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759

会议视频 37

会议信息 13

年份

2024 1

2023 71

2022 60

2021 65

2020 57

2019 46

2018 39

2017 36

2016 21

2015 25

2014 25

2013 32

2012 28

2011 25

2010 35

2009 50

2008 19

2007 30

2006 28

2005 23

展开 ︾

关键词

设计 20

三峡工程 11

优化设计 11

增材制造 11

微地震监测 8

汶川地震 8

地震 7

多目标优化 7

建筑科学 7

超光速 7

创新设计 6

材料设计 6

3D打印 5

地震预测 5

施工 5

机器学习 5

2019 4

2020 4

普光气田 4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厂抗震设计和评估进展

毛庆,吴应喜,张健,孟阿军,张涛,杨春菊,刘芳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4期   页码 46-5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核电站抗震设计要求、在建和运行核电站的抗震设计情况以及运行核电站遭遇地震灾害的情况,简述了福岛核事故后世界各国核电站在抗震方面采取的措施,针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福岛核事故后的行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新建核电厂在抗震设计和评估方面的策略,以期通过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核电站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 抗震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地震     抗震裕量分析(SMA)     隔震    

苏通大桥短期观测流速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应用

苏慧,龚维明,梁书亭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7期   页码 42-46

摘要:

对缺乏长期流速资料的地区,给出了一种通过当地短期流速资料推算设计基准期参考流速的方法;通过分析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水流速度观测的有关内容,采用实测的短期实际流速记录建立流速概率分布模型,按小样本推算极值的办法,得到大桥的设计基准期的基本流速并进行相关分析,确认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确保大桥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应用及苏通大桥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短期观测     设计基准期流速     相关分析     回归方程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4期   页码 75-82

摘要:

基于中国核电工程选址和建设的实际工作,探讨了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几个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不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采用、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选取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综合取值等分析了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和弥散地震衰减关系等问题处理方式的变迁,比较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方法中构造地震、弥散地震的计算结果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a.综合考虑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的计算结果已成为中国核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基本思路,其中弥散地震是一个需要特殊考虑的问题;b.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控制作用受区域地震活动性强弱的影响;c.在地震活动性较弱的地区,确定性方法特别是弥散地震计算结果基本上控制着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取值,而在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的地区,更倾向于由概率方法计算结果控制。

关键词: 核电厂     设计地震    确定性方法     概率方法     地震动衰减关系     弥散地震     不确定性    

地震监测技术在大庆油田A区块井网设计中的应用

马继升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4期   页码 74-76

摘要:

人工裂缝方位与井排方向影响着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在人工造缝过程中,应用微地震监测压裂层人工裂缝的方位、走向、裂长及缝高,结合地应力方向确定井排方向

关键词: 地震监测     人工裂缝     井网设计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和已建大坝的抗震安全性

Martin Wieland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325-331 doi: 10.1016/J.ENG.2016.03.011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大坝地震安全的特点。大坝是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最早开始进行系统性抗震结构设计的建筑物,但由于多数大坝设计采用的是现今认为已过时的地震设计标准和动态分析方法,因此无法了解那些老坝的地震安全性。因此,需要基于当前最新做法,重新评估已建坝的地震安全性,并改造有缺陷的大坝。通常建议对大坝进行特定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当前的大坝以及用于控制强震后水库安全的设施必须能承受安全评估地震的地面运动。地震动参数可以利用概率或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强震作用下,大坝可能发生非弹性变形,因此需要在时域内进行地震分析。此外,地震对大坝造成的危害包括地面震动、断层移动、块体移动等。工程师所需的地面运动并非实际的地震地面运动,而是地面运动模型,用以进行大坝的抗震安全设计。同时必须牢记,在大坝较长的生命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大坝安全评估。

关键词: 大坝     抗震设计     地震安全性     已建坝     设计标准     地震灾害     可持续性     使用寿命    

NIM的微波-光学频率基准研究——复现米和秒定义

李天初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6期   页码 27-31

摘要:

报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在微波-光学频率计量研究的新进展:用NIM4激光冷却-铯原子 喷泉钟复现国际单位制(SI)时间单位秒(s),用飞秒(FS)光学频率梳间接复现长度单位米(m)并标定稳频 激光波长实际实施米定义。NIM4铯原子喷泉钟的不确定度达到5×10-15,飞秒(FS)光梳锁定到NIM4钟控制的 氢钟后,其频率不确定度为2.2×10-14。在此基础上讨论铯原子喷泉钟、稳频激光、FS光梳的作用、意义和相互 关系。最后简要介绍NIM5铯原子喷泉钟的研究进展和2006年起NIM立题研制锶原子存储

关键词: 计量     频率基准     稳频激光     铯原子喷泉钟     飞秒光梳    

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周济,李龙土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6期   页码 69-74 doi: 10.15302/J-SSCAE-2018.06.011

摘要:

材料是一类利用人工结构作为功能单元构筑的新型材料,可实现自然材料无法获得的新性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被美国国防部列为六大颠覆性技术之一本文从工程应用出发对材料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简单评述,总结了过去一些年材料在几个典型领域,如隐身、电子元器件及机械减震系统中取得的若干重要突破,预测了可能导致颠覆性技术的几个方向,如材料透镜技术、材料全光调控技术,以及材料与常规材料的融合等,并对材料技术未来发展的难点和战略思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材料     人工结构     颠覆性技术     材料设计    

航母飞行甲板上飞机转运路径优化方法的设计与验证 Research Articles

司维,孙涛,宋,张杰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9期   页码 1221-1233 doi: 10.1631/FITEE.2000251

摘要: 再次,为实现转运路径自动规划,设计了一种多生境并行混沌算法(KCMPSO),并将其作为转运路径规划的优化方法。最后,以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为例进行仿真模拟。

关键词: 舰载机;飞行甲板;转运路径规划;KCMPSO算法;方法设计与验证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65-68

摘要:

简要介绍编制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的技术途径。结合对我国地震活动时间和空间不均匀分布认识和我国地震预测方面的科研成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作出几点重要改进。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风险水平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4期   页码 45-48

摘要:

论述了微地震监测结果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笔者认为,把监测域扩大至微地震范围,可以扩大数据量,增大预报可靠性。实际微地震监测结果支持预报扩大,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用以震报震理论,可以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 水库     矿山     地震灾害     震源深度    

力学构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Review

卢晨曦, Mengting Hsieh, 黄志锋, 张驰, 林耀军, 沈强, 陈斐, 张联盟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7卷 第10期   页码 44-63 doi: 10.1016/j.eng.2021.12.023

摘要:

力学构材料可以被定义为一类结构材料,它前所未有的力学性能源自人工结构设计而非其组成材料。虽然宏观尺度和简单设计的结构可以通过传统的自上而下方式来制备,但许多不同尺度下的复杂设计仍然难以实现。增材制造(AM)的最新进展导致了许多新的构材料理念的实现。AM方法能够制造具有高精度、极其复杂和高特征保真度的微尺度结构,使力学构材料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并大大降低了设计计算和实验验证周期。本文首先基于所需的力学性能详细地回顾了各种拓扑结构,包括刚度、强度和负泊松比构材料,然后讨论了能够制造这些构材料的AM技术。最后,我们讨论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AM和力学构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力学构材料     负泊松比材料     结构设计     增材制造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36-43

摘要: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年时间,地震造成巨大灾害至今不能忘记,应当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地震灾害的机理,以期能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川滇地震历史     地质灾害     地震机理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的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地震预测预报的难度大,但并非了无痕迹或不可知,我国每次较大的地震都有案例总结。统计表明,近40 年来,有77 次地震在发生前均有中期、短期甚至临震预测,不能因为汶川地震预测的失败,就全面抹杀中国的地震预报成绩,即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应予肯定的,汶川地震也并非是无前兆的&ldquo

关键词: 地震     地震预测     中国近30 多年的地震预报统计    

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研究

荆一楠 ,张寒冰,李智鑫 ,王晓阳 ,吴杰,柴洪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4期   页码 121-132 doi: 10.15302/J-SSCAE-2022.04.014

摘要: 正是因为应用场景复杂、产品选择多样,设计一定的测试基准就变得非常必要。该测试基准基于第三范式(3NF)设计数据模式,包含8个数据表(1个事实表和7个维度表),在每张数据表中的数据分布均为均匀分布。然而,当前流行的测试基准(如TPC-DS、SSB)的工作负载和度量指标都是针对传统商业应用场景进行设计的,并没有捕捉到交互式数据探索中的独特性质,因此,针对交互式数据探索的测试基准IDEBench被提出来因此,在设计新一代金融数据库测试基准中的工作负载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负载的特征并选取适当的度量指标,以在模拟真实业务场景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进行统一评测。所以,在设计新一代金融数据库测试基准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何评测数据库产品以及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对分布式架构的适配能力。

关键词: 金融业     银行     金融数据     数据库     测试基准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4-15

摘要:

根据我国多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就地震发生的机理、预报研究的基本途径以及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和失报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测震学应用的局限性及地应力转移和追踪;提出了今后地震预报工作的9点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预报     地应力     李四光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厂抗震设计和评估进展

毛庆,吴应喜,张健,孟阿军,张涛,杨春菊,刘芳

期刊论文

苏通大桥短期观测流速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应用

苏慧,龚维明,梁书亭

期刊论文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期刊论文

地震监测技术在大庆油田A区块井网设计中的应用

马继升

期刊论文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和已建大坝的抗震安全性

Martin Wieland

期刊论文

NIM的微波-光学频率基准研究——复现米和秒定义

李天初

期刊论文

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周济,李龙土

期刊论文

航母飞行甲板上飞机转运路径优化方法的设计与验证

司维,孙涛,宋,张杰

期刊论文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期刊论文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期刊论文

力学构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卢晨曦, Mengting Hsieh, 黄志锋, 张驰, 林耀军, 沈强, 陈斐, 张联盟

期刊论文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期刊论文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的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期刊论文

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研究

荆一楠 ,张寒冰,李智鑫 ,王晓阳 ,吴杰,柴洪峰

期刊论文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