米材料     钢桥梁     防腐蚀    

基于纳米金/介孔NiO/泡沫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微型电极用于地下水重金属检测 Article

薛博元, 杨倩, 夏楷东, 李志宏, 陈宇徽, 张大奕, 周小红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7卷 第8期   页码 199-208 doi: 10.1016/j.eng.2022.06.005

摘要:

Heavy metals, notably Pb2+ and Cu2+, are some of the most persistent contaminants found in groundwater. Frequent monitoring of these metals, which relies on efficient, sensitive, cost-effective, and reliable methods, is a necessity. We present a nanocomposite-based miniaturized electrode for the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Pb2+ and Cu2+ by exploiting the electroanalytical technique of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We also propose a facile in situ hydrothermal calcination method to directly grow binder-free mesoporous NiO on a three-dimensional nickel foam, which is then electrochemically seed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 The meticulous design of a low-barrier Ohmic contact between mesoporous NiO and AuNPs facilitates target-mediated nanochannel-confined electron transfer within mesoporous NiO. As a result, the heavy metals Pb2+ (0.020 mg·L−1 detection limit, 2.0–16.0 mg·L−1 detection range) and Cu2+ (0.013 mg·L−1 detection limit, 0.4–12.8 mg·L−1 detection range) can b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with high precision. Furthermore, other heavy metal ions and common interfering ions found in groundwater showed negligible impacts on the electrode's performance,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groundwater samples varied between 96.3% ± 2.1% and 109.4% ± 0.6%. The compactness, flexible shap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ability to remotely operate our electrode pave the way for onsite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groundwater, thereby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关键词: AuNPs     Mesoporous NiO     Miniaturized electrode     Heavy metal ions     Groundwater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用于提高叔胺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纳米多孔碳材料促进剂的制备 Review

Masood S. Alivand, Omid Mazaheri, Yue Wu, Geoffrey W. Stevens, Colin A. Scholes, Kathryn A. Mumford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2期   页码 1381-1394 doi: 10.1016/j.eng.2020.05.004

摘要: 本文对一些不同特性的纳米多孔碳材料促进剂(NCP)进行了合成和表征,并将其作为N,N-二乙基乙醇胺(DEEA)水溶液吸收CO2的加速剂。通过采用超声技术将NCP注入到3 mol·L–1的DEEA水溶液中,制备得 到了DEEA-NCP纳米流体。结果表明,在与乙二胺(EDA)、聚乙烯亚胺(PEI)发生官能化反应的微孔(GC)碳材料和介孔(GS)碳材料结构中,GC-EDA促进剂的性能最佳。对比DEEAGC-EDA纳米流体与典型的DEEA水溶液得出,GC-EDA促进剂在40℃时的CO2吸收率为36.8~50.7 kPa·min–1<此外,本文测定了DEEA-GC-EDA纳米流体的可再利用性,同时还提出了循环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吸收     纳米流体     N     N-二乙基乙醇胺     纳米多孔碳促进剂     聚胺功能化    

纳米工程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米力学特征 Article

王欣悦, 董素芬, 李镇明, 韩宝国, 欧进萍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7卷 第10期   页码 99-109 doi: 10.1016/j.eng.2020.08.025

摘要:

本研究利用纳米压痕试验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纳米填料对水泥石与骨料间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复合纳米填料可提高水泥石-骨料ITZ 内部水化程度,减少微孔隙和低密度水化硅酸钙(low-density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LD C-S-H此外,本研究表征了一种新的由于纳米中心效应诱导产生的低密度水化硅酸钙(nano-core induced low-density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NCILD C-S-H微观力学分析结果表明,ITZ水泥石复合纳米填料后产生的纳米中心-壳单元会增加LD C-S-H的堆积密度,并显著增强水化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C-S-H)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在纳米尺度上理解纳米填料对混凝土ITZ 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填料     界面过渡区     纳米压痕     微观力学分析     纳米中心效应    

基于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的LD泵浦Tm:YLF 2.3 μm纳秒被动调Q激光器 Research

吴福燕,王石强,陈海伟,黄海涛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3期   页码 312-317 doi: 10.1631/FITEE.2000110

摘要: 探索新型中红外波段饱和吸收体材料,评价其在特定波段的激光脉冲产生性能是激光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新波段短脉冲激光产生及其相关的科学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金纳米棒具备超快的非线性响应和宽带可饱和吸收特性,其作为新颖中红外波段可饱和吸收体的性能需要研究与评价。本文成功实现基于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的2.3 μm LD泵浦Tm:YLF激光器的被动调Q运转,获得脉冲宽度为843 ns、重复频率为6.67 kHz的脉冲输出。结果表明,金纳米棒可以作为2.3 μm 掺铥激光器有潜力的被动调Q开关材料

关键词: 纳米棒;被动调Q;2.3 μm;掺铥激光材料    

典型纳米结构制备及其测量表征

蒋庄德,王琛英,杨树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15-20

摘要:

针对纳米器件中的典型几何特征,制备了3种纳米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量工具对所制备的纳米样板进行了测量、分析和表征。提出转换薄膜厚度为线宽的公称值、基于多层薄膜淀积技术制备纳米宽度结构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名义线宽尺寸分别为20 nm、25 nm、35 nm的纳米栅线结构。用离线的图像分析算法对所制备的纳米线宽样板的线边缘粗糙度/线宽粗糙度(LER/LWR)以及栅线线宽的一致性进行了评估。实验表明所制备纳米线宽样板的栅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LER/LWR值小,且具有垂直的侧壁。采用电子束直写技术(EBL)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制备了名义高度为220 nm的硅台阶样板。采用聚焦离子束(FIB)制备了纳米单台阶和多台阶结构,并对Z方向的尺度与加工能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纳米栅线     纳米台阶     EBL     ICP     FIB    

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

姚骏恩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33-37

摘要:

纳米科技是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点。文章对纳米科技作了简要介绍, 纳米测量和加工是纳米科技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发展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技术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发展传统技术,主要是电子显微术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聚焦离子束(FIB)- 电子束数控加工中心;二是创造新的测量仪器,建立新原理和新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两类纳米测量分析仪器的发展指出我国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开发和生产面临困境,应尽快建立和加强自己的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设备制造产业,并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纳米测量     电子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聚焦离子束-电子束装置     仪器生产    

通过介导相分离制备的纳米结构W-Cu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Article

侯超, 吕皓, 赵治, Xintao Huang, 韩铁龙, Junhua Luan, Zengbao Jiao, 宋晓艳, Zuoren Nie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6卷 第7期   页码 173-184 doi: 10.1016/j.eng.2022.09.017

摘要:

The challenge of fabricating nanostructured W–Cu composites by powder metallurgy has been solved by means of modulated phase separation. A hierarchically nanostructured (HN) W–Cu composite was prepared using intermediary Al through sluggish asynchronous phase separation. In addition to a dual network composed of a Cu phase and the W–Cu nanostructure, dense Al-containing nanoprecipitates with a body-centered cubic (bcc) structure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 matrix. Compared with a pristine W/Cu interface, the newly formed W/Cu interfaces modulated by Al and the coherent W/Al-containing particle interfaces possess lower energy and enhanced bonding strength due to efficient electron transfer and strong coupling interaction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table heterogeneous interfaces and a "self-locking" geometry, the HN W–Cu composite exhibits excellent resistance against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esented composite's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utperforms all other sintered W–Cu composites with the same Cu content. Under a reciprocating sliding load, the reactive Al prevents excessive oxidation. The excellent synergy of the hardness and toughness of the friction-induced surface endows the HN composite with high abrasion resistance.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modulate the structure and energy state of interfaces in metallic composites containing immiscible compon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mechanical performance.

关键词: Immiscible-component composite     Phase separation     Nan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rface modulation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纳米技术及其对科技产业革命的影响

袁俊

期刊论文

新一代潜在阻燃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欧育湘,吴俊浩,王建荣

期刊论文

纳米多孔储气材料的物理吸附特性研究进展

Katie A. Cychosz,Matthias Thommes

期刊论文

解决一维材料黏附行为的实验方法综述

James L. Mead, Shiliang Wang, Sören Zimmermann, Sergej Fatikow, Han Huang

期刊论文

基于AFM探针的纳米加工技术制备周期性纳米结构——沟槽和材料堆积形貌相结合

耿延泉, 闫永达, 王继强, Emmanuel Brousseau, 孙彦文, 孙雅洲

期刊论文

电沉积法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郭忠诚,朱晓云,杨显万

期刊论文

微系统研究展望

钟先信

期刊论文

钢桥梁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设计

易春龙,沈旺,童育强,刘国彬,于旭东

期刊论文

基于纳米金/介孔NiO/泡沫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微型电极用于地下水重金属检测

薛博元, 杨倩, 夏楷东, 李志宏, 陈宇徽, 张大奕, 周小红

期刊论文

用于提高叔胺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纳米多孔碳材料促进剂的制备

Masood S. Alivand, Omid Mazaheri, Yue Wu, Geoffrey W. Stevens, Colin A. Scholes, Kathryn A. Mumford

期刊论文

纳米工程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米力学特征

王欣悦, 董素芬, 李镇明, 韩宝国, 欧进萍

期刊论文

基于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的LD泵浦Tm:YLF 2.3 μm纳秒被动调Q激光器

吴福燕,王石强,陈海伟,黄海涛

期刊论文

典型纳米结构制备及其测量表征

蒋庄德,王琛英,杨树明

期刊论文

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

姚骏恩

期刊论文

通过介导相分离制备的纳米结构W-Cu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侯超, 吕皓, 赵治, Xintao Huang, 韩铁龙, Junhua Luan, Zengbao Jiao, 宋晓艳, Zuoren Nie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