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4

年份

2023 1

2021 1

2020 1

2019 1

2018 1

2017 4

2015 2

2013 3

2007 2

2006 1

2005 1

2004 1

2003 1

2002 1

2001 2

2000 1

展开 ︾

关键词

数控机床 4

并联机构 3

智能制造 2

CMAC神经网络 1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全桥;半桥;变频;移相;宽范围输入电压 1

串联模型 1

主动控制 1

交错并联 1

人员疏散 1

优化调度 1

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 1

信息物理系统 (CPS) 1

倍流整流 1

光学元件;精密制造;超精密机床;超精密加工;光学加工 1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 1

冷却技术 1

刚度 1

功能组件 1

动力学 1

半主动控制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并联后置处理器的开发及实验研究

李铁民,叶佩青,汪劲松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2期   页码 80-86

摘要:

以六自由度6-TPS型并联为模型,阐述了机床控制数据的生成原理和流程;以此为基础,规划了后置处理器的功能和整体结构。

关键词: 并联     后置处理算法     后置处理器    

并联构型装备的研究进展及若干关键技术

汪劲松,李铁民,段广洪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6期   页码 63-70

摘要:

并联构型装备正处于商品化、产业化的关键时期。文章从结构、应用领域、驱动方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并联构型装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际上的一些主要研究计划,分析了产业化进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并联    并联构型装备     驱动     控制系统    

基于并联构及MR阻尼器的多维减振平台半主动控制研究

朱伟,马履中,陈修祥,吴伟光,谢俊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63-67

摘要: 采用经典的三平移并联构作为多维减振平台的主体机构,推导出其位置逆解公式;建立了系统动力学状态方程模型,以运动学方程得到的支路加速度作为输入信号,控制器采用了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算法。考虑到动态过程中机构动力学方程的复杂性,采用稳态方法对并联构处于某一运动姿态的支路移动副振动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了整个平台的振动。仿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控制算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并联    多维减振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含参数初值整定和自适应鲁棒方法的3-RPS气动并联平台位姿控制 Article

Guo-liang TAO,Ce SHANG,De-yuan MENG,Chao-chao ZHO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303-316 doi: 10.1631/FITEE.1500353

摘要: 本文讨论了关于气缸驱动的3-RPS并联平台的一种控制方法。研究对象使用气动比例方向阀控制各驱动气缸,并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反步法和在线参数辨识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方式。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并联平台位姿轨迹跟踪性能的频响和精度均有了提升,并且负载和约束内力对平台控制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得到了消除。

关键词: 参数初值整定;自适应鲁棒控制;并联构;气缸    

航海船舶多维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朱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8期   页码 52-56

摘要:

采用基于并联构和电磁作动器的多维振动主动控制装置,实现了对船舶航行中面临的多维低频振动衰减。

关键词: 电磁作动器     主动控制     多维振动     并联   

数控机床精度评价新方法

赵万华,张 俊,刘 辉,杨晓君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93-98

摘要:

传统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等指标是在准静态下评价数控机床(CNC)性能的,无法反映数控机床在运动和加工过程中的精度。首先从数控机床的数控、伺服、机械等环节在服役态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出发,提出一种对数控机床更有针对性的,以运动精度为指标的机床精度评价新方法,通过数控指令与运动轴实际位移的符合程度即运动精度来评价机床精度分析表明,这种新的机床运动精度描述评价方法能够系统、全面地评价数控机床关键性能的优劣。最后从数控、伺服和机械角度分别阐述了影响运动精度的因素。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运动精度     评价指标     影响因素    

面向机床的可重构监测诊断系统开发与应用

景敏卿,李猛,刘恒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34-3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引擎+功能组件”的监测诊断系统平台架构,并针对机床4大功能部件模块,设计了3类(振动、功率和声发射)嵌入式监测单元,以强化底层监测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灵活性笔者还开发了一系列机床常规监测诊断组件,并针对具有特殊监测诊断需求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开发了相应的特殊功能组件,通过对功能组件的封装和加载实现具有特定需求的机床监测诊断系统,并在秦川磨床厂和大连机床厂进行实际应用

关键词: 机床监测诊断系统     可重构     系统引擎     功能组件    

高速高精度机床热分析与热设计技术

高建民,史晓军,许艾明,赵博选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28-33

摘要:

随着机床高速高精度的技术发展,热问题已成为影响机床特性的重要因素。从提高机床的固有热性能出发,系统介绍了机床热特性分析、热结构优化及其冷却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机床“热设计”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重点及趋势。

关键词: 高速高精度机床     热特性分析     热结构优化     冷却技术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特性分析及其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CMAC神经网络控制

翟传润,战兴群,张炎华,冉祥耒,赵克定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10期   页码 36-40

摘要:

以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采用了CMAC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实现运动轨迹的跟踪。仿真表明所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是正确的,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抗负载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     CMAC神经网络     运动学     动力学    

走向智能机床 Article

陈吉红, 胡鹏程, 周会成, 杨建中, 谢杰君, 蒋亚坤, 高志强, 张成磊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4期   页码 679-690 doi: 10.1016/j.eng.2019.07.018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床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中国工程院定义的智能制造三个范式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智能机床的概念、内涵、特征和体系架构。揭示了机床从手动机床演化到智能机床的三个阶段(数控机床、互联网+ 机床以及智能机床),详细分析了智能机床的自主感知与连接、自主学习与建模、自主优化与决策和自主控制与执行这四项智能化控制的实现原理,提出了智能机床通过数据学习形成并积累知识的本质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研制了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工业样机。通过基于Cyber NC 和双码联控的加工质量优化、基于大数据建模的工艺参数优化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床进给系统建模及误差补偿这三个智能化技术应用案例的实践,验证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机床实现从“互联网+ 机床”向“智能+ 机床”演化的便捷有效途径。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智能机床     智能数控系统     新一代人工智能    

面向21世纪的柔性制造技术

邓宏筹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9期   页码 12-23

摘要: 在发展战略上,作者认为积极发展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机床工业,将对整个机械行业起促进作用。作者从以数控机床应用为基础的柔性制造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着手,论证了这一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及其对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顺应。作者对制造业在改革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发表了意见,希望有助于讨论和取得共识。

关键词: 柔性制造技术     数控机床     柔性制造单元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自动线    

联网型直流微电网并联双向变流器分层控制 Article

Hui-yong HU, Yong-gang PENG, Yang-hong XIA, Xiao-ming WANG, Wei WEI, Miao Y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12期   页码 2046-2057 doi: 10.1631/FITEE.1601497

摘要: 直流微电网通过多个双向变流器并联连接到交流电网,其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直流电网的性能。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交流、直流及混合微电网的分层控制,而较少关注直流微电网互联的双向变流器的分层控制。本文提出的直流微网多并联双向变流器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微网内可控/不可控分布式电源的协调。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并联双向变流器;分层控制;直流微电网    

基于指令域电控数据分析的数控机床工作过程CPS建模及应用 Article

陈吉红,杨建中,周会成,向华,朱志红,李叶松,李振瀚,许光达

《工程(英文)》 2015年 第1卷 第2期   页码 247-260 doi: 10.15302/J-ENG-2015054

摘要: 本文指出了数控机床工作过程中数控系统内部的海量电控数据是构建数控机床工作过程CPS模型的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提出了基于指令域电控数据分析方法,利用被加工零件的G指令对数控加工的工作任务进行定量描述,在指令域内建立数控机床的工作任务、制造资源和运行状态之间的实时、精准的映射关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数控机床工作过程的CPS模型;利用这一模型,进行了数控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数控机床健康保障等智能化应用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CPS)     大数据     数控机床     工作过程电控数据     指令域     智能化应用    

多模块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及其基于分相控制和实时总线通讯的新型容错控制策略 None

Qun-wei XU, Jin-xiang ZHAN, Long XIAO, Guo-zhu CHE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9期   页码 1166-1179 doi: 10.1631/FITEE.1601296

摘要: 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容量补偿的多模块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该系统中每个模块具备相同的电路拓扑、功能及控制器设计,有助于模块间协同控制的实现。模块指令信号由总指令信号与相应的分配系数相乘所得。

关键词: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容错拓扑;分相控制;总线通讯    

数控车床丝杠进给系统刚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吴南星,胡如夫,孙庆鸿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9期   页码 46-49

摘要:

数控车床丝杠进给系统刚度对系统的失动量和定位精度影响较大。基于进给系统质量和弹簧力学模型,给出了进给系统轴向刚度和扭转刚度对失动量的影响与定位误差的解析表达式,为进给系统结构设计、降低系统的失动量和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计算,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刚度     失动量     定位精度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并联后置处理器的开发及实验研究

李铁民,叶佩青,汪劲松

期刊论文

并联构型装备的研究进展及若干关键技术

汪劲松,李铁民,段广洪

期刊论文

基于并联构及MR阻尼器的多维减振平台半主动控制研究

朱伟,马履中,陈修祥,吴伟光,谢俊

期刊论文

含参数初值整定和自适应鲁棒方法的3-RPS气动并联平台位姿控制

Guo-liang TAO,Ce SHANG,De-yuan MENG,Chao-chao ZHOU

期刊论文

航海船舶多维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朱伟

期刊论文

数控机床精度评价新方法

赵万华,张 俊,刘 辉,杨晓君

期刊论文

面向机床的可重构监测诊断系统开发与应用

景敏卿,李猛,刘恒

期刊论文

高速高精度机床热分析与热设计技术

高建民,史晓军,许艾明,赵博选

期刊论文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特性分析及其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CMAC神经网络控制

翟传润,战兴群,张炎华,冉祥耒,赵克定

期刊论文

走向智能机床

陈吉红, 胡鹏程, 周会成, 杨建中, 谢杰君, 蒋亚坤, 高志强, 张成磊

期刊论文

面向21世纪的柔性制造技术

邓宏筹

期刊论文

联网型直流微电网并联双向变流器分层控制

Hui-yong HU, Yong-gang PENG, Yang-hong XIA, Xiao-ming WANG, Wei WEI, Miao YU

期刊论文

基于指令域电控数据分析的数控机床工作过程CPS建模及应用

陈吉红,杨建中,周会成,向华,朱志红,李叶松,李振瀚,许光达

期刊论文

多模块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及其基于分相控制和实时总线通讯的新型容错控制策略

Qun-wei XU, Jin-xiang ZHAN, Long XIAO, Guo-zhu CHEN

期刊论文

数控车床丝杠进给系统刚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吴南星,胡如夫,孙庆鸿

期刊论文